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634312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药理学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兽医药理学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兽医药理学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兽医药理学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兽医药理学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药理学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药理学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理学,内容,第二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第二节 拟胆碱药,第三节 抗胆碱药,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第五节 抗肾上腺素药,第六节 传入神经系统药物,兽医药理学,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一、传出神经分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外周神经,传入神经感觉神经,传出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植物神经,运动神经,兽医药理学,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一、传出神经分类,N1,N1,N1,N1,N2,M, ,M,兽医药理学,一、传出神经分类,兽医药理学,二、胆碱能神经传递,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兽医药理学,三、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2、传递,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兽医药理学,四、传出神经生理学效应及受体的分布,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兽医药理学,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五、传出神经药物分类,兽医药理学,1.作用于M、N胆碱受体,第二节 拟胆碱药,CH3,氨甲酰胆碱,作用机制 (1)直接兴奋M受体和N受体。 (2)促进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发挥间接拟胆碱作用。药理效应 (1)作用强且持久。 (2)对胃肠、膀胱、子宫等平滑肌器官作用强。 (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较弱。 (4)一般剂量对骨骼肌无明显影响,但大剂量可引起肌束震颤,乃至麻痹。,为人工合成的胆碱酯类。,兽医药理学,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胃肠弛缓

3、、肠便秘、胃肠积食、前胃弛缓、分娩时与分娩后子宫弛缓、胎衣不下及子宫蓄脓等。(注:小剂量即可促使消化液分泌,加强胃肠收缩,促进内容物迅速排出,增强反刍兽瘤胃的反刍机能。)注意事项 (1)禁用于老年、瘦弱、妊娠、心肺疾患及机械性肠梗阻等患畜; (2)切勿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3)中毒时可用阿托品进行解毒,但效果不理想; (4)为避免不良反应,可将一次剂量分作23次注射,每次间隔30min左右。,氨甲酰胆碱,1.作用于M、N胆碱受体,兽医药理学,第二节 拟胆碱药,2.作用于M胆碱受体,毛果芸香碱,作用机制 (1)选择性地激动M胆碱受体,产生 M 样作用。 (2)大剂量时亦能出现N样作用及兴奋中枢

4、神经系统。药理效应 (1)显著促进多种腺体分泌作用,如唾液腺、泪腺、支气管及胃肠道腺体。 (2)对胃肠平滑肌有强烈的兴奋作用,促进胃肠蠕动。 (3)使虹膜括约肌收缩,缩小瞳孔。 (4)对心、血管系统作用较弱。,由毛果芸香属植物提取的生物碱。现已能人工合成。,兽医药理学,2.作用于M胆碱受体,临床应用 (1)瘤胃兴奋药:用于大动物不全阻塞性肠便秘、牛前胃弛缓、瘤胃不全麻痹、猪食道梗塞; (2)治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使用,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3)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毛果芸香碱,兽医药理学,第二节 拟胆碱药,3.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CH3) 2NCOO,N+C(CH3) 3 SO4

5、,药理效应 (1)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注:抑制胆碱酯酶使Ach增多;直接兴奋骨骼肌效应细胞上N2受体;促使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 (2)对胃肠道和膀胱平滑肌作用较强。 (3)对心血管、腺体、眼和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弱。 (4)对中枢作用不明显。 (5)收缩瞳孔和睫状肌的作用较毒扁豆碱弱。,是人工合成的二甲氨甲酸酯类药物。,兽医药理学,乙酰胆碱,新斯的明,兽医药理学,新斯的明,3.抗胆碱酯酶药,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 (2)腹气胀和尿潴留。 (3)常用于治疗急、慢性前胃驰缓和便秘。 (4)治疗家畜的胎衣不下和子宫收缩无力。 (5)缩瞳药(0.5一1溶液滴眼)。 (6)非去极化型骨骼

