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606689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亦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泛指世界各国之间所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亦称“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同其他国家(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也常用“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表示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2),对外贸易值:亦称对外贸易额,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进出

2、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对外贸易值。,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种植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子,称“贸易逆差”或“入超”。,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3),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4),净出口(Net Export)与净进口(Net Export):净出口与净进口(Net

3、 Import)是对称的,一个国家在同种商品上往往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在一定时期内,如该商品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其差额称为净出口;反之,如该商品出口数量小于进口数量,其差额称为净进口。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International Trade by Commodities):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各类商品分别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商品流向,也就是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4、,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5),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简称TOT):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因此国际贸易条件又被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 外贸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外贸依存度亦称为外贸系数,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在该国同期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6),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分类(1),按货物移动方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5、按国境或关境来划分: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按商品形式划分: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按贸易参加国的多少划分:双边贸易、三角贸易和多边贸易,国际贸易的分类(2),按贸易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分类: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按清偿方式划分: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按贸易伙伴经济水平划分:水平贸易和垂直贸易 按贸易方式的性质划分:商品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和租赁贸易 按有无纸单证划分:有纸贸易和无纸贸易,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 二、资本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 三、当代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际贸易方式多元化 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

6、展 跨国公司的作用显著增强 国际贸易协调机制趋于规范化,而贸易保护主义更加隐蔽,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第一节 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含义与类型 1.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生产的国际专业化,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的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必然结果。 2. 国际分工的类型 :垂直型国际分工 、水平型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二、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社会生产力 自然条件 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 上层建筑,三、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里方

7、向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国际分工制约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第二节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商品、服务、科技的场所,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 世界市场萌芽时期 2. 世界市场的发展时期3. 世界市场的形成时期4. 世界市场的扩大与深化,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世界市场容量迅速扩大,成为统一的、开放的和高速发展的市场 世界市场的垄断性不断加强 世界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 世界市场的国际协调与管理逐步发展 世界市场的投机日益加剧,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一节 自

8、由贸易理论与政策,一、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基础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 利件确定绝对优势的依据,二、比较成本论,1. 按照比较成本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 2. 在两国耗费的劳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两国的消费水平 3. 国际分工的原则是比较优势,三、相互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论,相互需求理论:代表人物有约翰缪勒和阿弗里德马歇尔。缪勒使用了比较利益的概念,解释贸易双方在利益分配中各占多少的问题。马歇尔在缪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条件(或提供条件

9、)曲线,用几何方法来说明供给和需求如何共同决定国际交换比率。 要素禀赋论:又称要素比例说,是由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后经其学生俄林完善而形成的,因此也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赫-俄模式或H-O模式。,四、西方自由贸易新理论,1. 规模经济理论 2. 偏好相似理论 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一、贸易差额论 1. 金银代表财富,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 2. 只有对外贸易才能增加国家财富。 3. 一国取得和保持财富的最好手段是实现贸易顺差。 4. 主张国家实行保护主义的对外贸易政策。,二、保护幼稚工业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最早是由18世纪美国当时的财政

10、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他的制造业的报告中率先提出的,后来经过李斯特发展和完善,使该理论的阐述更加系统和深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德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派的主要先驱者,保护贸易的倡导者,代表作是184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在书中,他提出了应建立一套以幼稚工业为保护对象,为经济落后的国家服务的保护幼稚工业论。,三、贸易乘数理论,超贸易保护理论是凯恩斯及其追随者关于国际贸易观点与论述的综合。凯恩斯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主要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其理论中以贸易乘数理论最具代表性。,四、中心外围论,1. 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

11、部分 2. 外围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3. 外围国家必须实行工业化和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五、当代保护贸易新理论,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2. 战略性贸易理论 以补贴促进出口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一、贸易自由化 1. 关税大幅度消减 2. 非关税壁垒的降低或撤消 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保护主义浪潮 1. 限制进口的措施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2. “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由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3. 西欧国家的贸易壁垒由国家壁垒转向区域性壁垒 4. 广大发展中国家受到了伤害,

12、第四章 国际贸易措施,第一节 关税措施,一、关税的含义关税是进出口货物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 二、关税的特点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三、关税的种类,按征收的对象分类: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 :进口附加税、差价税 、特惠税 、普遍优惠制 按征税方法分类 :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第二节 非关税壁垒措施,一、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 。与关税措施相比非关税壁垒有如下特征:有效性隐蔽性 歧视性灵活性,二、非关税壁

13、垒的种类,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 “自动”出口配额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s) 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se System) 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进口押金制(Advance Deposit) 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通关环节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 国内税收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环境标准措施,第三节 出口鼓励和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一、出口鼓励措施 利用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 出口信贷 出口补贴 外汇倾销 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二、出口管制措施,国家专营,又称国家垄断 出口税 出口配额

14、 出口禁运 出口许可证制,第五章 世界贸易组织,第一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概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由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1948年月日生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从形式上看是一个贸易协定,但实际上已成为战后国际贸易领域内的一个国际性组织,它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三大支柱。,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 互惠贸易原则 关税保护原则 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公平贸易原则 豁免和紧急行动原则 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例外原则 磋商调解原则 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 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透明度原则,三、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15、,总协定促进了战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缓和了总协定内外各方的矛盾 建立了一套指导缔约方国际贸易行为的贸易准则,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一、概述世界贸易组织()是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于1995年月日建立的,以取代关贸总协定。这一组织的成立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关贸总协定运作年后的一个飞跃。世界贸易组织以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最后文件所形成的一套协定和协议的条款作为国际法律准则,监督和管理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的权利和义务。,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提高生活水平 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

16、贸易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 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适宜地利用世界资源。 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机制。,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国际货物贸易有关的规则 与服务贸易有关的规则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规则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规则,四、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的历程 中国加入WTO的意义 加入 WTO,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 使我国能更好的解决与其他成员间的贸易争端 有利于改善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有利于增加就业 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的经济效率,降低其运行成本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参加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第六章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一、区域经济一体化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所实行的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完全经济一体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