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蛲虫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605962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钩虫蛲虫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钩虫蛲虫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钩虫蛲虫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钩虫蛲虫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钩虫蛲虫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钩虫蛲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钩虫蛲虫(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ookworm 钩 虫,Brief,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全球感染人数估计有9亿之多。钩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危害极大。,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疟疾(malaria) 血吸虫病(shistosomaiasis) 丝虫病(filariasis)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 钩虫病 (hookworm disease),一、形态,1 成虫(Adult ): 约1cm,肉红色,死后为灰白色。其前端较细,有一口囊。, 雌大雄小 雄虫末端膨大为交合伞。 腺体: 头腺1对,主要分泌抗凝素 咽腺3对,主要分泌乙酰胆碱酯酶

2、;胶原酶 排泄腺1对,主要分泌蛋白酶,活钩虫,两种钩虫:,7,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美洲板口线虫 Necator americanus,8,size,Ancylostoma duodenale 十二指肠钩虫,Necator americanus 美洲钩虫,shape,Ancylostoma duodenale 十二指肠钩虫,Necator americanus 美洲钩虫,Hook teeth,Plate teeth,mouth capsule (口囊),Copulatory bursa and spicules 交合伞和交合刺,rays 辐肋,背辐肋,A

3、ncylostoma duodenale 十二指肠钩虫,Necator americanus 美洲钩虫,背辐肋,Copulatory bursa and spicules of male (a side view),Ancylostoma duodenale,Ancylostoma duodenale 十二指肠钩虫,Necator americanus 美洲钩虫,Rays of Hookworm (a top view),Ancylostoma duodenale,Ancylostoma duodenale 十二指肠钩虫,Necator americanus 美洲钩虫,buccal capsu

4、leand teeth,shape,spicule,A. duodenale,N. americanus,C,S,oval,Flat and oval,round,oblate,copulatory bursa,二种钩虫成虫形态主要鉴别点,2. 虫卵,6040m 椭圆形 壳薄,无色透明 卵内多为2-4个细胞 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 二种钩虫卵不易区别,16,钩虫卵,四细胞期卵,多细胞期卵,含蚴卵,Hookworm egg,钩虫卵与脱壳蛔虫卵的鉴别,卵壳 shell 细胞 cell 间隙 space,3.幼虫,幼虫:通称钩蚴,分杆状蚴和丝状蚴两阶段,Rhabditiform larva (杆状蚴

5、),口腔细长,有口孔 第一、二期杆状蚴,口孔,Filariform larva (丝状蚴),0.7mm Infective stage 外披鞘膜 口腔封闭 咽管内有口矛,22,二、生活史,两种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生活史的过程包括:在土壤的发育和在人体的移行、发育。 只需要一个宿主(人),在土壤内,在人体内,生活史要点:,成虫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感染途径:经皮肤,赤足下地接触疫土 感染阶段:丝状蚴 (larva 3) 诊断阶段:虫卵;丝状蚴 致病阶段:成虫; 丝状蚴 血肺移行:皮肤血循环右心肺气管咽小肠可能的其它感染方式与途径: 经口直接吞入丝状蚴;生食转续宿主的肉类; 经胎盘、母乳感染,24

6、,成虫 寄生部位 小肠上段 营养来源 血液、淋巴液、肠粘膜、脱落的上皮细胞 寄生数量 几条至数千条不等,甚至达上万条 重度流行区,一般200300条 交配产卵 产卵量:与虫种、虫龄、虫数、宿主状况有关 十二 13万/天/条 美洲 0.51万/天/条 寿命 十二指肠钩虫15年,美洲钩虫3-5年,25,(一)虫卵及幼虫在土壤的发育 条件 温暖(25oC30oC);潮湿(60%80%)、 荫蔽、氧足的疏松泥土 发育快 1 周左右,虫卵,第一期 杆状蚴,第二期 杆状蚴,丝状蚴,感染期蚴,24h,48h,蜕皮,蜕皮,56d,26,感染期:丝状蚴(主动入侵),1.丝状蚴的生物学特征,向温性 向湿性 聚集性

7、 穿刺能力强 背矛、腹矛 咽管腺(胶原酶) 借水膜爬行,丝状蚴,水膜,(二)幼虫进入人体及在人体的发育移行,27,主要通过皮肤感染人体,偶有经口感染(十二指肠钩虫),婴儿钩虫感染主要通过使用被钩蚴污染 的尿布,母体内钩蚴可通过胎盘传给婴儿 (十二),存在经转续宿主(猪、狮、虎、犬、灵猫及猴等;猩猩、猴及犀牛等 )感染的可能,钩虫幼虫感染人体的方式:,29,2.丝状蚴入侵途径 经皮肤:皮下小静脉(或淋巴管) 心 肺 咽 食道 胃 小肠 (在小肠蜕皮两次,发育为成虫) 经 口: 口 胃 肠 口腔(食管)粘膜血管 心 肺 咽 食道 胃 小肠,(十二指肠钩 虫多见),钩虫生活史与蛔虫生活史的异同,相同