6、肌松弛药如筒箭毒碱中毒。 (7)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8) 3%的溴化新斯的明滴眼用于青光眼。,注意事项 (1)机械性肠梗阻、胃肠完全阻塞或麻痹、痉挛疝及孕畜等禁止使用。 (2)用药过量中毒时,可用阿托品解救。,兽医药理学,第三节 抗胆碱药,1. 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是从茄科植物颠茄、曼陀罗、莨菪等提得的生物碱,现已能人工合成。,作用机制 竞争性与M胆碱受体相结合,使胆碱受体不能与乙酰胆碱或其他拟胆碱药结合。因其内在活性很小,一般不能产生激动受体的作用,故表现出胆碱能神经被阻断的作用。,兽医药理学,药理效应 (1)解除平滑肌痉挛:松驰多种内脏平滑肌。对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平滑肌松驰作用较

7、显著;胃肠膀胱胆管、输尿管、支气管。 (2)抑制腺体分泌:唾液腺.汗腺呼吸道腺体胃腺. (3)眼:散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 (4)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加和传导加速:阻断M受体,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小剂量减慢4-8次,可能兴奋迷走中枢);大剂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5)中枢神经系统:较大剂量(12mg)可轻度兴奋延脑和大脑。中毒剂量(10mg),由兴奋转入抑制(昏迷等)。,1. 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兽医药理学,临床应用 (1)解痉药:主要用于解除胃肠道及支气管平滑肌过度痉挛。 (2)解毒:主要用于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3)制止腺体分泌:用于麻醉前给药,以防腺体分泌过多而引起呼吸道堵

8、塞或误咽性肺炎。 (4)抗休克:可用于中毒性休克,如有机磷酯药物中毒。 (5)散瞳:用051%溶液或34%眼膏点眼,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用于治疗虹膜炎、周期性眼炎及做眼底检查用。,1. 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不良反应 (1)由于抑制腺体分泌和减缓胃肠蠕动,常引起口干、便秘和胃肠过度扩张甚至肠管破裂。 (2)大剂量阿托品被吸收后,兴奋中枢引起呼吸麻痹等,可用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等解救。,兽医药理学,第三节 抗胆碱药,2. N2胆碱受体阻断药,(1)除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作用机制 (1)除极化型肌松药与运动终板后膜上N2受体结合后,使受体兴奋,引起终板肌肉细胞膜除极化。由于琥珀胆碱代谢慢,

9、因而其除极化作用持久,阻碍了复极化,导致长时间神经肌肉传递阻断,逐渐发生肌肉松弛性麻痹。 (2)若一次大剂量或连续反复用药,会使 N2受体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降低,产生不应性或耐受性。,兽医药理学,琥珀胆碱作用机制 示意图,兽医药理学,药理效应 肌松具一定顺序性,首先是头部的眼肌、耳肌等小肌肉,继而是头部、颈部肌肉,再次为四肢和躯干肌肉,最后是膈肌。,临床应用 (1)化学保定药:常用于骨折整复、去势、腹腔手术或断角、锯茸等以保定动物,也可用作气管插管时短时肌松剂。 (2)麻醉辅助药:用于马、犬、猫的手术。,2. N2胆碱受体阻断药,(1)除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注意事项 (1)有部分拟胆碱作用,

10、用药前宜使用小剂量阿托品,以免唾液腺、支气管腺分泌过多而发生窒息。反刍兽用药前应停食8h左右,以免胃内容物返流而引起异物性肺炎。 (2)应避免与有机磷酸酯类、苯海拉明等抑制血浆胆碱酯酶活性的药物配伍用,以免增加其毒性。,兽医药理学,第三节 抗胆碱药,2. N2胆碱受体阻断药,(2)竞争型肌松药筒箭毒碱、泮库溴铵,作用机制这类药物能与N2受体结合,可竞争性拮抗Ach对N2受体的作用,但只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使骨骼肌松弛,故又称竞争性肌松药。,临床应用麻醉辅助用药:使肌肉松弛,利于手术,麻醉前宜先用阿托品制止腺体分泌。,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理学,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1. 拟肾上腺素药构效关系,兽

