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原理与应用2009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643571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2009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2009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2009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2009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2009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20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测量原理与应用2009(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 原 理 与 应 用,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 主讲:张 永 志,第二章 GPS卫星信号及其测量原理,GPS卫星定位测量是通过用户接收机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来测定测站坐标的,那么究竟什么是GPS卫星信号呢? 粗略地说,GPS卫星信号包括测距码信号(即P码和C/A码信号)、导航电文(或称D码,即数据码信号)和载波信号。GPS卫星信号的产生、调制和解调都非常复杂,涉及到现代数字通讯理论和技术方面的若干高科技问题。作为GPS信号用户,虽然可以不去深入钻研这些问题,但了解其基本知识和概念,将有助于理解GPS卫星导航和定位测量的原理,因而仍旧是十分必要的。,一、GPS

2、卫星信号,GPS卫星信号构成示意图,1 GPS信号的组成,用于导航定位的GPS信号由三部分组成: 测距码(C/A码和P码(Y码) 载波(L1,L2和L5三个民用频率) 导航电文(数据码,D码),2 码、随机噪声码和伪随机噪声码,(1)码:表达表达信息的二进制数及其组合。(2)随机噪声码:每一时刻,码元是0或是1完全是随机的一组码序列,这种码元幅值是完全无规律的码序列,称为随机噪声码序列。它是一种非周期序列,无法复制。但是,随机噪声码序列却有良好的自相关性,GPS码信号测距就是利用了GPS测距码的良好的自相关性才获得成功。,自相关函数:,自相关性是指两个结构相同的码序列的相关程度,它由自相关函数

3、描述。,在实用中,可通过自相关函数的取值判断两个随机噪声码序列的相关性。很明显,当平移的码元个数 时,两个结构相同的码序列其相应码元完全相同,这时 , 而自相关函数 ;相反,当 时,且假定码序列中的码元总数充分大,那么由于码序列的随机性,有 ,这时自相关函数R(t)0。由此,根据自相关函数 的取值,即可确定两个随机噪声码序列是否已经“相关”,或者通俗地讲,两个码序列的相应码元是否已完全“对齐”。,(3)伪随机噪声码(Pseudo Random Noise-PRN ),虽然随机码具有良好的自相关特性,但由于它是一种非周期性的码序列,没有确定的编码规则,所以实际上无法复制和利用。因此,为了能够实际

4、应用,GPS采用了一种伪随机噪声码( Pseudo Random Noise-PRN ),简称伪随机码或伪码。这种码序列的主要特点是,不仅具有类似随机码的良好自相关特性,而且具有某种确定的编码规则。它是周期性的、可人工复制的码序列。,伪随机噪声码表面上看无规律,实际上有一定的规律和周期性,且可以复制。伪随机噪声码(Pseudo Random Noise-PRN )由多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这种移位寄存器由一组连接在一起的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只有“0”或“1”两种状态,并接受钟脉冲和置“1”脉冲的驱动和控制。,伪随机噪声码,假定一由4个存储单元组成的四级反馈和移位寄存器,如下图所示。在钟脉

5、冲的驱动下,每个存储单元的内容,都按次序由上一单元转移到下一单元,而最后一个存储单元的内容便输出。并且,其中某两个存储单元,例如单元3和4的内容进行模二相加,再反馈输入给第一存储单元。,伪随机噪声码的产生 (四级反馈移位寄存器),当移位寄存器开始工作时,置“1”脉冲使各级存储单元全处于“1”状态,此后在钟脉冲的驱动下,移位寄存器将经历15种不同的状态,然后再返回到全“1”状态,从而完成了一个周期。在四级反馈移位寄存器经历上述15种状态的同时,其最末级存储单元输出了一个具有15个码元,且周期为15的二进制数码序列,称为m序列。 表示钟脉冲的时间间隔,也就是码元的宽度。,模二相加的运算规则 :,不

