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必修一2012020708242478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460263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必修一2012020708242478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必修一2012020708242478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必修一2012020708242478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必修一2012020708242478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必修一2012020708242478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必修一2012020708242478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必修一2012020708242478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队中学教案纸 (备课人: 学科: )备课时间2.8 教学课题高三语文教材复习材料整合必修一专题二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时计划2教学课时2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探讨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2、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并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3、 将专题材料整合成一篇中心明确、材料丰富、条理清楚的话题作文。重点难点1、 带领学生理顺选文与专题的关系。2、 将专题材料整合成一篇中心明确、材料丰富、条理清楚的话题作文(尤为议论文) 。教学过程 一、专题引入(5 分钟)今天我们复习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2、。这是一个探讨经典、探讨读书意义、探讨质疑与创新的专题,也是我们获得教养、完善自我的精神追求的过程。让我们共同诵读专题的导语。人要从蒙昧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 “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崖” ,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赖于人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有读书的欲望。 (教材 34 页专题解读亦可)1、请举例描述一个人要想吸收新思想、增长新见识,要想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本领,要想拥有高尚的道德、获得良好的教养的途径。 (课本内的课本外的皆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故不积跬步

3、,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研读世界文学。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诵读导语。解说: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要想清澈可鉴,出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同样,一个人要想吸收新思

4、想、增长新见识,要想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本领,要想拥有高尚的道德、获得良好的教养,也必须不断地读书学习、求师问道、思考创新。二、梳理选文与专题的关系,鉴赏精彩片断。(课前布置“构思与主题”答题作业,要求写在书题旁,并能找出最能体现主题的段落)在这个环节上,主要是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注重牵引。(一) 劝学1、说构思和主题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学习的作用、方法和态度等方面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丰富知识,懂得道理,提高修养。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对比强烈鲜明,分析透辟。体现了荀子文章语言形象生动,论证逻辑严密的特

5、点。2、鉴赏第三段第一层:阐释学习的方法学习在于积累比喻论证:积土、积水、积善(正面)不积跬步、不积小流,骐骥一跃、驽马十驾(反面) (正反对比)第二层:阐释学习的态度学习要有恒心比喻论证:锲而不舍、蚓食黄泉(正面)锲而舍之、蟹无可寄托(反面) (正反对比)(二) 师说1、说构思和主题这是一篇有破有立,有论有证,篇幅短小,立论全面的说理文。文章从立论入手,借阐释老师的职能,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然后联系实际分别反面“师道不传”和正面圣人从师的不同角度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本文所说的从师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以能者为师,向身边人的学习,同样是提高自己思想修养的重要途径。文章善于从道理和事实两方面说理,

6、巧用对比、排偶展开议论,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2、鉴赏第二段作者联系实际,通过三组对比,有力地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体现了韩柳“文章合为时而作”的文学主张。第一组对比:圣人出人远,从师而问焉(正面)众人下圣人远,耻学于师(反面)观点:圣益圣,愚益愚第二组对比:爱其子,择师教之于其身,则耻师焉观点:小学而大遗第三组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居而笑之观点:其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三) 获得教养的途径1、说构思和主题。读书、从师是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好书,读经典的书,则是获得教养的最佳途径。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在他的获得教养的途径的文章中,启发我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中发现世界,

7、认知社会,完善自我。2、鉴赏第 6、7 段这两段作者提出两种不同层次阅读类型:一类是多数儿童、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另一类是少数儿童、少数人、读书家。第一类人阅读当作自然而然的事、学会阅读技巧、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 第二类人阅读惊讶、痴迷、风魔、广大恢弘、气象万千、令人幸福神往、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自己、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欣悦不已、更精、更深、新的共鸣(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通过将两者进行对比的论证,论述了真正的阅读能常读常新,有丰富的获得,能让我们获得教养。三、整合专题材料,组合话题作文。(主要靠教师课前准备,材料主要来自选文)刚才,我们分析了这个专题 3 篇选文的构思与主题,并赏析了

8、文中最精彩的段落。从中我们明显地感到:选文都是围绕专题“学习教养” 。教养的芬芳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赫尔曼黑塞说, “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我们更要说,每一个人都要阅读经典,拥有教养。阅读经典,可以陶冶我们美好的情感。相当大一部分经典文章,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着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不凡也流淌着忧国忧民、大济苍生的情怀。每当

