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概论免疫器官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637072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概论免疫器官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免疫学概论免疫器官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免疫学概论免疫器官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免疫学概论免疫器官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免疫学概论免疫器官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概论免疫器官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概论免疫器官ppt培训课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尤红娟,2,基础免疫学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应答 临床免疫学,概 论,3,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简介,葡萄球菌,结核杆菌,4,乙肝病毒,流感病毒,5,一、免疫(immune)指机体对“自己”或“非己” 的识别,并排除“非己”成分,以保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6,非己物质(抗原)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移植物:器官、血液等突变的细胞: 肿瘤细胞损伤、衰老的自身细胞,7,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 体和有害的生物性分子。 免疫稳定: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自身耐受。 免疫监视: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 并

2、予以清除。 免疫调节:参与机体的整体调节,形成神经-内分泌-免疫 网络调节系统,也调节免疫系统本身的功能。,二、免疫系统的功能,8,免疫应答 immune response, Ir,固有性免疫应答 innate immunity 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 适应性免疫应答 adaptive immunity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免疫系统通过免疫应答执行免疫的功能,指机体免疫系统受物质(即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发生应答(即活化、增殖、分化等),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9,固有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微生物,1

3、0,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11,Day 7,Day 3,Day 5,一经验免疫学时期,天花病毒 Pox virus,12,疫苗 Vaccine 牛痘 Vaccina,13,14,二、科学免疫学时期,多种病原微生物被发现 疫苗 抗原-抗体 体液免疫学说 细胞免疫学说,15,Louis Pasteur Father of microbiology.,多种病原微生物被发现,16,1890: Behring and Kitasato 白喉-白喉杆菌白喉抗毒素中和白喉毒素的毒性作用免疫血清治疗法 抗体-抗原,抗原、抗体概念的提出,17,Metchnikoff

4、 : 发现吞噬作用, 创立细胞免疫学说。 Nobel Prize in 1908,细胞免疫学说,18,Ehrlich: 创立体液免疫学说. Nobel Prize in 1908,体液免疫学说,19,Burnet: Nobel Prize in 1960.克隆选择学说,20,21,三 现代免疫学时期,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产生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的发现,22,第三节 免疫学应用,传染病的预防疾病的治疗免疫诊断,23,第35章 免疫系统,24,25,第一节 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等。,26,中枢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27,外周免疫

5、器官,淋巴细胞定居和发挥功能的场所,淋巴结 脾脏: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粘膜皮肤相关淋巴组织,28,29,第二节 免疫细胞所有参加免疫应答以及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 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及其它抗原呈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30,31,一、 淋 巴 细 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32,(一)T淋巴细胞,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发育 T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T细胞亚群与功能,33,阳性选择,阴性选择,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发育,双阴性胸腺 细胞双阳性胸腺 细胞阳性选择单阳性胸腺 细胞 阴性选择成熟T细胞,34,35,阳性选择 获得自身MHC限制性TCR识别自身MHC。阴性

6、选择 获得自身耐受性TCR与自身MHC自身多肽复合体1)若呈高亲和力时,T细胞则凋亡。 2)若呈低或无亲和力时,T细胞则存活。,36,T 细胞表面分子,TCR-CD3 复合物 CD4 或 CD8 CD28 其他受体,CD2 CD152 CD40L,37,1. TCR,38,TCR- CD3复合物,TCR特异性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 CD3传递传递活化信号(第一信号),39,2、CD4和CD8 分子 (辅助受体),CD4和CD8辅助TCR识别抗原,40,CD4+T cell,CD4分子是HIV壳膜蛋白gp120受体, 是HIV感染CD4+T细胞的机制之一,41,3. CD28 (协同刺激分子)

7、,CD28与B7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42,4. CD152(CTLA-4),B7,B7,CD28,CD152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表面,与B7结合,传递抑制信号,控制免疫应答发生在合适的水平。,43,5.CD40L(CD154),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表达,CD40L与CD40结合提供了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发生在TD-Ag介导的免疫应答中,TD-Ag,BCR,CD4+T cell,44,靶细胞,6.FasL,FasL 表达在活化的CD8+ T细胞上,与靶细胞上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初始的 CD8 +T cell,活化的 CD8+ T cell,45,7、其他表面分子,绵羊

8、红细胞受体(CD2) 丝裂原受体: PHA、ConA 细胞因子受体,46,CD40L CD40 FasL Fas CD152-B7,Express after activated,47,T细胞亚群,1、根据活化阶段分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性T细胞 2、根据表达的TCR种类分T 细胞和T 细胞,48,3、根据表达CD4或CD8分 CD4+ T细胞 识别MHC II类分子提呈的外源性抗原肽 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 CD8+ T细胞 识别MHC I类分子提呈的内源性抗原肽 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49,辅助性T细胞(CD4+Th细胞)Th1细胞 分泌IL-2、IFN-、TN

