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收第11章印花税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656307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税收第11章印花税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家税收第11章印花税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家税收第11章印花税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家税收第11章印花税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家税收第11章印花税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税收第11章印花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税收第11章印花税(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印花税,学习目的: 了解我国现行印花税的基本内容,掌握印花税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 掌握印花税各税目的具体计算; 掌握印花税的征收管理规定。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及纳税人 第二节 印花税计税依据及税率 第三节 印花税的征收管理,第十一章 印花税,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一节 印花税的 征税范围及纳税人,第十一章第一节,一、印花税的概念,印花税是对我国境内的单位及个人,就其书立、领受、使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而征收的一种税。,第十一章第一节,二、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及纳税人,(一)印花税的征税范围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凭证种类繁多,列入印花税征税范围的应税凭证有五大类: 1

2、.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2.产权转移书据。 3.营业账簿。 4.权利许可证照。 5.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二)印花税的纳税人,第十一章第一节,二、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及纳税人,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指在中国境内书立、使用、领受印花税所列举的凭证,并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这些单位和个人,按照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不同,可以分为立合同人、立据人、立账簿人、领受人和使用人五种。,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印花税计税依据及税率,第十一章第二节,一、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一)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1.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购销金额,不得作任何扣除。 2.加工承揽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加工或承

3、揽收入。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收取的费用。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承包金额,不得剔除任何费用。 5.财产租赁合同的计税依据为租赁金额。 6.货物运输合同的计税依据为运输费用,但不包括装卸费用、货物金额。,第十一章第二节,一、印花税的计税依据,7.仓储保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仓储保管费用。 8.借款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借款金额。 9.财产保险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载金额。 10.技术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载金额。 11.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所载金额。 12.营业账簿税目中记载资金的账簿的计税依据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其他账簿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

4、。 13.权利、许可证照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第十一章第二节,一、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二)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1.同一凭证,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事项而适用不同税目税率,如分别记载金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如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高的计税贴花。 2.有些合同,在签订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如技术转让合同中的转让收入,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或者按实现利润分成;财产租赁合同,只是规定了月(天)租金标准而无租赁期限的。,第十一章第二节,3.应税合同在签订时纳税义务即已产生,应计算应纳税额并贴花。所以,不论合同是否兑现或是否按期兑现,均应贴花。 4.对已履行并贴花的合同

5、,所载金额与合同履行后实际结算金额不一致的,只要双方未修改合同金额,一般不再办理完税手续。,一、印花税的计税依据,第十一章第二节,二、印花税税率,印花税的税目共有13个。 (一)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有四档,即千分之一、万分之五、万分之三和万分之零点五,按比例税率征税的有各类经济合同及合同性质的凭证,记载资金的账簿、产权转移书据等。 (二)定额税率 印花税对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和营业账簿的一般账簿均实行定额税率,每件贴花5元。,第十一章第二节,三、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按比例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 1.合同和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及产权转移书据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

6、适用税率 2.资金账簿 应纳税额=(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适用税率 (二)按定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按定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主要是权利、许可证和其他账簿。 应纳税额=应税凭证件数单位税额,第十一章第二节,三、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三)计算印花税应纳税额应当注意的问题 1.纳税人根据比例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一次贴足印花税票,应纳税额不足一角的,免纳印花税。 2.凡修改合同增加金额的,应就增加部分补贴印花税票。 3.应纳税凭证所载金额为外国货币的,纳税人应按照凭证书立当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计算应纳税额。,第十一章第二节,三、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4.企业单位的非独立核算的分厂、车间或

7、分支机构,都不属于法人,这些非法人之间签订的合同可暂不贴花,但如属非法人与法人之间签订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合同,仍应按规定贴花。 5.凡是记载资金的账簿,启用新账时,资金未增加的,不再按件定额贴花;若增加资金则应就增加的资金按0.5贴花。,第十一章第二节,第三节 印花税的征收管理,第十一章第三节,一、印花税的缴纳方法,(一)自行贴花 (二)汇贴或汇缴 (三)委托代征,第十一章第三节,二、纳税环节,印花税在应税凭证的书立或领受时缴纳。 三、纳税地点 印花税一般实行就地纳税,行为发生时的地点即为印花税的纳税地点。,第十一章第三节,四、印花税的税收优惠,1.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副本或者抄本免税。

8、 2.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免税。 3.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税。 4.无息、贴息贷款合同免税。 5.外国政府或者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政府及国家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免税。,第十一章第三节,四、印花税的税收优惠,6.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签订的用于生活居住的租赁合同免税。 7.特殊货运凭证免税。 8.自2004年7月1日起,对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批准进行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改组、改制发生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行为,暂不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 9.企业改制前签订但尚未履行完的各类应税合同,改制后需要变更执

9、行主体的,对仅改变执行主体、其余条款未作变动且改制前已贴花的,不再贴花。,第十一章第三节,四、印花税的税收优惠,10.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 11.对投资者(包括个人和机构)买卖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目前暂不征收印花税。,第十一章第三节,五、印花税的违章处理,1.在应纳税凭证上未贴或者少贴印花税票的或者已粘贴在应税凭证上的印花税票未注销或者未划销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已贴用的印花税票揭下重用造成未缴或少缴印花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五倍以下的罚

10、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一章第三节,五、印花税的违章处理,3.伪造印花税票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的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少缴印花税款的,视其违章性质,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同时撤销其汇缴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一章第三节,五、印花税的违章处理,5.纳税人违反有关规定,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十一章第三节,【本章小结】,1.印花税是对我国境内的单位及个人,就其书立、领受、使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而征收的一种税。 2.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税凭证所载金额和应税凭证的件数,即计税金额和应税凭证件数。 3.印花税的税率有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 4.印花税实行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自行购买、自行贴花“三自”缴纳方法,同时对特殊情形采取特定的纳税贴花方法。,第十一章小结,【复习思考题】,1.如何确定印花税的征收范围? 2.如何确定印花税的税率? 3.税务机构对印花税违章行为有哪些处罚规定?,第十一章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