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620182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3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ppt培训课件(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 导 论,人本主义管理的核心理念,“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企业是为人服务的组织”,目 录,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思路链接 管理哲学与企业伦理链接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链接 企业是为人服务的社会组织链接 人本主义管理的核心理念链接,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思路,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链接 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链接,返回目录,学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意义,解决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 1、“人口太多,人才太少”2、“听话的不能干,能干的不听话”,人口与人才,人的双重属性:一个简单的常识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人口:创造的社会财富少于消耗的社会财富 人才:创造的社会财富大于消耗的社会财富

2、 个人贡献率:Rc=(p-c)/c Rc(rate of contribution)为个人贡献率 p(production)为个人创造的社会财富 c(consuming)为个人消耗的社会财富 可以用个人贡献率指标作为人才层次的划分依据,态度,能力,又不听话又不能干,又听话又能干,能干但不听话,听话但不能干,关于“听话的不能干与能干的不听话” 能力与态度对绩效的影响及人的分类,如何用人?,理想情况 非理想的一般情况:听话的不能干、能干的不听话 1、两种人如何进行取舍?(用哪种人) 2、两种人如何进行管理?(怎么用人) 3、如何让两种人在工作中形成互补,扬长避短? 4、如何让两种人不断发展完善?,

3、解决问题的两种基本手段,1、规范 Do right things & Do things right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2、激励 Do things hard & Do hard things 尽力地做事,做尽力的事,进行规范和激励的两种基本形式,1、制度 现代管理以制度为基本框架 刚性管理 2、文化 企业文化和文化管理是管理的高级形态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柔性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1、做事 制度做事 外部约束与激励机制 2、做人 文化做人 内部约束与激励机制,做人与做事的关系,人是做事的,事是人做的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事需要什么样的人做 小企业做事(制度)

4、 大企业做人(文化) 内儒外法的传统治国思想 “破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从“以法治国”到“以法治国+以德治国”,返回子目录,组织环境,组织结构设计,绩效考核评估,人员招聘录用,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定编定员,职位品评,人员调配辞退补员,人员培训,组织结构调整,组织目标,工 作 分 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工作流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范围与内容,1、理论层面 2、制度层面 3、操作技术层面,返回子目录,管理哲学与企业伦理,管理事务平台与管理思想平台链接 理由化生存链接,返回目录,管理事务平台 (制度、方法、程序、活动),管理思想平台 (企业理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管理中的两个平台,

5、管理事务平台与管理思想平台,管理事务平台:管理制度、方法、程序和活动,外显的,容易被认识 “做什么”、“怎么做” 管理思想平台:管理的价值观和指导思想,是支撑管理事务平台的基础,有时是隐含的,不易被察觉 “为什么”、“该怎么” 管理事务平台与管理思想平台的匹配与适应 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平台,就有什么样的管理事务平台;有什么样的管理事务平台存在,就隐含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平台,选择企业理念:高层管理者的使命,“大人作法,小人受法”商鞅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返回子目录,理由化生存,“你找个理由,让我平衡” 人生活的两重世界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 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和谐或冲突 人的内

6、心世界的状态平衡或失调 理由平衡认知失调的工具 理由(价值观、信仰)协调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的杠杆支点,观念支配行为无论正确与否,管理事务平台做什么、怎么做 管理思想平台为什么、该怎么 管理思想平台是整个管理的基础行为差异来源于观念的差异 为什么改革开放从真理标准的讨论开始?,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1969) 态度决定行为 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 态度与行为发生偏离,将会导致心理不适应及认知失调,减轻或消除认知失调的方法有三种: (1)改变态度 (2)改变将来的行为 (3)对不一致找出合理的解释理由化,人适应环境的方式,1、调整性适应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 2、改造性适应改变环

7、境以适应自身 3、选择性适应选择环境以适应自身改变自己比改变他人容易得多 改变自己的方式 改变行为 改变观念,“人人都想改变世界,但却从来没有想过改变自己” 爱因斯坦,为自己、为企业选择什么理由?,你是什么人,你就选择什么哲学 费尔巴哈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返回子目录,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人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链接 人的重要性的不同表现形式链接 人力资本理论链接 从资本雇佣劳动到知识雇佣资本链接,返回目录,名家观点,“造物之前先造人。”松下幸之助 “优秀公司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能把普通人组织起来做出不普通的事业。”彼得斯,名家观点,“将

8、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是只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四年以后,我将仍是一个钢铁大王。”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 “我最大的成就是发现人才,发现一大批人才。他们比绝大多数的首席执行官都要优秀。这些一流的人物在GE如鱼得水。”杰克韦尔奇,名家观点,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CEO罗伯特伊通:“我们能赢得竞争的唯一途径就是人” 咖啡零售业的Starbucks公司:“我们唯一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是我们的劳动力质量”。 美国管理学者FKFoulkes:“许多年以来,人们一直都说,对于处于发展中的行业来说,资本是一个瓶颈真正构成生产瓶颈的是劳动力和公司在招募和留住优秀劳动力方面的无能那些增长陷于部分停滞或