9、F等Th2细胞 分泌IL-4、5、6、10等,50,细胞免疫,体液免疫,IL-12,IL-4,51,胞内菌,52,CD8+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或CTL)杀伤病毒、胞内菌感染的细胞、肿瘤细胞杀伤机制:穿孔素、颗粒酶、FasL途经,53,54,(二)B 淋巴细胞,B细胞的分化发育 B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B细胞亚群与功能,55,B细胞的发育,Y,Y,Y,Y,Y,Y,Y,Y,Y,HSC,Pre-B Cell,浆细胞,记忆细胞,成熟 B Cell,不成熟 B Cell,活化的 B Cell,Bone Marrow,Y,Y,IgM,Y,IgM,IgD,抗原,Pro-B Cell,骨 髓,外周淋

10、巴器官,Y,Y,56,B细胞表面分子,BCR 复合体 CD21-CD19-CD81复合体 B7 CD40 其他受体,57,1. BCR 复合体,BCR 结合抗原肽CD79/CD79传递信号,58,2. CD21-CD19-CD81 (辅助受体),ITAMs,59,3、CD40 - CD40L 4、B7 - CD28,antigen,antigen,antigenic peptide,60,5、其他表面分子,促分裂原受体 白介素受体 IgG Fc受体,61,62,根据是否表达CD5:B1 cells: CD5+ B2 cells: CD5-,B细胞分类及功能,63,产生抗体提呈抗原 可溶性抗原、

11、极低浓度抗原,B 细胞的功能,64,(三)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不需抗原致敏,不受MHC限制,能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NK细胞表面具有IgG的Fc受体,可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65,穿孔素,颗粒酶,靶细胞,Perforin hole,caspase,凋 亡,NK cell,66,杀伤特征,非特异性无MHC 限制性IFN-、TNF- 、IL-12,67,二、抗原递呈细胞,68,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 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 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细胞。,专职APC 树突状细胞(DC)、M、B兼职APC 内皮、

12、纤维母C、上皮及间皮C等,特征:处理和提呈抗原,69,专职APC 能通过胞吞作用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 经过加工处理得到的含有抗原决定基的多肽片 段与MHC类分子结合,表达于细胞表面提 呈给CD4+Th细胞。这种细胞称为专职APC 树突状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B细胞,70,(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标志 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膜表面高表达MHCII类分子,能移行到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T细胞活化增殖,并具有一些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的一类细胞。人DC的主要特征 CD1a、CD11c及CD83,71,DC的组织分布:除脑外全身脏器非淋巴样组织 间质性DC、朗格汉斯细胞(LC

13、) 淋巴样组织 并指状DC(IDC)、边缘区DC、 滤泡样DC(FDC)体液中DC 隐蔽细胞、血液DC,72,并指状树突细胞(interdigitating IDC),IDC表达高水平的MHC 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B7,具有激活T细胞的能力。,73,淋巴滤泡内的 FDC通过Fc受 体和补体受体 捕获被致敏的 抗原,并将其 递呈给B细胞,滤泡树突细胞(folicular DC, FDC),74,(二)单核-吞噬细胞表达数十种受体,产生数十种酶,分泌近百种生物活性产物,是体内功能最活跃的细胞之一。,75,功 能,吞噬杀伤作用 呈递抗原作用 抗肿瘤作用 分泌效应,76,(三)B淋巴细胞活化B细胞高

14、表达MHCII类分子极低浓度的可溶性Ag,再次应答,77,第三节 细胞因子 cytokine, CK,78,概念 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多功能、高活性、作为细胞间信号传递的小分子量可溶性糖蛋白或蛋白多肽。,细胞因子 Cytokine,79,共同特性1、低分子(880kD)蛋白或糖蛋白2、分泌特点(1)多细胞来源(2)短暂的自限性分泌3、生物学作用特点(1)作用方式 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80,A:CK的产生,B:CK作用方式,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81,细胞因子的受体(根据胞外结构与氨基酸序列),(2)与CK受体结合而

15、发挥效应- 与受体亲和力高(微量而活性强),82,(3)作用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网络性,83,84,85,网络性(1)相互诱生 IL-1 诱生IFN、IL-1、2、4等(2)调节CKR的表达 IL-1、5、6等 可促进IL-2R的表达IL-1 能降低TNF受体的密度可溶性CKR(SCKR)可起正负双向调节,86,分类 1、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IL ) 是指由白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的,并在其间发挥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2、干扰素(interferon IFN)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3、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 使肿瘤组织发生出血性坏死,87,4、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刺激骨髓前体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也称造血生长因子 5、趋化因子(chemokine)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作用 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GF) 介导不同类型细胞生长和分化,88,细胞因子与临床治疗,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细胞因子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可溶性TNF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IL-1受体拮抗剂(IL-1ra)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抗TNF抗体治疗肠道自身免疫炎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