11、医药理学,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2. 作用受体肾上腺素、麻黄碱,肾上腺素,作用机制激动与受体,从而产生较广泛而复杂的作用,并随剂量不同,机体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其作用表现有别。肾上腺素对受体作用强于受体。,药理效应 (1)心脏:由于肾上腺素激动了心脏的传导系统、窒房结与心肌上的受体,表现出心脏兴奋性提高,使心肌收缩力、传导及心率明显增强。呈现快速强心作用。 (2)血管:由于各部位肾上腺素受体数量及受体亚型分布情况不同,导致对不同血管、不同器官内血管作用强度与性质各异。 A 可致皮肤、黏膜和肾脏血管强烈收缩 (受体占优势);B 骨骼肌血管呈扩张状态 (此处受体为主);C 冠状血管扩张;脑和肺血管收

12、缩作用很微弱,但有时因血压上升而被动扩张。,兽医药理学,药理效应(3)血压: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立即出现典型的血压急剧升高,这个反应是心缩加强、心率加速和血管收缩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支气管: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受体使之松弛,当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时,其松弛作用更显著。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物质如组胺等,间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使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 (5)胃肠道:能抑制胃肠平滑肌蠕动,收缩幽门和回盲括约肌,但当括约肌痉挛时,能使其抑制。 (6)糖代谢:肾上腺素活化代谢,增加细胞耗氧量。由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肝与肌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

13、血中乳酸量增加。,2. 作用受体,肾上腺素,兽医药理学,临床应用(1)心脏骤停的急救药,如麻醉过度、一氧化碳中毒、溺水、传染病等。 (2)适用于急性的、严重的各种过敏反应。 (3)支气管哮喘。 (3)与普鲁卡因等局麻药配伍,以延长局麻药作用,减少局麻药吸收。 (4)外用局部止血,如鼻黏膜、齿龋出血等。,2. 作用受体,肾上腺素,兽医药理学,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麻黄碱 是从麻黄科植物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可人工合成,药用其左旋体或消旋体。是冰毒的原料。,2. 作用受体肾上腺素、麻黄碱,作用机制 (1)激动与受体。 (2)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稍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3)兴奋中

14、枢神经系统。,作用特点可以内服,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较强而持久。反复应用易产生快速耐受性。,临床应用 (1)主要用做平喘药,治疗支气管哮喘; (2)外用治疗鼻炎,以消除黏膜充血肿胀。,兽医药理学,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3. 作用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机制直接激动受体。与肾上腺素相比,对心脏1受体作用较弱,对2受体几乎无作用。,药理效应 (1)血管 激动血管的受体,结果使血管尤其是小动脉和小静脉几乎全部收缩。其中皮肤黏膜处血管收缩最明显。唯独冠状血管扩张。 (2)心脏 去甲肾上腺素激动心脏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搏出量增加。 (3)血压 有较强的升压作用

15、。是加强心肌收缩力和收缩血管的结果。,临床应用 (1)抗休克:作为血管收缩药,有强的升压作用,增加心脏的血液供应。用于神经源性休克、药物中毒等引起的休克治疗。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休克只是应急措施,若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反而加重休克时的微循环障碍。,兽医药理学,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2. 作用受体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作用机制对1、2受体具强烈兴奋作用,但对受体几无作用。由于兴奋心脏内1受体,而表现出正性肌力作用与正性心率作用。其加快心率和传导作用皆比肾上腺素强。由于能兴奋心脏,心输出量增加;又能扩张外周血管,外周阻力下降,表现出收缩压上升或不变,舒张压下降,有利心肌工作效率提高。由于兴奋2受体,

16、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此作用略强于肾上腺素。亦具有抑制组胺及其他过敏性物质释放的作用。,临床应用 (1)主要用做平喘药,以缓解急性支气管痉挛所致的呼吸困难。 (2)用于心脏房室阻滞、心脏骤停和休克的急救药 (必须在及时补液,使血容量充足的情况下使用)。,兽医药理学,第五节 抗肾上腺素药,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能高度选择性地与受体结合,从而拮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或外源性拟肾上腺素药的型作用,主要表现为血管舒张,外周血压降低。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能高度选择性地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或拟肾上腺素药的型作用。主要表现为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稍降低,支气管和血管收缩等。,兽医药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