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卫生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629484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职业卫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煤矿职业卫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煤矿职业卫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煤矿职业卫生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煤矿职业卫生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职业卫生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职业卫生ppt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职业卫生与职业危害防治,课型:单一 课时:四课时 电教设施:多媒体投影仪 参考资料: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煤矿职业卫生与职业危害防治二、2016版煤炭安全规程三、2016版职业卫生防治法授课:,(一)全国职业病发病趋势,目前,我国的职业病危害严重,职业病发病率仍然呈显著上升趋势,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病发病人数年年递增。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新增职业病患者1.5万人左右,其中新增尘肺1.2万人;我国尘肺病患病例已经突破60万人,超过全世界尘肺病患者的半数以上。而实际情况可能比统计的还要严重。由于多数职业病无法根治,职业病正在成为我国的重大社会问题。,(一)全国职业病发病趋势,据有关卫生专家

2、预测,如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今后十年将有大批职业病病人出现,因职业病危害导致劳动者死亡、致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将不断增 加,其危害程度远远高于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预防、消除和控制职业病是用人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二)大屯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1、尘肺病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铸工尘肺、电焊工尘肺)共402例。 2、振动、 电离辐射、锰、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苯及其同系物等:4000人 3、慢性锰中毒:1例 4、听力损失:近100人,(三)公司职业病人的支出,目前公司的职业病人支出每年在15002000万。,延伸举例,提问:为什么说因职业病危害导致劳动者死亡、致残、部分丧失劳动能

3、力的人数将不断增加,其危害程度远远高于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呢?,举例:煤矿安全死亡事故的赔偿金额一般为20万元,再加上丧葬等费用支出,我们就算每人赔偿30万元,一次性了断。而一个新的尘肺病人,不工作、不为企业再创造价值,企业每年还得支付工资至少2万元,这个人至少存活十年,企业需支付医疗费用40万元,两项共计60万元。,(四)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配备检测人员和设备。 每年应当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并存入企业档案,定期向从业人员公布。,(五)职业卫生、危害、危害因素定义 1、职业卫生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保护健

4、康、防治职业带来的疾病。 职业卫生工作怎么才能推进到位呢,一要靠企业自觉,二要靠政府推动,三要靠机制保证。 2、职业危害: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 实践证明,职业病危害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职业病危害所造成的各种损害是可以通过实施预防措施予以避免和减少的。 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正确处理防与治的关系,既不能轻防重治,不防只治。 3、职业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生产性有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六)职业危害的后果 1、损害劳动者安全权、健康权、

5、生命权。 2、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3、造成国民经济巨大损失(每年职业病损失近8亿元.) 4、有损中国在世界上大国形象,成为国外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借口。,(七)职业病危害按来源因素分类 1、生产过程 (1)化学因素 1)生产性毒物 b、生产性粉尘 2)物理因素 a、异常气象条件 b、异常气压 c、噪声及振动; d、非电离辐射 e、电离辐射 3)生物因素 如各种传染病原体等,2、劳动过程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3、生产环境 (1)

6、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八)煤矿企业中主要的职业危害情况有: 1、生产性粉尘(煤矿生产性粉尘主要包括煤尘、岩尘、煤岩尘) 2、放射性物质类 3、不良气候条件(高湿、高温、严寒) 4、生产性噪声和震动 5、放射性物质 6、有害气体等,(九)煤矿尘肺病 1、矽肺 2、煤肺 3、矽煤肺,(十)职业病特点 1、病因明确:患者均有明确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 2、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且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一般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3、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

7、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 5、是可以预防性疾病,发现病因,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即可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6、与职业因素有关,但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即职业因素不是唯一的病因。 7、职业因素可以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剧恶化。 8、调离该职业或改善环境可使疾病缓解或停止发生。,(十一)大屯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其粒径多在0110微米,它是污染环境、影响劳动者健康的重要因素。煤岩巷掘进产生粉尘的工序有打眼、

8、放炮、装矸、搅拌料、喷浆、转载装运等。采煤产生粉尘的工序有打眼、放炮、采煤机割煤、液压支架移架、转债运输等。 煤矿防治职业危害的综合防尘措施有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保健措施。 粉尘监测应当采用定点监测、个体监测的方法。,(1)预防与控制技术措施 技术革新(革) 工艺和物料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无危害或危害小的物料,是消除、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通过降低物料落差、适当降低溜槽倾斜度、隔绝气流、减少诱导空气量和设置空间(通道)等方法,抑制由于正压造成的扬尘。,湿法防护(水) 对亲水性、弱粘性的物料和粉尘应尽量采用增湿、喷雾、喷蒸汽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物料在装卸、运转、破碎、筛分、混合

