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册综合质量评估课件1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4644107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上册综合质量评估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册综合质量评估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册综合质量评估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册综合质量评估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册综合质量评估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上册综合质量评估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上册综合质量评估课件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3 (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电解熔融Al2O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TNT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解析】选B。煤是重要的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能,但这不是煤中的全部化学能,因为其主要燃烧产物CO2中仍有化学能,A项正确。电解物质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不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项错误。TNT(三硝基甲苯)爆炸时,部分化学能转化成了动能,C项正确。镁条燃烧时放出大量热,产生耀眼的白

2、光,故镁条的部分化学能转化成了光能,D项正确。,2.(2010黄冈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100 mL 2 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解析】选D。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A选项不正确;盐酸跟锌片反应的实质是:Zn+2H+=Zn2+H2。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电离出的Na+、Cl-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但盐

3、酸此时已被稀释了,H+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应变慢,所以B选项也不正确;升高温度对任何反应来说,都将加快反应速率,C选项不正确。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D选项正确。,3.如图所示,两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 a极:Cu2+2e-=Cu; b极:Fe-2e-=Fe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一定含有Cu2+ B.该装置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a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D.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解析】选B。电解质溶液中含有Cu2+,才能发生反应Cu2+2e-=Cu,故A正确;该装置可以是原电池,也可以是电解池,B错误;a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若为电解池,则两电极均可用铁材

4、料,D正确。,4.常温下,pH=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是( ) A.1 mol/L B.0.1 mol/L C.1.010-7 mol/L D.1.010-13 mol/L 【解析】选D。pH=1的盐酸溶液中c(H+)=1.0 10-1 mol/L,c(H+)水=c(OH-)水= mol/L= 1.010-13 mol/L。,5.(2010台州高二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饱和食盐水,阴极区附近溶液先变红 B.镀锌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 C.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在电解后溶液中加Cu(OH)2固体能使CuSO

5、4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 D.若要在一些金属制品表面镀一层银,则以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银作阳极,含有银离子的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解析】选D。A项中,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2H+2e-=H2,使c(OH)-变大,紫色石蕊后变蓝,A错;B项中,镀锌的铁制品受损后,锌先被腐蚀,B错;C项中,电解CuSO4时:2CuSO4+2H2O=2Cu+O2 +2H2SO4,要使电解后的溶液再恢复原来的浓度,应加CuO,C错;D项中,电镀银时,待镀金属作阴极,银作阳极,含Ag+的溶液作电解质溶液,D正确。,6.减小压强时,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 2Z(g)产生的影响是( ) A.逆反应

6、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选C。减小压强,实际相当于减小反应混合物的浓度,故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对该反应,正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7.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CH3COONa与HCl;CH3COONa与NaOH; CH3COONa与NaCl;CH3COONa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

7、的是( ) A.pH: B.c(CH3COO-): C.溶液中c(H+): D.c(CH3COOH):,【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CH3COONa与HCl反应后生成CH3COOH和NaCl,其溶液 呈酸性。:CH3COONa与NaOH溶液,OH-抑制CH3COO-的 水解,溶液呈强碱性。:CH3COONa与NaCl,CH3COONa 水解溶液呈碱性。:CH3COONa和NaHCO3溶液,NaHCO3 水解呈碱性,HCO3-水解能力大于CH3COO-的水解能力, HCO3-的水解对CH3COO-的水解有一定抑制作用。A项中pH: ,错误;B项中,中由于OH-对CH3COO

8、-的水解抑,制作用最强,其c(CH3COO-)最大,中HCO3-水解对 CH3COO-有一定抑制作用,c(CH3COO-)较大,中生成了CH3COOH,c(CH3COO-)最小,故B正确。C项中,中c(H+) 最小,错误。D项中,中c(CH3COOH)中c(CH3COOH), 错误。,8.图甲A、B两容器里,分别收集着两种互不作用的理想气体。若将中间活塞打开(如图乙),两种气体分子立即都分布在两个容器中。这是一个不伴随能量变化的自发过程。关于此过程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为混乱程度小的向混乱程度大的方向的变化过程,即熵增大的过程 B.此过程为自发过程,而且没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C