9、完全被遏制的行业是由于它们不能维持劳动力的效率和工作热情”,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人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最有活力的基本因素 生产函数可描述为: Q=f (L,K,T) Q:生产量 L:投入的劳动(即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K:投入的资本 T:一定的技术条件,人与资本是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由于技术条件T本身是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函数,因此,上式可简化为 Q=g (L,K) 即生产是投入的劳动和资本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函数 例如 QALK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周易) 劳动是财富之父,资本是财富之母!,返回子目录,人的重要性在社会 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社会发展初级阶段 资本短缺是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10、,人的重要性不易被认识 社会发展高级阶段 人才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人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水桶原理 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人的重要性在企业 不同发展水平的表现形式,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资本短缺是企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人的重要性不易被认识 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人才短缺成为企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人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供求关系:影响人

11、才问题的基本因素 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企业对人的重要性的认识差异 不同层次的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返回子目录,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T.T.Schultz)的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本 人力资本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人力资本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而逐渐积累形成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 “在世间万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财富。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毛泽东,返回子目录,从“资本雇佣劳动”到“知识雇佣资本”,对人才的高度重视是“新经济”的显著特征 现代企业的竞争在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加入WTO对中国的机会和挑战(人才战略) 民营企业的

12、人才问题与竞争策略 企业的竞争最终归结于人才的竞争,资本与知本的较量,2001年6月:王志东被新浪董事会解聘 知本与资本:谁战胜谁?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资本雇佣劳动,是由来已久的游戏规则,在劳动力市场和中、低端人才市场甚至部分高端人才市场的通行法则 但是,知识雇佣资本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新生力量,并将不断扩大其影响 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总是弱小的,但是,毕竟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返回子目录,企业是为人服务的社会组织,企业对自身使命的探索过程链接 企业使命发展的辩证逻辑链接 企业是为人服务的社会组织链接,返回目录,问题讨论,企业的根本使命是什么?,企业对自身使命的认识、

13、探索过程,1、企业的使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企业的使命是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3、企业的使命是满足顾客(消费者)的需要 4、企业的使命是做“顾客(市场)需要的”同时也是“企业擅长的”事情 5、企业的使命之一是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6、企业的使命之一是满足内部员工的需要,1、利润最大化目标,这是关于企业使命的最初的经典论断,直到现在也仍然被广泛地使用。这种观点从古典经济学中边沁( J. Bentham )和密尔(J.S. Mill)提出的“功利原则”即“最大幸福原则”出发,追求“所有利益当事人的最大幸福”,但将“利益当事人”限制在投资者(股东)的范围内,强调企业是股东的私人财产,是独立经营、自

14、负盈亏、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组织。因此,企业的使命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利润最大化:合理性与合法性,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内在的最根本的使命,也是企业最原始的目标。 对于习惯于计划经济的国有企业 来说,建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运营机制和管理制度是应该补修的必修课。,2、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局限性 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可能因为市场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现;片面强调短期的赢利指标可

15、能造成企业长远利益的损失,丧失一些重要的发展机会;更重要的是,在当今强调资本经营的时代,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短期的利润指标相比,显得更为重要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新目标(股价最高) 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追求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使股东财富随着企业的经营发展不断增加。 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比较 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并不矛盾,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重要补充,二者都强调企业应将企业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利润最大化比较强调企业的短期利益,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则更强调企业的长远利益。,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例,戴尔向股东大会的

16、述职报告 对中关村董事长段永基的质疑,3、顾客满意目标,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 从生产者导向到消费者导向(宏观经济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转变、市场形态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竞争机制的形成) 企业利益与顾客利益的高度一体化 “请来本店吃饭,否则你和我都会挨饿!”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观念与行为 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把顾客的利益作为首要的目标,提供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顾客就是上帝” 、顾客永远都是对的,顾客满意目标的特征,企业从实现自身的利益的原始动机出发,却必须做满足他人(顾客或目标消费者)需要的事情,企业从利己的动机出发,走向了利他的对立面。“利益当事人”从内部的股东扩大到了企业外部的顾客。 实例:海尔开发可以洗红薯的洗衣机 小小神童洗衣机,4、顾客满意与企业擅长目标,市场观念与策略:生态学原理:任何生物都必须保持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协调平衡关系;同时,任何生物都有其合适的生存环境 在市场需要的与企业擅长的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动态平衡生态学的市场观 市场需求中孕育的商机,是企业利润的来源 ;企业组织生产,必须考虑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条件 。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理念 “学会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