6、难看出,四级反馈移位寄存器所产生的m序列,其一个周期可能包含的最大码元个数恰好等于24-1个。因此,一般来说,一个r级移位寄存器所产生的m序列,在一个周期内其码元的最大个数:与此相应,这时m序列的最大周期:式中: 也称为码长。,由于移位寄存器不容许出现全“0”状态,因此 个码元中,“1”的个数总比“0”的个数多1个。这样,当两个周期相同的m序列其相应码元完全相齐时,自相关系数R(t)=1,而在其他情况则有:,当r足够大时,就有R(t)0。所以,伪随机噪声码与随机噪声码一样,具有良好的自相关性,又是一种结构确定,可以复制的周期性序列。用户接收机可方便地复制卫星所发射的伪随机噪声码信号,并通过和接

7、收到的码信号比较(相关),精确测定信号的传播时延,进一步计算出某一时刻测站和卫星间的距离。,3 测距码,方波 伪随机噪声码 两种测距码: C/A码 - 粗码 码速:1.023MHz 码元长度:293m P(Y)码 - 精码 码速:10.23MHz 码元长度:29.3m,C/A码的码长、码元宽度、周期和数码率为:码长Nu=210-1=1023 bit;码元宽度tu0.97752s,相应长度293.1m;周期Tu=Nutu=1ms;数码率BPS1.023Mbit/s。各颗GPS卫星所使用的C/A码,其上述四项指标都相同但结构相异,这样既便于复制又容易区分。, C/A码 - 粗码,C/A码有如下2个

8、特点:(1) C/A码的码长很短,易于捕获。在GPS导航和定位中,为了捕获C/A码以测定卫星信号传播的时延,通常需要对C/A码逐个进行搜索。因为C/A码总共只有1023个码元,所以若以每秒50码元的速度搜索,只需要约20.5s便可完成。由于CA码易于捕获,而且通过捕获的C/A码所提供的信息,又可以方便地捕获P码,所以通常CA码也称为捕获码。(2) C/A码的码元宽度较大。假设两个序列的码元对齐误差为码元宽度的1/101/100,则这时相应的测距误差可达29.32.9 m。由于其精度较低,所以C/A码也称为粗码。所以,C/A码的原意就是粗捕获码(Coarse Acguisiton Code)。,

9、P码由两组各由两个12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发生,其基本原理与C/A码相似,但其线路设计细节远比C/A码复杂并且严格保密。P码的特征是:码长Nu2.351014 bit;码元宽度tu0.097752s,相应长度29.3m;周期Tu=Nntu267d;数码率BPS10.23M bit/s。, P(Y)码 - 精码,实际上P码的一个整周期被分为38部分,每一部分周期7d,码长约6.191012 bit。其中,5部分由地面监控站使用,32部分分配给不同的卫星,1部分闲置。这样,每颗卫星所使用P码便具有不同的结构,但码长和周期相同。因为P码的码长约为6.191012 bit,所以如果仍采用搜索CA码的

10、办法来捕获P码,即逐个码元依次进行搜索,当搜索的速度仍为每秒50码元时,那将是无法实现的(约需14155 d )。因此,一般都是先捕获C/A码,然后根据导航电文中给出的有关信息,便可容易地捕获P码。,另外,由于P码的码元宽度为C/A码的1/10,这时若取码元的相关精度仍为码元宽度的1/10 1/100,则由此引起的相应距离误差约为2.930.29 m,仅为C/A码的1/10。所以P码可用于较精密的导航和定位,称为精码(Precise Code)。目前,美国政府对P码保密,不提供民用,因此GPS信号一般用户实际只能接收到C/A码。, 码相关伪距测量原理,基本方法:(1)卫星依据自己时钟(钟脉冲)

11、发出某一结构的测距码,经过t时的传播到达GPS接收机。(2)接收机在自己钟脉冲驱动下,产生一组结构完全相同的复制码。(3)通过时延器使之延迟时间,对两码进相关比较。(4)直至两码完全对齐,相关系数R(t)=max=1,则该时间延迟即为传播时间t(=t)。(5)距离=ct=c。,4 载波,两种频率的正弦波 L1: L2:,GPS卫星的测距码信号和导航电文信号都属于低频信号,其中C/A码和P码的数码率分别为1.023 Mbit/s与10.23 Mbit/s,而D码(导航电文,又称为数据码)的数码率仅为50 bit/s。GPS卫星离地面远达2104km,其电能又非常紧张,因此很难将上述数码率很低的信