9、和清扫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消除二次尘源、防止二次扬尘;使用副压清扫装置来消除逸散、沉积在地面、墙壁、构件和设备上的粉尘;对碳黑等污染大的粉尘作业及大量散发沉积粉尘的工作场所,则应采用防水地面、墙壁、顶棚、构件和水冲洗的方法,清理积尘。严禁用吹扫方式清尘。 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割煤时必须喷雾降尘,没喷雾工作压力不得小于,外喷雾工作压力不得小于,不得干式作业。 掘进机作业时,应当采用内、外喷雾及通风除尘综合措施。掘进机无水或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用时,必须停机。,密闭尘源(密) 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自动(机械)称量、密闭设备加工,防止粉尘外逸;不能完全密闭的尘源,在不妨碍操作条件下

10、,尽可能采用半封闭罩、隔离室等设施来隔绝、减少粉尘与工作场所空气的接触,将粉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减弱粉尘的存在。,通风除尘(风) 利用风压、热压差、合理组织气流,充分发挥自然通风改善作业环境的作用,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全面或局部机械通风排尘装置。通风除尘设施是尘源控制与隔离的重要手段。 粉尘浓度的测定,井下每月测定2次。,2、噪声 (1)噪声的危害 神经系统的影响:产生头疼、脑胀、昏晕、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征候群。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交感神经紧张、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心电图T波 改变、传导阻滞。血压变化。 作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达到或者超过小时的,噪声

11、声级限制为(),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的,可以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照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制增加()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在100dB以上会造成相当数量人的噪声性耳聋。,井工煤矿噪声监测点应布置在主要通风机、空气压缩机、局部通风机、采煤机、掘进机、风动凿岩机、破碎机、主水泵等设备使用的地点。每半年至少监测1次噪声。 (2)噪声防治 厂区合理布局 屏障阻止噪声传播 消声、隔声、吸声隔振、阻尼 个人防护 健康体检 监测评价,3、高温高湿 高温、高湿作业,这种作业又称湿热作业井下工作面。 (1)高温的危害 在高温条件下作业主要的生理功能改变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泌尿、消化系统变化。

12、主要表现为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水盐代谢紊乱、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损伤、肾脏功能下降。同时高温作业可引起职业中暑。 当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机电设备硐室超过时,必须素端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2)高温防治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合理安置热源,尽量远离操作者;隔热措施:建筑物隔热、设备隔热(热绝缘、热屏蔽);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无法达到环境温度要求是,应当采用机械制冷降温措施。,卫生保健措施高温作业工人就业前及夏季以前应做好职业性体检,对患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高血压、甲亢、肝肾疾病等职业禁忌症人员,不得从事高温作业。限制持续接触热时间,清凉饮料。 提供清凉饮料。 高温

13、体检职业禁忌症调离。,4、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CO1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沼气、氮氧化物、硫化氢、NXOY氮氧化合物、SO2二氧化硫等 (1)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危害 不同的有害物质所形成的有毒气体,其危害的程度和性质各有不同。 通常分为刺激性气体和中毒窒息性气体。 当人体接触或吸入有毒气体,在机体内累积到一定量时,就会破坏人体的健康机能,引发职业病急性、慢性中毒,(2)有害化学物质的预防及控制对策 物料和工艺:尽可能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高毒工艺和物料,是防毒的根本措施。 工艺设备:生产装置及工艺设备应密闭化、管道化、尽可能实现负压,防止有毒物质泄露、外逸。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

14、控制可使作业人员不接触或少接触有毒物质、防止误操作造成的中毒事故。 通风净化:受技术及经济条件限制,仍然存在有毒物质逸散且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必要的机械通风排毒、净化装置,使生产场所达到卫生标准。 应急:对有毒物质泄露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设备和工作场所设置可靠的事故处理装置和应急防护装置。 氧化氮、一氧化碳、氨、二氧化硫至少每3个月监测1次,硫化氢至少每月监测1次。,(十二)职业健康设施三同时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十三)煤矿企业应当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

15、并指导和督促其正确使用。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防尘或者防毒等个体防护用品。 职业卫生标准的特点是:可行性、专业性、社会性、规范性。,(十四)职业健康监护检查 1、上岗前体检 2、在岗期间体检 3、离岗时体检 4、应急体检 5、接触职业病危害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按下列规定执行: 接触粉尘以煤尘为主的在岗人员,每2年一次。 接触粉尘以矽尘为主的在岗人员,每年1次。 经诊断的观察对象和尘肺患者,每年一次。 接触噪声、高温、毒物、放射线的在岗人员,每年一次。 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退休人员,按有关规定执行。,(十五)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

16、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情况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5、法律规定其他事项,(十六)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应急预案并组织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应急救援预案应当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发生变化,或者在事故处置和应急演练中发现存在重大问题四,及时修订完善。,(十七)危害告知的内容 1、规章制度告知;职防制度、操作规程、年度计划。 2、应急告知:发生事故时,职工如何避险、如何救援 3、危害告知: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尘毒噪的监测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4、合同告知: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时,告知其工作场所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情况及防护程度。 5、对检查出有职业禁忌症和职业相关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必须调离接害岗位,妥善安置;对已确诊的职业病人,应当及时给予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并做好职业病报告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