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品质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及纠正【精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59622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思维品质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及纠正【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思维品质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及纠正【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思维品质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及纠正【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思维品质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及纠正【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思维品质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及纠正【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思维品质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及纠正【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思维品质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及纠正【精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浅谈思维品质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及纠正作者 浙江曾宣伟内容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吸引着我的注意力:一篇又一篇的作文错误五花八门,可为什么总有些类似性?有的作文在某些方面如主题很好,可为什么在结构、语言方面不尽如人意呢?显然,要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是困难的。不过,这和中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影响。作文实际上是用语言把客观世界思维符号化,并用语言符号表现为物质存在的过程,它必然受到思维品质的影响。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如一次我布置课堂作文童年趣事 ,初一 A 班 48 人中能在当堂完成的有 27 人,其余 10 人已完成一半多,另外

2、 11 人只完成了 13 左右。48 篇作文无论从开篇、结尾、结构、语言、选材等方面都不尽相同,这正是思维品质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在同一个体之间思维品质的各个方面是否也存在差异呢?答案是肯定的。据心理学家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中认为:思维品质的成分与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五个方面,这几方面在每个学生思维中不是同步发展的,而是互相牵制的网络关系。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资料度和逻辑水平,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初一 B 班王志峰同学作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不必说宽阔的操场、高大的树木、牛皮做的篮球;也不必说小孩在路边坡上玩耍,圆圆的夕阳落在山尖

3、上,一大群鸟儿组成了一个人字形,单是走路就有无限趣味:鸟儿在这里飞翔,燕子在筑巢。翻开泥土来,有时遇见蜈蚣,还有螳螂”他对鲁迅先生“百草园”的模仿是一般低年级的学生无法做到的,这是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发展的必然结果。显然,他能根据自己原有的思维水平进行整体迁移、创造,语句也较流畅,是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的具体表现。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他在思维活动中,估计材料的能力还是不够的。 “操场” “树木” “篮球”的组合,“小孩” “夕阳” “鸟儿”的组合,并没有显示出一定的顺序或规律性。“单是走路,就有无限趣味”和前文联系不确切,是生搬硬套,显得杂乱无章。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思维品质中批判性的缺乏。它

4、是对思维活动中各个环节、各方面进行调整并校正的自我意识,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从该同学的错误可以知道,他用一定的手段将材料进行组合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自我校正、调整思维活动中的错误,或者意识到错误而不能纠正。在批阅同题作文中,初一 A 班郑云飞同学是这样写的:“走近一看,且不必说黄澄澄的鸭梨压弯了树枝,红红的苹果像小灯笼挂满了枝头,单那绿色走廊一样的葡萄架就够我陶醉的了。茂密的枝藤,爬满了架子,在那又大又绿的叶子下,挂着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紫黑溜圆,像一串资料串晶莹的珍珠”这段文字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段都比上段要好。说明她的思维深刻性、独创性等都优于前一位同学,可还是没有注意到“鸭梨”

5、“苹果” “葡萄”等季节性问题,导致不当。此外,作文中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别字、漏字、病句,也是很普遍的。我们认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在短时期内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不出现错别字,语句通顺,富有文采等等) ,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不可能的。根据一些研究表明,对于许多的错误,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以深刻性为基础的各个方面都会得到发展而随之消失。另一方面,通过外界因素如指导培养,是可以减少或纠正的。在此,我主要采用了“借鉴课文的迁移训练” ,作了初步的尝试。一、借鉴课文的片断迁移训练。例如我详细指导学习“百草园”中的景物描写的一些方法,然后要求根据下列词语写一段

6、“晚归图” 。“夕阳、小桥、流水、学生、农夫、鸭子、鹅、牛、小路、炊烟” 。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我设计了如下辅助性练习。示范:菜畦碧绿(颜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模仿:夕阳红彤彤(颜色)不必说红彤彤的夕阳石井栏光滑(性状) 黄蜂肥胖小桥古老(性状) 鹅白胖、伏在河边牛老,过河资料如果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创造出句子的话,再进一步思考:鲁迅写百草园选取了哪些景物?可以分类吗?有规律吗?引导他们分析出有动物、植物的区别,并且有静态、动态描写,采用了拟人等修辞手法。根据经验,乡村中你可以选取哪些景物呢?怎么对这些景物分类呢?一般学生比较容易说出:静态的如桥、柳树、房屋、山动态的如学生在路边玩耍、农夫劳动、炊烟升

7、起、牛过河然后再按一定顺序进行情境组合。这样就可以纠正上面王志峰、郑云飞同学作文中的错误,学生会尝试着自觉估计自己材料是否严密。在以上写作过程中,至少渗透着如下几个方面:A.对描写“百草园”景物整体概括,也包括对景物描写角度的认识的深刻性思维品质的训练。B.描写出“乡村晚归图” ,思维过程中包含着敏捷性、独创性思维品质的训练。C.思维过程中自觉的与“百草园”相比较,从而纠正自己思维过程中的偏差或错误,找出不当之处,训练批判思维品质。既包含着对语感的训练,也包含着构思策略的培养。二、为了能有效的迁移,必须强化训练较长一段时间,直至学生能熟练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激发创造性

8、思维。比如“夕阳”可以是“红彤彤”的,也可以是“灰红的” “淡黄的” “温馨的”“死亡的” “燃烧的” “羞红了脸的”等等,多角度去描绘,激发求异思资料维,从而独创性与敏捷性思维品质得到训练与培养。自我效能感是肯定他参与这种“自我活动”的成功,并能自觉运用教师指导的和自己所学的写作上的策略,自己主动去尝试并保持训练。需要作个别的指导与纠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己去找些喜欢的句、段、包括描写的、说明的、抒情议论的、记叙的等,然后结合自己实践去运用。这也是迁移过程中从对他人的借鉴暗示到自我控制与创造的过渡。由此,我创办了班级语文周刊 ,大力鼓励全班所有同学参与片断模仿,尤其鼓励差生发表他们的

9、一句二句话,过渡到一段一篇。这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也激发了班级热烈的竞争氛围。栏目也逐渐丰富,由单纯的写到“辩论台” 。有时一周刊发三期。由教师主编转向学生主编。在每节语文课前 7 分钟,让有作品发表的同学到讲台上朗读、辩论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经过大量的规程化的训练之后,应从句段的训练,过渡到篇章的迁移训练。句、段是构成篇章的基础,所以一般来说,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结构、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指导训练。根据学生实际,结构一般都能较好的把握,关键在于选材与立意,这就需在写作手法上作些辅助性练习。如学过的炉中煤 ,作者把祖国比喻成“年青的女郎” ,把自己说成“炉中煤” ,对祖国的眷恋热爱之情通过“煤

10、”而抒发出来。既然“煤”可以抒发情感,那么“粉笔” “路灯”“雪” “春天”这些字眼呢?让学生通过诗与短章的形式尝试这种象征意资料义文章的写法。许多同学把“夕阳”比作“爷爷” , “春天”比作“人生的青春” , “路灯”比作“默默奉献的老师” 。经过训练,最主要的是思维的深刻性与独创性品质得到了培养。 此外,由单篇的训练须过渡到“综合篇”的训练。比如:选取主题相同,而题材、写法不同;题材相同,而主题、写法不同;写法相同,而题材不同等有联系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从而加深他们的深刻性与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比较中进行交叉的两轮训练:一轮由教师定题定向训练,另一轮由学生“比较”中而产生“灵感”的自由训练。当然,这仅仅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初步尝试,也许是一个极其幼稚与单纯的开始。目前我深感理论与实践上种种艰辛与缺憾,恳切希望师长能给以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