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工作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460376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工作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一、课题选题、组建课题组、申报。2011 年 6 月,我校承担了济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 规划课题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向总课题组汇报如下。 二、课题的基本情况。(1)课题提出的背景对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良好规范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培育,对一个民族良好形象的树立,都具有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中

2、央两厅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小学德育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德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点进行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新时期德育教育工

3、作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实施科研强校、质量兴校的战略需要。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康习惯。针对以问题,抓养成教育,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开展 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的实验研究,正符合我校的需要。(2)研究内容。1、小学生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的表现及形成原因。2、小学生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的转化策略。3、小学生良好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4、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5、小学生良好卫生健康习惯的养成。(3)研究目标。本课题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的规范形成为出发点,以学生的

4、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融合教育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结合我国现有的先进的研究成果,探索实现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的途径和模式,把学生的生活行为规范的养成的实现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日常管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的系统模式,更好地调动学生地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研究过程与方法。本课题研究从 2011 年 6 月到 2013 年 6 月,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2011 年上期 6 月份 -2011 年 8月份) 1 、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和

5、实施方案。 2 、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确定主要参加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3 、收集有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树立先进的德育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开展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 4 、认真理解方案和计划,对养成教育活动序列分年级阶段编制调查问卷,做好项目分工,采用多种形式调查了解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设计达到主题目标的方法,形式和途径,写出分析调查报告。 5 、做好个案及活动项目检测的有关资料及各年级主题资料档案的准备和分类整理。本阶段负责人:邢庆强 李亮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2011 年 9 月 -2013 年 4 月) 1 、确定实验对象和活动主题。 2

6、、制定各主题活动实施办法和评价机制,采取多途径、多种方法进行相关主题活动,并对活动情况、效果,作出具体记录或情况调查。 3 、观察跟踪记录,进行阶段活动检测与反馈,总结阶段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经验。 4 、进一步充实和修改尚河小学学生必读,开办新一期家长学校,撰写家长必读教材,开设“家 长学校” 。 5 、定期开展课题经验交流会。 6 、举办校内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树立典型班级和文明标兵。 7 、研究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论文和总结形式形成阶段性成果,为研究积累材料,着重探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发展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本阶段负责人:李亮 刘永第三

7、阶段 总结拓展阶段( 2013 年 4 月 -2013 年 6 月) 1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整理资料、分析结论、总结实验成果,编写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活动成果汇编。 2、学校积极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发挥示范作用,将研究成果向其他学校推广。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审评价验收课题成果。 为了确保本研究取得成效,课题小组要切实执照计划安排扎实开展活动。在研究活动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办法提高研究水平。各阶段均应写出具体的实施计划,做好合理安排,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写出阶段性总结、论文或实验报告交课题组。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研究进行全程监控和有效指导,给予人

8、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本阶段负责人:邢庆强 李亮研究方法:(1)调查法、观察法主要利用问卷、谈话、评价分析等手段收集资料,尽可能的全面、客观地再现我校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地培养研究情况,从而得出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2)文献法运用文献法对国内外省市地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理论、策略进行分析,概括方法,揭示理论内容与本课题研究以及本课题发展趋势的联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策略及借鉴方法。(3)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并且跟踪调研,重点建立学生生活行为档案,进行科学归因。(4)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对我校实行日常

9、生活与行为规范研究的各阶段子课题和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分析思考,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四、研究成效分析与展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校以抓好教科研为先导,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气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目前实验工作实施得十分顺利,并已经取得实效。 五、研究工作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通过三年多的研究,我们体会到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校的领导要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保障实验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学校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吸引家长参与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搭建平台。 六、研究结题准备工作: 1、召开课题结题研究会,安排结题前的各项工作。2、收集整理调查报告、科研论文、获奖证书、影像资料、典型案例等成果。3、收集整理调查问卷、观察记录、反思总结、活动方案等过程性材料。4、客观、真实、公正的填写成果鉴定书。5、回顾、梳理实验研究过程,研究成员每人写出实验研究总结,反思实验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利于以后推广实验研究成果。6、所有材料整理归档装盒,准备申请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