9、.此过程从有序到无序,混乱度增大 D.此过程是自发可逆的 【解析】选D。据题意知H=0,S0,根据G=H-TS=-TS0,所以该过程的逆过程不能自发进行,所以D错误。,9.如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 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 由此可推断(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解析】选B。通过观察上图可知,降温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选项错;加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10.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使用的燃料为丙烷。 已知在25

10、 ,101 kPa下,拆开1 mol CH中的化学键 要吸收415 kJ的能量,拆开1 mol CC中的化学键要吸 收331 kJ的能量,拆开1 mol O2中的OO键要吸收 498 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 mol HO键要放出 465 kJ的能量,形成二氧化碳分子中的1 mol CO键要 放出798 kJ的能量(丙烷燃烧过程中不考虑其他能量转 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炬中丙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 =3CO2+4H2O H=-2 036 kJ/ mol B.C3H8(g)+ 5O2(g)=3CO2(g)+ 4H2O(g) H-2 036 kJ/mol C

11、.火炬中丙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3H8(g)+5O2(g)=3CO2(g)+4H2O(g) H=2 036 kJ/mol,D.火炬中丙烷燃烧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所示表示,【解析】选D。C3H8分子中含有两个CC键,8个CH键,C3H8在燃烧过程中所有的化学键均要发生断裂,1 mol C3H8吸收的热量2331 kJ+8415 kJ3 982 kJ, 5 mol O2吸收的热量5498 kJ2490 kJ,生成的 3 mol CO2和4 mol H2O放出的热量=32798 kJ+4 2465 kJ8 508 kJ,故1 mol C3H8完全燃烧生成CO2 和H2O(g)放出热量8 50

12、8 kJ-6 472 kJ2 036 kJ,故 火炬中丙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 =3CO2(g)+4H2O(l) H-2 036 kJ/ mol。选项A,,没有注明物质的状态错误。选项C中H忽视“-”错 误。选项B,因H2O(l) H2O(g)吸收热量,故生成 H2O(g)放出更少的热量,H值越小,放出热量越多, 故有H-2 036 kJ/ mol。选项D,因C3H8(g)完全燃烧 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正 确。,11.(2010福建高考)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 是( ) A.在pH=12的溶液中,K+、Cl-、HCO3-、Na+

13、可以大量共存 B.在pH=0的溶液中,Na+、NO3-、SO32-、K+可以大量共存 C.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 液存在BOH=B+OH- D.由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 存在A-+H2O HA+OH-,【解析】选D。碱性溶液中,因OH-+HCO3-=H2O+CO32-,HCO3-不能大量存在,A项错误;酸性溶液中,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32-氧化为SO42-,故B项错误; 0.1 molL-1 BOH溶液的pH=10,说明BOH为弱碱,弱碱 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C项错误;0.1 molL-1 H

14、A溶液的pH=3,说明HA为弱酸,则NaA溶液中存在A-的水 解平衡,故D项正确。,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会增大 B.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l(s) Ag+(aq)+ 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会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 C.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sp(AgCl)Ksp(AgI) D.硬水含有较多Ca2+、Mg2+、HCO3-、SO42-,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2+、Mg2+,【解析】选C。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降低,p

15、H减小,A项错;B项平衡左移的原因是增大了Cl-的浓度,通过平衡移动能减弱这种改变而不会抵消,故该项错;D项只通过加热煮沸不能除去由SO42-引起的硬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 (10分)如图所示,除A烧杯中盛水外,其余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1)C中Cu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Cu极附近溶液的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E中被腐蚀的金属是_,总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 _。 (3)比较烧杯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 【解析】(1)C中发生电化学腐蚀,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H+2e

16、-=H2,溶液中c(H+)下降,溶液的pH增大。 (2)E中Fe作阴极,被保护不被腐蚀,Zn作阳极被氧化,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3)C中Fe作原电池负极,F中Fe作电解池阳极,都会加速Fe棒腐蚀,且电解引起的腐蚀速率大于原电池引起的腐蚀速率,所以F中腐蚀最快;D中Fe作原电池正极,E中Fe作电解池阴极,都属于Fe棒防护且E防护效果更好,所以Fe被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F、C、B、A、D、E。 答案:(1)2H+2e-=H2 增大 (2)Zn Zn+2H+ =Zn2+H2 (3)F、C、B、A、D、E,14.(18分)(1)室温下,如果将0.1 mol NH4Cl和0.05 mol NaOH全部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假设无损失), _和_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1 mol。 _和_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比OH-多0.05 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