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课件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54634333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1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最新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最新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最新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最新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课件(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学课件全套配套版,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议论纷纷、结实、出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要地复述捞铁牛的过程。(难点),捞,左窄右宽。“力”的书写要稳,斜中取正。,lo,笨,bn,“ ”收缩,下部撇捺要伸展。,潜,第一个“夫”的捺变点,“日”略扁以托上。,qin,绑,左窄右宽。右部撇为 竖撇。,bng,铲,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撇画伸展,不失重心。,chn,减,左窄右宽。“冫”提不宜长。,jin,越,注意“戉”的笔画要 紧凑。,yu,丙,框宜宽,里面“人”的捺变成点。,bng,程,“禾”的最后一笔捺变为点,“王”的三横间距要均匀。,chn

2、g,陷 淤 搭 绷,xin,y,d,bng,拴住 使劲熟悉 沉没,shun,jn,sh,m,正,冲,结,没,浮桥:淤泥:笨重:,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上木板而成的桥。 造句:一场大雨,冲断了河上的那座浮桥。 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所含有机物多,常呈灰黑色。 庞大沉重;不灵巧。 造句:这台收割机看起来很笨重。,议论纷纷:出色:浮力: 水性: 结实:,形容众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造句:大家围在社区门口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件好事是谁做的。 特别好;超出一般。 造句:我们这里的长跑运动员表现都很出色。 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 游水的技能。 坚固;牢固。,熟悉 熟知,

3、二者都是动词,都有知道、了解得清楚的意思。 “熟悉”口语、书面语都能用。“熟知”多用于书面语。 1.这个人我很熟悉。 2.熟知浮力知识的人一定能解决这种问题。,相同点:,不同点:,造 句:,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时间和原因。这一段写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原因。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和尚有办法。写人们在没有办法捞起铁牛的时候,一个和尚说他能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部分(第3-6自然段)捞铁牛。写和尚指挥人们利用水的浮力捞起八只大铁牛的经过,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和尚的姓名、身份。点明这个和尚就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怀丙。,1.摸清铁牛的位置。 2.准备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 3.

4、把两只船栓紧,搭上架子。 4.用绳子一头栓住铁牛,另一头绑在架子上。,说一说文中怀丙和尚做了哪些准备?,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宋朝时候,拴浮桥用的八只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淤泥里,在人们议论纷纷、无能为力的时候,聪明善思的怀丙和尚毛遂自荐、勇挑重担,最终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铁牛成功地打捞了上来的事。,1根据拼音写词语。,y,n,d,bn,zhng,lo,qin,r,y,ln,fn,fn,jin,chn,ch,sho,淤,泥,打,捞,笨,重,减,少,铲,除,潜,入,议,论,纷,纷,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冲,朝,( ),( ),( ),( ),chng,冲动,chn

5、g,冲压,zho,朝露,cho,朝代,3辨字组词。,绑( ),邦( ),潜( ),替( ),馅( ),陷( ),丙( ),两( ),绑住,邦交,陷入,馅料,潜入,代替,怀丙,两个,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 ) (2)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 ) (3)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 ),沉重,熟识,削减,.,.,.,.,.,.,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 一只捞起来呢?(改为陈述句) _ (2)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 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改为转述句) _ (3)怀丙是宋朝一位

6、出色的工程学家。(缩句) _,怀丙是工程学家。,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没有一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一个和尚说,让他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他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重点) 2.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重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xin)在河底的淤(y)泥里。,这句话交代了什么?“陷”字的妙处是什么?,这句话

7、交代了事情的原因。“陷”字用词准确,写出了铁牛的分量之重和打捞工作的艰难。,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思考(重点):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这句话用了对比的手法。大家都没有办法时,只有和尚表示有办法,通过对比,突出了和尚的出色和自信。“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是和尚想出的捞铁牛办法借助水的浮力。,探究:(重点)找出第3段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先”“然后”“再”“又”,用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描述捞铁牛前的准备工作,使行文条理清晰,突出了和尚准备工作做得有条不紊,表现了他高超的智慧和才能。,准备工作做