9、读到“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苏武挥舞着节鞭,将敌酋的“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承诺看得比鸿毛还轻,比粪土还臭,而将“生是大汉臣,死是大汉鬼”的高贵誓言在心灵深处高高擎起。胡笳幽怨,大漠飞雪,苏武,这个铮铮铁骨的男儿,没有退缩,像高山雪莲那样在恶劣的环境里仍能保持圣洁的品行,仍能对理想执着的守望。他用自己的睿智和忠诚,在史书上写下了不朽的传奇,亘古长存,不会随时间地推移而尘封。阅读经典文章,能够开发我们的智力。在阅读千古美文的基础上就有了广阔的知识平台,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其记忆力也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大凡历史上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们无不对经典作品有着反复的诵读。阅读经典,可以

10、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我们只有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宽厚的人文素养。“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扶直上九万里。 ”庄子以他的空灵、澄静、豁达而闻名于世。他不去追求那些功名利禄, “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 ,他甘愿“曳尾于涂中” ,甘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孤独的树,从而为我们树立一个难以企及的心灵高峰。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何不委心任去留”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陶渊明悠闲的轻唱,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云无心以出岫”的逍遥,追求的是不受世俗污染的超脱尘世的洁净之乡。他放弃了

11、头上的乌纱帽,归隐山林,在没有车马喧闹的山野之中,寻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这一切都源于他那“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铮铮铁骨。从师,也可以让我们获得教养。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我们知道: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当然,也不是每一个都愿从师学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瞻仰前贤,我们敬佩他们的为人,并仰慕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馨香。我们更要学习他们从师的风尚。良好的教养,芳香四溢,能给人以心灵的洗礼。当大地普降甘霖,芳草必将绿遍天涯。同样

12、,当心灵之花朵朵盛开,我们必将生活在一个芬芳的百花园里。话题一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从师、读书、融入自然话题二开卷有益 议论文 首段:中心论点 中间段:(1)分论点 读书能够人们拓宽视野、获取知识;读书能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创造世界;读书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性灵、修养。 (意义) (2)辩证地谈论“怎样读书?读怎样的书?” 尾段:照应中心论点及标题。课外作业基础知识梳理一、注音:狭隘 i 跋涉 b 沉溺 n 慰藉 ji 麻痹 b 戕害 qing 给予 j 符箓 l钥匙 yo 炽热 ch 捏造 ni 甄别 zhn 擅长 shn 时髦 mo 真知灼见 zhu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13、 沉溺(n) 舟楫(j) 契约(qi) 六艺经传(zhun)B. 麻痹(b) 阿谀(y) 跬步(gu) 木直中绳(zhng)C. 戕害(qing) 句读(du) 槁暴(p) 跂而望矣(q)D. 符箓(l) 骐骥(j) 炽热(zh) 真知灼见(zhu)答案:C(A 契约(q) B 跬步(ku) D 炽热(ch))三、成语积累【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前感到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如: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如果没有高科技的帮助,恐怕大多数观众面对足球赛只能“望洋兴叹”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如:从最新的卡通造型到古典花木造型,从工

14、笔画到夸张写意的山水画,指甲盖这么大的地方也气象万千。【举一反三】从一类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如:一个人要学得快,就要懂得举一反三。【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如:这满园春色,叫人情不自禁地想入非非!【大彻大悟】彻底明白、领悟。如:每病一次都有大彻大悟的感觉,可是归结出来总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道理。【了无一物】空洞,没有什么内容。如:说什么一辈子都要一起玩耍,如今想起却成了了无一物的瞎话。【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 。如:他的真知灼见,使我们对事情有了一个透彻的了解。【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之上,也说出类拔群、出群拔萃。如:我认为,一块真正出类拔

15、萃的砖头,宁愿在建筑中销声匿迹,也不肯在大道上绊人一跤。【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如:学习科学知识,应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走马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观花” 。如:尽管只是走马观花,但澳大利亚的学校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印记。【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如:如果你细读他的文章,就会发现他对世事与人性的了解洞若观火。【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如:能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而去支援西藏的人,值得尊敬!【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如:为人处事要有定见,绝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如:要想给学生一个清新的课堂,就必须推陈出新,不断设计新游戏。【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如:经过警方锲而不舍的追查侦辨,一件曲折离奇的凶杀案终于水落石出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B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C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提出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D他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