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程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603367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教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美学教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美学教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美学教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美学教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教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教程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学教程 2,2005。4 阮渭平,哲学美学,从哲学角度对美和艺术的探讨,在20世纪以前时西方美学的主干。 有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克罗齐美学史上关于许多重要的理论常常是从哲学角度提出的。 如柏拉图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美不是美的小姐、不是美的汤罐正因为这个“逃遁”的定义现在还在逼迫着人们不断去寻求什么。寻求美的共性和理想究竟是什么。,哲学尽管不一定谈及具体的作品,但这些是“人生之诗”。诗一种高级的“思辨”,诗一种高度自觉性的思辨形式。 它们表达和满足的不只是情感。诗知性和理性。是人意识其自己存在的最高形式。从而拥有永恒的魅力。 再伟大的科学著作、定理一旦被验证、揭密就不会让人感兴趣。因为已经转

2、为实用公理。不会促使人们探究的好奇心,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一种艺术理论,特别是一种社会学的理论。 讲现实主义、讲艺术问题。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和题目,从文艺和社会关系这个基础来理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色,以艺术的社会效应作为核心和主题 强调艺术对社会的效应、功能、作用、意义、为人民,为社会服务。 是一种艺术与社会的功利关系的理论艺术社会功利论。 而西方近代美学主要从心理上讲艺术,强调艺术的非社会功利性的审美特征。,毛泽东的美学观,主要首马克思影响,把他的美学思想极端化。 提出艺术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强调政治标准第一。 强调内容决定形式。所以中国的新文艺从“五四”时代起也经常是与

3、社会斗争、革命要求以至于革命战争密切联系再一起的。 要求艺术服务于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的需要这以论点是压倒一切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石,反映论的认识论:对现实的模写、反映、认识。模拟现实作用于现实。 原因: 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批判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在艺术美学领域的体现。 这种观点在30、40年代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1949年后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在今天这种观点已经显露出它的诸多的局限性和对今天艺术状况的不可解释性。,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代的出路,要顺应现在的时代:坚持不是发展,发展才是坚持。 现在是多元化的时代。特别是二战后的后帝国时代,殖民地纷纷独立。构成庞大的第三世界。不能把马克思

4、主义美学仅仅理解为革命的、批判的。同时它应该也是建设的。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和平年代。,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特别之处: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反映和反作用的原理真正落实到“审美心理”这一实处。 它要求探索和回答审美过程中的许多复杂的具体的问题。,原因,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外在的解说艺术于生活的关系,不满足于艺术是革命武器的规定。 要求艺术如何诉诸于人们的欣赏,人们为什么需要艺术。 强调艺术是:塑造心灵、培育人性、陶冶性情。,例子,自然的人化 外在自然的人化:山河大地的人化物质文明。 内在自然的人化:人的感官、欲望、情感的人化精神文明。,物质于精神文明不是齐头并进的、一一对应的,但还是彼此互相照应,双向进

5、展的。 物质文明:主要靠劳动和生产实践有限性、易满足。 精神文明:总体讲也靠劳动生产实践,但是就个体而言依赖于“教育、文化、修养和艺术。”,今日美学的任务,如何寻求发现历史形成的人类文化心理结构。 如何从工具本体到心理本体,自觉的塑造能与异常发达的外在的物质文明相对应的内在心理精神文明。将教育学美学推向前沿。,马克思与弗洛伊德,他们其实提出了人类的两大问题:“食”和“色” 马克思历史学派:生人如何现实的活着于是有社会存在、生产方式、阶级斗争。 弗洛伊德心理学派:性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生本能和死本能。 海德格尔人如何自觉意识其当下的存在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补充。,人类学本体论的哲学关心的远远不止是艺术,而涉及了整个人类的个体心灵、自然环境、它不是艺术科学,而是人的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