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654053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培训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结合居住区范围内的功能布局、建筑环境和用地条件,在居住区绿地中进行以绿化为主的环境设计过程。居住区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第一节 居住区绿地的概念 居住区绿地是居住区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指在居住小区或居住区范围内,住宅建筑、公建设施和道路用地以外不知绿化、园林建筑和园林小品,为居民提供游憩活动场地的用地。 居住区绿地是接近居民生活并直接为居民服务的绿地,其中的公共绿地是居民进行日常户外生活的良好场所;居住区绿地形成住宅建筑间必需的通风采光和景观视觉空间,它以绿化为主,能有效地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通过绿化与建筑

2、物的配合,使居住区的室外开放空间富于变化,形成居住区赏心悦目、富有特色的景观环境。,1、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具体作用如下: 居住区绿地以植物为主体,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 噪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居住区绿地是形成居住区建筑通风、日照、采光、防护隔 离、视觉景观空间等的环境基础,富余生机的园林植物作 为居住区绿地的主要构成材料,绿化美化居住区的环境, 使居住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和谐统一,绿化还可以遮盖 不雅观的环境物。 居住区绿地优美的绿化环境和方便舒适的休息游嬉设施、 交往场所,吸引居民在就近的绿地中休憩观赏和进行社 交,满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户外活动的要求,有利于人 们的身心健康和邻里交

3、往。 居住区公共绿地在地震、火灾等非常时候,有疏散人流和 隐蔽避难的作用。,2、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理念 在理论和研究成面上基本同意在以下理念中:居住区要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要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设计中,从居住区的空间、环境、文化、效益等四个方面着手,以新颖多样的居住区建筑形式和布局、人性化的居住区环境和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来创造人、住宅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协调共生的居住区。 具体包括如下: 园林设计工作者参与居住区总体规划,改变以往由建筑设计 师在建筑、道路及绿地布局确定之后,再进行居住区绿地的 具体规划设计的工作方式。 注意对居住区绿地质量的提高,要求充分体现绿地在构成居 住区绿色开放

4、空间、美化景观、改善小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提 供居民日常户外活动场所等方面的功能。,第二节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及定额指标 一、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1、居住区公共绿地 指居住区内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这类绿地常与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公共活动中心的商业服务中心结合布局。 功能主要是给居民提供日常户外游憩活动空间,让居民开展包括儿童游戏、健身锻炼、散步游览和文化娱乐等活动。 居住区公园 居住小区公园 组团绿地,2、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 3、道路绿地 4、宅旁绿地和居住庭园绿地,二、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指国家有关条文规定的在居住区规划布局和建设中必须达到的绿地面积的最低标准。,第三节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一

5、、以服务居民为目标 二、充分利用居民区中保留的有利的自然生态因素 生态环境功能是居住区绿地的游憩、景观、空间和生态环境四大基本功能中重要的功能。居住区绿地是居住区中唯一能有效地维持和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因素,因此,在绿地规划设计和园林植物群落的营建中,在形成优美的绿地景观、构成符合居住区空间环境要求的绿地空间的基础上,应注意其生态环境功能的形成和发挥。,三、根据绿地中市政设施布局和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绿化设计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要遵循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一般原则。 首先,应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的自然条件、特色景观和绿化基础; 其次,应根据当地气候生态特点和用地的土壤条件,结合立地环境的适当改

6、造,选择适生的绿化材料; 同时,居住区绿化中既要有统一的基调,又要在布局形式、绿化材料选择等方面做到多样而各具特色。,居住区绿化设计要根据绿地中居住区室外管线、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和道路的线型和布局、绿地与建筑物的空间关系进行,种植设计要符合有关种植设计规范,避免影响居住区的交通视线、建筑物对日照、采光、通风和实现空间的要求。,第四节 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 一、居住区规划和部分工程图文资料 二、居住区绿地的立地条件和绿化基础 具体指:由周围建筑物所围合的绿地空间的朝向及建筑物与绿地间的空间尺度关系,绿地现状高差,土壤类型与理化性状及其在居住区施工中受建筑垃圾污染的情况,地下水以及在北方寒冷