8、好了。,从上下文来看这句话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过渡句。这句话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打捞铁牛过程的叙述。,过渡句,承上启下,阅读方法解密:过渡句及其作用,什么是过渡句? 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文,同时提示或领起下文,这个句子就是过渡句。 有什么作用? 总结上文, 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答题模式: 这句话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这句话使运用了略写的方法。这样写能使行文富有变化,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拓展: 看到怀丙把八只铁牛都打捞上来了,人们会说些什么? _,示例:这个和尚真是一个有办法

9、的人。,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怀丙是一个做事有条不紊,沉着冷静,充满智慧的人。,怀丙是一个怎样的人?,1.一读:读一读,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述的是宋朝的和尚怀丙借助水的浮力将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串珠问题:,2.二思:怀丙是怎样捞铁牛的?,怀丙捞铁牛时,先摸清了铁牛的位置,又准备了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把两只大船并排拴紧,搭上架子,用绳子的一头拴铁牛,一头绑在两只船之间的架子上。再请人把船上的泥沙铲掉,船身就慢慢上浮,把铁牛从河底拉出来,然后把船划到岸边,再让大家把铁牛拖上岸。,3.

10、三悟:课文为什么只详细地写了一只铁牛的打捞过程?,课文只详细写了一只铁牛的打捞过程,其他七只铁牛的打捞过程和这一只是一样的,所以就不用详写了,这样做详略得当,避免了重复,使行文富有变化,重点突出,主题明确。,4.四品: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课文前面讲怀丙在捞铁牛时能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这样必然引起人们对怀丙的关注,让读者急于想知道他是谁,这样,在课文的最后才说出他的身份,使读者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安排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摸清位置 备船装沙 拴船搭架 牛船相拴,捞铁牛,高超的智慧 过人的才能,准备工作,铁牛陷在淤泥里,打捞过程,雪山走来,铲沙

11、入河 船浮牛拔 划桨拖回,这篇课文讲的是宋朝的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古时候有个人叫曹操,人家送他一头象。曹操很高兴,带着他的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 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 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 多重呢?,曹冲称象,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

12、:“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了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里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曹操点头微笑。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刘禹锡),【古代人民的智慧成果(一)】,建筑方面:万里长城、北京故宫、京杭大运河、 秦始皇兵马俑。,【古代人民的智慧成果(二)】,科技方面: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古代人民的智慧成果(三)】,文学著作方面: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篇课文在叙述时有详有略。作

13、者详写了怀丙和尚捞起第一只铁牛的经过,略写了用同样的方法捞起的另外七只铁牛的经过。重点突出,叙述清楚。像怀丙这样出色的工程学家在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我们在赞叹他们的同时,还要向他们学习,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用智慧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略) 二、读一读,写一写,并用加点的词说话。,三、讨论交流。 小明:我能概括第3 自然段的内容。主要写为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 小丽:我能为第3自然段加小标题。(摸清位置。备船装沙。拴船搭架。牛船相拴。) 小强:我能根据课文的第3 自然段来填充内容。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以下几项准备工作:首先要摸清铁牛沉没的位置,然后准备两只大船,船

14、舱里装满泥沙,再把两只大船并排拴紧,跨船搭架,又请熟悉水性的人用绳子拴住铁牛和船。,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1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xin xin)在河底的淤(y y)泥里。 2怀丙(bn bng)和尚请水手们把泥沙都铲(cn chn)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减(jin jin)少,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bng bng)越紧。,.,.,.,.,.,.,二、读拼音写词语。,bng,ji,d,bn,zhng,lo,qin,shu,chun,chn,zi,yu,jin,qng,gng,chng,y,ln,绑,架,打,捞,笨,重,穿,越,铲,子,潜,水,减,轻,议,论,工,程,三、给汉字换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涝_( ) 帮_( ) 喊_( ) 赶_( ) 体_( ) 焰_( ),捞,减,笨,绑,汗,陷,打捞,减少,笨活,绑住,流汗,陷阱,四、 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 一只捞起来呢?( ) 2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 ) 3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 4他叫人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