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604848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3年质量改善奖材料,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专题小组成员: 宫立军 唐永成 喻元华 王剑云 李志东 贺 磊 陈角益,一、概述2003年上半年,因产量增加,蚀刻机、层压机设备能力严重不足,光成像环境、设备不佳等因素,导致许多报废问题严重化,由此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为掌握设备性能、关键流程在生产压力下的运行情况,改善和控制主要的质量问题,品质部以外层短路控制和内层报废减少为题目,组织了该次全年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宽的专题质量改善活动。下面是一些基本情况: 1、问题提出:在品质部门6月质量会议中,QA组在会议中通报了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一是客诉率中短路问题明显上升,外

2、层一次合格率下降,修理大幅度增加,二是内层报废增加,其中主要原因不太明确。具体情况见下表:,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根据质量报表及不合格品分析,确定了主要问题点是外层短路增加,由于外层短路的增加导致了绝缘不良漏测,结果便是短路投诉上升;内层报废增加的原因同外短问题原因应该一致,因此确定以“外层短路控制和内层报废减少”为题目进行质量改善活动。2、专题会议确定改善方案:根据部门会议要求,由品质部经理负责,成立专项改善小组。1)专项改善小组人员:由品质部经理宫立军为组长,唐永成、喻元华为副组长,王剑云、李志东、贺磊、陈角益为组员。,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2)主要职责范

3、围:组长全面负责,工艺副组长负责工艺试验分析,制订纠正措施;QA副组长负责组织定期分析,定期汇报及进展跟踪;组员负责改善方案的实施,纠正措施的执行核查,数据收集和问题反馈。2、改善方向和目标1)改善方向:就根据以上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内层报废率和外层短路进行改善。2)改善目标:同以上统计方法一致,累计报废率低于3.5%,短路的投诉数量控制在1个。3)时间计划:由于硬件环境设备因素,原则上不作具体规定,但应该在年内完成。,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二、原因分析及主要改善方案的总结根据以上数据,专题小组成员在开始期间是每周一次会议,掌握和了解当前状况并进行共同分析,确定阶段性的工作方向、重点,

4、在进行制订规范和较深入的工艺实验时调整为两周一次会议。经过此次专题质量改善活动,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掌握了影响外层短路和内层报废问题关键设备的实际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设备参数优化,现将问题分析及改善过程步骤总结如下:1、改善过程主要步骤: 第一阶段:CHEMCUT蚀刻机的分析和改善。主要是从喷淋系统的均匀性、药液的稳定性、蚀刻参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改善。重点是首先控制顾客短路问题的投诉。 第二阶段:光成像的分析和改善。主要是从环境、操作控制、显影机性能三方面进行分析改善。重点是控制内层质量,控制内层报废率。 第三阶段:刷板机与贴膜机的分析和改善。主要是从刷板机磨刷的目数大小、水洗效果、贴膜机温度变

5、化、干膜附自强度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的分析和改善。重点是改善绝缘不良和纤维丝短路。 第四阶段:层压和开料的分析与改善。主要是从钢板打磨情况、剪边、仓库开料等方面进行的分析与改善。重点是控制内短和压痕导致的短路。,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2、改善过程原因分析及求证情况:1) 鱼骨图要因分析:鱼骨图中,画红色箭头的,表示关键点,经过许多测试得出了明确的原因。,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2)主要原因整理: CHEMCUT蚀刻机性能变差。主要表现是在蚀 刻均匀性方面,经过“蚀刻点”法测试得知变异 系数极大,偏差也非常大。请见右边的测试结果: 对蚀刻线的分析,除了均匀生测试外,也通过大量的生产板进行跟

6、踪取样,掌握了其主要产生的缺陷模式,如下:b.光成像洁净度变差。经过试验和大量的生产板跟踪,掌握了光成像底片杂物与毛尘纤维丝导致的外层短路的缺陷模式,请见缺陷样品,由此也可推断出内层的开路缺口的原因了:,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c. 贴干膜机性能差。经过对贴膜机的温度均匀性实验,掌握了其贴膜效果不好的情况,由此直接导致的是干膜着力不足,结合铜面刷板的槽沟或铜面压痕,将直接导致干膜下浸蚀出现缺口或者电镀渗镀出现铜丝生路,下表分别是贴膜机静态和工作态下测试的温度变化情况: 注:2.0mm测试板尺寸大22*24,吸热量大,每块板前端温度可达50,后端温度只有38;2.5mm板面12*17.4in