7、地区冬季冻土层情况等。 三、居住区周围的环境,第五节 居住区绿地规划布局 一、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布局 居住区公园 一般居住区公园规划布局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满足功能要求,划分不同功能区域。 满足园林审美和游览要求,以景取胜,充分利用地 形、水体、植物及园林建筑,经营园林景观,创造 园林意境。 形成优美自然的绿化景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居住 区公园应保持合理的绿化用地比例,发挥园林植物 群落在形成公园景观和公园良好生态环境中的主导 作用。,居住小区公园 规划布局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居住小区公园内部布局形式可灵活多样,但不许协调好公园与其周围居住小区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公园出入口与与居住

8、小区道路的合理连接,公园与居住区活动中心、商业服务中心以及文化活动广场之间的相对独立和互相联系,绿化景观与小区其他开放空间绿化景观的联系协调相等。 居住小区公园用地规模较小,但为居民服务的效率较高。在规划布局时,要以绿化为主,形成小区公园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要尽量满住居民日常活动对铺装场地的要求,规划中可适当增设树荫式活动广场。 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丰富绿地景观,增加游憩趣味,既起点景作用,又为居民提供停留休息观赏的地方。被居住小区所包围的小区公园用地的尺度和居住小区建筑相协调,一般来说,其造型应轻巧而不笨拙,体量宜小而不宜大,用材应精细而不粗糙。,居住区组团绿地 组团绿地

9、是直接联系住宅的公共绿地,结合居住建筑组团布置,服务对象是组团内居民,特别是就近为组团内老人和儿童提供户外活动的场所,服务半径小,使用效率高,形成居住建筑组群的共享空间。有的居住小区内不布局小区公园,而以分布在各居住组团内的组团绿地作为居住小区的主要公共绿地。一般组团绿地面积在1000m2以上,服务居民约2000人以上。 1、庭院式组团绿地 2、林荫道式组团绿地 3、山墙间组团绿地 4、结合公共建筑、社区中心的组团绿地 5、临街组团绿地 6、独立式组团绿地,常见的组团绿地形势及其相应的布局方法有以下几种类型: 庭院式组团绿地、 山墙间组团绿地、 独立式组团绿地、结合公共建筑社区中心的组团绿地、

10、 临街组团绿地。,二、居住区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绿地 居住区内公共建筑、服务设施的院落和场地,如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社区中心、商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出入口周围的绿地,除了按所属建筑、设施的功能要求和环境特点进行绿化布置外,还应与居住区整体环境的绿化相联系,通过绿化来协调居住区种不同功能的建筑、区域之间的景观及空间关系。 出入口和社区中心地带绿化是要注重突出现代居住区的风貌,常以大色块,简洁明快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主要使用草坪、常绿灌木、树形端庄的乔木等。 学校、幼儿园、商场等地的绿化则要与居住区内的其他绿地相应区划开来,以求减少互相之间的干扰,同时要加强其生态功能。要注意的是,它们

11、之间要有方便的交通相联系。,三、居住区道路绿化 居住区内的道路系统由居住区主干道、居住小区干道、组团道路和宅间道路等四级道路构成交通网络,联系住宅建筑、居住区各功能区、居住区出入口至城市街道,使居民日常生活和散步休息的必经之道。一般居住区内道路面积占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8%15%。,四、居住区宅间宅旁绿地和庭院绿地绿化 是居住区绿化的基础,占总绿地面积的50%左右,包括宅间绿地、宅旁绿地、别墅的庭院绿地和多层住宅的单元小庭园。 1、宅间宅旁绿地和家园绿地绿化布置原则 要考虑绿地平面形状和建筑平面、道路之间的关系。 同一小区中,各组团的绿地形状可能相同或相近,要注意布置时绿化风格的协调一致和各具特点。 注意选用的树种,树形过高大的树种要考虑与周围建筑之间的关系,比如通风,采光等。 建筑周围的管线较多,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安全距离栽植树木。 住宅间的遮荫区域不同,要考虑耐荫植物的选用及绿化效果。,2、不同建筑类型的绿化 周边式布置的住宅群宅间宅旁绿地 多层周边式布置住宅群 底层周边式布置住宅群 多层、底层行列式住宅群的宅旁宅间绿地 多层点式及高层塔式住宅群的宅间宅旁绿地 独立式别墅庭院绿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