8、点: 1.土源性线虫 2.无需中间宿主 3.肠道寄生线虫不同点: 1.感染阶段 2.感染途径和方式 3.血肺移行,32,钩虫感染 (hookworm infection) 无临床表现,粪检有虫卵 钩虫病 ( hookworm disease) 有临床表现,粪检有虫卵,三、致病,33,(一)幼虫致病 钩蚴性皮炎(Dermatitis) (俗称粪毒、粪疙瘩)丝状蚴入侵皮肤所致 表现 针刺、烧灼感,奇痒 充血斑点(丘疹),红肿、水疱 脓疱 结痂 脱皮自愈(2-3W) (“粪毒” 、“地痒疹” ) 好发部位 足趾、手指间;手背、足背,钩蚴性皮炎,34,2. 呼吸道症状(symptoms in resp

9、iratory system) 钩蚴穿破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症状: 阵发性咳嗽 血痰 哮喘,钩蚴在肺部寄生,35,1.消化系统的症状-腹泻病变:虫体咬附肠粘膜 出血点、小溃疡、片状瘀斑,成虫咬附 肠粘膜,(二)成虫致病,36,2. 贫血 (anemia) (钩虫的主要危害所在) 失血原因 吸血 边吸边排 伤口渗血 更换吸血部位 组织血管的损伤 宿主蛋白质、铁的缺乏。和失血量相当,且量大 失血量 :美洲 0.020.1ml/天/条 十二 高67倍,例: 0.5ml/天/条 100条 100天 = 5 000 ml,钩虫成虫咬附于肠粘膜,肠壁出血,39,贫血的临床表现 低色素小

10、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皮肤蜡黄,粘膜苍白 眩晕、乏力,心慌气促 面部或全身浮肿 肌肉松弛、反应迟钝 贫血性心脏病 营养不良、发育障碍 停经,流产、早产、死胎 严重者劳动力丧失!,钩虫病患者,钩虫引起的贫血,有的病人有面部及全身浮肿、以下肢多见,中医称本病为黄胖病、黄肿病等。,钩虫所致舌炎,Atrophic glossitis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microcytic hypochronic anaemia due to heavy hookworm infection. The tongue is smooth and lacks papillae.,Seve

11、re hookworm anaemia in the same patient showing nail deformities (koilonychias). In this condition, the nails become thin and concave with raised edges.,钩虫所致反甲,3.,喜食茶叶、碎纸、木屑、破布、煤渣 、泥土、瓦片、炉灰等。 这种异常的嗜好,被称为“异嗜症”。原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大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此现象可自行消失,异嗜症,45,4.消化道出血,引起消化道出血(严重者消化道大出血) 以黑便、柏油样便

12、、血便和血水便为主,出血时间迁延不断而贫血严重。 易误诊为消化道溃疡、痢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和胆石症等,46,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急性钩虫病人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达15%以上,最高可达86%,因而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增高。 早期易误诊,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史、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临床症状方可确诊。,47,6.婴儿钩虫病,感染途径 钩蚴污染尿布 接触污染土壤 穿开裆裤、沙袋代替尿布或睡沙袋、 麦秸而受感染 经胎盘 经母乳 感染虫种 多为十二指肠钩虫 好发年龄 生后512个月,甚至生后4天,48,临床表现 症状:急性血性腹泻,柏油样黑便,腹胀、呕吐 贫血多较严重,生长发育迟缓等。 粪检:

13、潜血试验(强阳性) 发病特点 贫血严重:RBC200万/mm3,Hb 北方 农村 城市,五、流行,56,钩虫感染的地区分布,57,(二)流行环节 钩虫病的流行与自然环境、种植作物、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等诸因素有密切关系。 1. 传染源 钩虫病患者、带虫者 2. 传播途径 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人粪 种植作物(光手赤脚劳动) 卫生条件差的矿井 接触疫土,农作物种植方式 旱地作物:棉、薯、桑、蔗、烟、玉米、蔬菜、咖啡等 旱地温床育秧、移栽后放水晒秧,58,矿井 无阳光、温度高、湿度大、 空气不畅、卫生条件差 四川矿井感染率 52%,60,3.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年龄、性别、职业) 年龄 青壮年(1540岁)感染率最高 性别 一般:男性稍高于女性 江浙:植桑采桑,女性高于男性 职业 主要是农民,不同职业钩虫感染率(%) 菜农 30.963 教师 7.568 农民 19.827 商人 6.490 半工半农 14.360 儿童 5.422 学生 9.790 工人 4.327 渔民 7.806 干部 3.6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