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629463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免疫学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免疫学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免疫学基础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免疫学基础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基础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基础ppt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学概论,新员工培训,免疫概况 免疫分子 免疫细胞 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 免疫防治,主要内容:,免疫(immunity),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过程。,免疫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免疫应答的种类及特点,适应性免疫,特异性 耐受性 记忆性,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分子,Ag,抗原(antigen),所有能刺激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两个重要特性,免疫原性 免疫反应性完全抗原 不完全抗原,抗原的种类,根据诱导生成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分: 胸腺依耐性抗原(TD-Ag)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抗原的种类,根据

2、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异嗜性抗原 异种抗原 同种型抗原 自身抗原 独特型抗原,抗原的种类,根据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分类: 内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非特异性抗原刺激剂,超抗原 佐剂 丝裂原,佐剂(adjuvant),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佐剂的种类,生物性佐剂:卡介苗(BCG) 无机化合物:氢氧化铝 人工合成物 有机物:矿物油 脂质体:免疫刺激复合物,抗体(antibody,Ab),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和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Ig)。,抗体的

3、结构,抗体的基本结构 是由两条完全相 同的重链和链条 完全相同的轻链 通过链间二硫键 形成的“Y”型单体。,抗体的功能,抗原识别 激活补体 结合Fc受体 穿过胎盘膜和黏膜,参与免疫的其他系统,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因子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B淋巴细胞的功能,产生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提呈抗原 免疫调节功能,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T淋巴细胞的分类及功能,辅助T细胞(Th):辅助B细胞活化、免疫调节 细胞毒性T细胞(CTL):识别内源性抗原肽,杀伤靶细胞 调节性T细胞(Treg):直接接触抑制靶细胞活化分泌细胞因子抑制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细

4、胞,抗原提呈细胞(APC)是能够加工抗原并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C) 单核/巨噬细胞 B细胞,抗原的加工和提呈,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应,B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体内衰老损伤、畸变细胞等抗原性异物后,迅速活化有效吞噬杀伤、清除病原体或体内“非己”抗原性异物,产生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监视、自稳等保护作用的过程,又

5、称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皮肤黏膜屏障,体内屏障,物理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样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DC细胞,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T细胞,B1细胞,补体系统,细胞因子,其他抗菌物质,抗菌肽,溶菌酶,乙型溶素,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无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迅速发挥免疫效应,无需克隆分化及扩增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全过程 维持时间短,不产生免疫记忆,不发生再次应答,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 协助效

6、应T细胞进入感染或肿瘤发生部位 协同效应T细胞和抗体发生免疫效应,超敏反应,超敏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超敏反应的分类,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 体液免疫介导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介导,型超敏反应,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其他了解的只是,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缺陷病 肿瘤免疫 移植免疫 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防治,免疫术语,人工主动免疫(direct recognition):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主动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措施。 人工被动免疫(indire

7、ct recognition):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如抗毒素等制剂,使之被动获得适应性免疫应答或细胞因子的制剂,是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疫苗(vaccine):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特定疾病产生免疫力的生物制剂类的统称。,疫苗的基本要求,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第一代疫苗) 概念:又称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 缺点:主要诱生特异性Ab,需多次接种;注射局部和全身反应较重;免疫效果有一定局限性。 举例:伤寒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乙脑病毒疫苗,疫苗的种类及发展

8、史,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第一代疫苗) 概念: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 优点:免疫效果良好、持久;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缺点:存在回复突变的危险(罕见),免疫缺陷者和孕妇一般不宜接种活疫苗。 举例:脊髓灰质病毒、卡介苗、麻疹病毒疫苗是常用的减毒活疫苗。,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类毒素(toxoid):(第一代疫苗) 概念:用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制成。 特点:因其已失去外毒素的毒性,但保留免疫原性,接种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第二代疫苗) 概念:去除病

9、原体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或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 优点:不含活的病原体或病毒核酸,安全有效,成本低廉。 举例: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疫苗、重组口蹄疫疫苗、重组莱姆病疫苗等,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结合疫苗(conjugate vaccine):(第二代疫苗) 概念:将细菌荚膜多糖成分连接于其他抗原类毒素,为其提供蛋白质载体,使其成为TD-Ag。 优点:引起T、B细胞联合识别,B细胞产生IgG类抗体,明显提高免疫效果。 举例:b型流感杆菌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DNA疫苗(DNA vaccine):(第三代疫苗) 概念:用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基因

10、与细菌质粒构建成重组体,注入机体后,重组质粒可转染宿主细胞,使其表达能诱导有效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 优点:在体内可持续表达,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维持时间长。,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重组载体疫苗(recombinant vector vaccine):(第三代疫苗) 概念:将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因插入载体(减毒的病毒或细菌)基因组中,接种后,随疫苗株在体内的增殖,大量表达所需的抗原。 优点:可将多种病原体的有关基因插入载体,成为可表达多种保护性抗原的多价疫苗。,疫苗的种类及发展史,其他新型疫苗:合成肽疫苗、食用疫苗、粘膜疫苗、透皮疫苗、治疗性疫苗,疫苗的应用,抗感染计划免疫: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有计划的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预防相应传染病。最终达到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而采取的重要措施,计划免疫程序表,疫苗的其他应用,抗肿瘤 计划生育 防止免疫病理损伤,总结,免疫的概况 免疫分子 免疫细胞 免疫反应 超敏反应 免疫防治,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