7、ch;最后一种2.5mm测试板是在60烘板2min后贴膜的结果。,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d. 层压工序操作要求不够。经过大量的生产板跟踪、取样和验证,掌握了其主要表现是钢板不够清洁平整,剪板机及操作都存在问题,导致铜面压痕与划伤,见取样图: e. 生产板传递流程中存在划伤的问题。同样也是在生产板的跟踪中,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下图都是取样的缺陷模式:,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f. 刷板机及渗镀等为代表形成的短路,此种问题主要特征就是无法以普通视觉或者100倍以下的放大镜观察,我们的发现,也是通过万用表测量绝缘电阻的方法,或者是以夹具电测试,通过绝缘电阻来确定的问题点,在分析刷板机时采用电镜扫

8、描对比方法来确认问题。请参见样品图例: g. 根据此种缺陷的模式结合取样分析的过程,也确定客诉短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类似问题,在低电压低绝缘电阻参数下经过开短路测试,但此问题在环境条件下降后,会使用绝缘电阻降低致短路,因此电测试的参数成了控制短路投诉的关键。 h. 电测试参数详细分析,对短路漏测有影响。该原因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参数的对比进行的,结果是低参数下测试合格的板,再用高电压和大绝缘电阻测试,会出现绝缘不良的不合格品,而这种绝缘不良板部分可通过烘板后消失,部分是必须经过微蚀或者在线间用刀片划一次才会消失。,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3、改善过程中方法运用: 要因分析(即鱼骨图)。通过收集

9、所有可能造成的原因,然后分析主次关系,并进行一一求证。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对分析出的原因进行求证,以及掌握性能情况的主要方法。 调查表。在整个改善过程中,对生产板的跟踪,取样分析,主要就运用了调查表来分类统计短路的缺陷,以供影响程度的分析。 排列图。排列图是最常用到的方法,通过将缺陷分类统计并从多到少排列,可以直观的掌握关键的问题。 脑力激荡。通过参与人员的各抒己见,掌握了许多缺陷原因,也形成了很多新措施。,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四、改善效果通过 以上的全面分析和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改善效果。详见下面的数据图表: 五大主要缺陷累计报废率改善效果图表:b、顾客短路投诉改善效果图

10、表:c、总体综合合格率随改善效果的变化情况:,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本次改善活动工作成果: 1、完成光成像工序清洁规范。 2、完成层压工序清洁规范。 3、完成CHEMCUT蚀刻机性能评估。 4、完成宇宙蚀刻机性能评估,并改善设备喷淋系统。 5、对贴膜机进行了参数优化。 5、对擦板机、贴膜机系统进行了评估,提出了今后设备配置方案。 6、完成新光成像环境检测和控制工作。 7、完成D.E.S.线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8、完成电测试相关设备参数再优化,规范修改工作。,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三、改善措施总结通过以上的原因分析和求证,在明确原因的同时便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将主要措施整理如下:

11、,外层短路与内层合格率改善,五、本次质量改善活动的体会 在质量控制方面,通过本次改善活动的进行,对合格率的提高有较好的效果,主要是内层报废率下降明显,此外外层短路直接提高了生产一次合格率,减少了大量的修理品,提高了工作效果。 在质量问题处理方面,提高了问题分析的能力和经验。在本次分析和改善问题中,工艺实验、品管工具和方法运用普遍,如通过脑力激荡,采用鱼骨图确定所有可能的原因,之后运用实验设计,过程中使用调查表,在数据分析时采用排列图确定关键原因,甚至连5S中的目视法都运用在本次改善活动中。 在整个生产运行情况中,通过本次改善活动的展开,了解并掌握了生产设备的性能与工作状况,从而优化了工艺参数,增加或修订了操作要求并规范了一些随意性的错误习惯。通过培训和监督,提高了一线员工的环境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