练习第一至第四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665693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第一至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练习第一至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练习第一至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练习第一至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练习第一至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练习第一至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第一至第四章(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 习,教育学练习 第一章,填空: 1中国今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中国近代教育史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的(壬寅学制 ),又叫( 钦定学堂章程 )。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2中国实行新学制的开端是1903年的( 癸卯学制 ),又叫(奏定学堂章程 ),该学制分为( 三段五级:初等教育(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高等学堂、大学堂) ),主要承袭了( 日本 )的学制,轻视( 女子教育 )。 3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 壬子癸丑学制 ),明显反映了( 资产阶级 )在学制方面的要求,从( 法律 )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将学堂改为学校

2、。,4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 )为蓝本,颁布了( 壬戌学制 ),主要采用(美国 )式的(六三三 分段法 ),又称(新学制 )或( 六三三学制 )。 5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学校教育制度 ),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6由于历史和传统不同,各国学校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比较典型的有存在于( 欧洲 )的( 双轨 )制,存在于( 美国 )的( 单轨 )制,存在于( 前苏联)的( 分支)制。 7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 )、( 埃及 )、( 印度等)文明古国。 8西周建立了较为典型的政教合一的( 官学)体系,并有了( 国学 )和(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

3、( 六艺教育 ),包括( 礼、乐、射、御、书、数 ),其典型特征是( 学在官府 )和( 政教合一 )。,9( 柏拉图 )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代表作是( 理想国 ),他充分吸收了( 斯巴达国立教育 )和(雅典和谐教育 )的经验,构建了较为系统的( 学制 ),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 10教育是( 培养人 )的活动,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 第一阶段 )的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 基本素质 )的教育,属于( 基础教育 )。 11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 )、( 教育方法 )、( 教育手段 )的总和。 12春秋战国时期,( 私

4、学 )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3.隋唐以后的( 科举制度 )使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 制度化。 14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 ),( 四书 )和( 五经 )成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后,( 八股文)成为考试的固定格式,1905年,清政府下令( 废科举、兴学堂)。,15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 保罗 朗格郎)提出了( 终身教育)的理论,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16古希腊的( 苏格拉底 )、( 柏拉图 )和( 亚里士多德 )是西方古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17(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首次提出( 教育遵循自然 )的观点,提倡对儿童实

5、行( 和谐的教育 ),成为后来( 全面发展教育 )的思想渊源。 18古罗马的( 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他非常重视( 教师 )的作用。 19卢梭的代表作是( 爱弥尔),他提出( 自然与自由教育 )的思想;(裴斯泰洛齐 )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完整富有个性的人。,20、洛克提出( 白板说 ),主张(绅士教育 ),要求在在(家庭中)实行。 211986年,我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 法律保证 ),规定年满( 6周岁 )的儿童,不分(性别 )、( 民族 )、( 种族 ),均为( 适龄义务教育)

6、学生,义务教育分为( 初等教育 )和( 初级中等教育 )两个阶段。 22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 教育是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 )、(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 育人功能 )(经济功能)( 政治功能 )( 文化)功能。,三、辨析题: 1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 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2隋唐实行的科举制度没有积极意义。( )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 使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3人要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 )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是指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

7、。,4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而产生 5学校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的性质而制定的。( ) 学校教育制度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征、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决定的。 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7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 ) 8义务教育就是普及教育。( ) 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国家对适龄儿童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教育学 第二章,辨析题: 1有人调查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有

8、50多人是音乐家,这是遗传决定的。( ) 遗传素质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不能忽略环境、教育对人发展所起的作用。 2没有人,也就没有社会的生机和发展。( ) 3“因材施教”的提出主要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因材施教”的提出主要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相同的。( ) 5遗传素质使人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 环境使人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6学校教育环境有很大的人为性。( ) 7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 )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

9、中所起的作用是有条件的,不能超越社会条件,更不能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8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说明了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说明了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9某一初中学生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学校这一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不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入学接受教育并受满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学校和教师不能随意开除学生。所以,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应批评教育,不能开除学籍。,10甲说:“教育就是要为国家培养人才。”乙说:“教育就是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

10、由。 这两中说法都不完全正确。教育的功能有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在论及教育的功能时首先要发挥其本体功能,即教育对人的影响,对人正面的影响;其次是要重视教育的扩展功能,即通过培养人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全面进步,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1人的身心发展既受制于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也受制于(遗传 )、( 环境 )、(教育 )和( 主观能动性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美国学者舒尔兹的( 人力资本)理论声明,( 学校教育)和(知识 )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3( 经济发展水平 )是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的决定因素。 4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

11、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 优先发展 )的战略地位,要落实好其战略地位,必须推进教育的( 现代化进程 )。 5美国心理学家格塞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 成熟 )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并通过( 双生子爬楼梯 )实验证明其观点。,1“用进废退”和“社会性遗传”说明了什么?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其中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的遗传素质有差异,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而改变,这种改变是比较缓慢的。 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的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由分工造成的。”,这说明了什么

12、?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人的遗传素质有差异,但不是很大。人的身心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还有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实践。,教育学 第三章,1我国以(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为基础,将教育目的确立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通过实施( 素质教育 )来实现。 2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 社会发展需求 )和( 个体发展需求 )的辨证统一。 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 科学的人的发展观 ),指明了人发展的必然规律,为我们制定( 教育目的 )提供了理论依据。 4 我国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

13、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5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 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 )。 6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 )( 智育 )( 体育 )( 美育 )( 劳动技术教育 )构成。 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8( 创新精神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9( 学生发展的质量 )是教育质量的核心,素质教育质量观的本质属性是( 全面性 ) 10劳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实践能力 )。,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 2教育目的就是教学目标。( )3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 ) 4全面发展就是平均发展。( ) 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

14、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自由发展,学生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并非平均发展。,韩国人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通过设置“道德训练教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仅礼仪教育就具体包括:个人社会礼节,如做、立、行的姿势,谈话的语调等;家庭生活礼节,如对父母长辈、亲戚邻里的礼节;学校生活礼节,如如对老师、同窗的礼节,上学的见面礼等;社会生活礼节,国家生活礼节等。 谈谈你对韩国这些做法的看法,并运用相关的德育原理简要分析,他们的做法对我国如何抓好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有哪些启示?,韩国养成教育的做法值得肯定,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儿童的品德是知、情、意

15、、行的统一体,其中道德行为是基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等因素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是衡量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在实际行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要培养儿童的品德必须要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分析我国目前忽视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错误。目前我们的德育有知、行分离的现象,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锻炼和行为的养成。造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借鉴韩国抓学生道德行为的做法提示我们: 从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抓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从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 要特别重视强调训练和强化,重视习惯的养成。,3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

16、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答:我认为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培养人的轨道。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的确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片面发展,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片面发展,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