12、号传输到地面。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就是另外发射一种高频信号,并将低频的测距码信号和导航电文信号加载到这一高频信号上,构成一高频的已调波发射给地面。,GPS卫星采用L频带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高频信号,分别称为L1载波与L2载波。其中:L1载波的频率f1=1575.42MHz,波长1=19.03cm,其上调制C/A码、P码以及导航电文;L2载波的频率f21227.6MHz,波长2=24.42cm,其上仅调制P码与导航电文。GPS卫星发射信号的频率,都要受卫星上原子钟的基准频率的控制。GPS 卫星原子钟基准频率f010.23MHz,P码采用基准频率,C/A码仅取基准频率的1/10,而L1载波的

13、频率f1为基准频率倍频154倍后获得,L2载波的频率f2则取基准频率f0的120倍。下图描述了上述GPS卫星信号的构成。,GPS卫星信号构成示意图,在数字通讯技术中,为了有效地传播信息,一般均将低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的载波上,这时原低频信号称为调制信号,而加载信号后的载波就称为已调波。GPS信号调制,是采用调相技术实现的。,5 测距码的调制与解调,测距码的调制,实现码信号与载波信号的调制,是通过码状态与载波相乘实现的。,载波是一种电磁波,由GPS卫星上原子钟的振荡器产生,其数学表达式为一正弦波。因此,当码状态1与载波相乘时,显然不会改变载波的相位;而当码状态取-1与载波相乘时,载波相位改变180。

14、这样,当码值由0变为1,或由1变为0时,都会使调制后的载波相位改变180,称为相位跃迁。,相位跃迁,载波信号的调制过程,纯净的载波为一正弦波,在加载测距码信号或数据码信号后,在码值由0变为1或由1变为0的交替处,调制后的载波出现相位跃迁。,测距码的解调,在进行GPS卫星定位测量时,既然用户接收机收到的GPS卫星信号是一种已调波,那么,随之产生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怎样从接收到的已调波中分离出测距码信号、导航电文信号以及纯净的载波信号,这项技术称为信号的解调。当用户接收机收到GPS卫星信号后,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信号的解调:(1)码相关解调技术 (2)平方解调技术,(1)码相关解调技术由于调

15、制波是以码状态与载波相乘实现的,当码状态由1变为-1,或由-1变为1时,都会使调制后的载波改变相位,产生相位跃迁而形成已调波。因此,要想恢复载波,只需用接收机产生的复制码信号,在同步条件下与卫星信号相乘就可以了。其原因是由于接收机产生的复制码信号,与GPS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结构完全相同,在经过码相关清除时延差后,可实现完全同步。这样原先因乘-1而被改变的相位,现在又因 再乘-1而得到恢复。,码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过程,(2)平方解调技术由于处于1状态的调制码信号,经平方后均为1,而1不改变载波相位,所以卫星信号经平方后即可达到解调的目的。当用户接收到GPS卫星信号后,首先通过变频而得一中频信号,

16、这时信号结构无任何变化,仅仅只降低了载波频率。电路再将所获得的中频GPS卫星信号自乘,消去加载在载波上的测距码信号和数据码信号,达到解调的目的。最后,电路输出经过解调后的纯净载波。平方解调技术可不必知道调制码的结构,但它在解调时不仅消去了测距码信号,同时也消去了数据码信号,因此不能用来恢复导航电文。,平方解调技术电路示意图,6 导航电文,GPS卫星的导航电文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改正、卫星工作状态信息 以及由C/A码转换到捕获P码的信息。导航电文同样以二进制码的形式播送给用户,因此又叫数据码,或称D码。,卫星星历:是一系列描述有关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导航电文:包含有关卫星星历、卫星工作状态、时间系统、卫星钟运行状态、轨道摄动改正、大气折射改正和由C/A码捕获P码等导航信息的数据码(D码)。,方波 码速:50bps 内容: 广播星历(导航信息) 卫星钟改正 历书(概略星历) 电离层信息 卫星健康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