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能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59382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能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写作能力宜州市北山中学 黄文成作文教在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尤其是农村中学学生更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使学生下笔如神,乐写、善写作文呢?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一、重视营造读书氛围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法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

2、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笔者在教学法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村料的兴趣。 ”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我通过引导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来营造氛围,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其次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

3、书充实班级图2书柜,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郁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再次,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此外,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看书、借书,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并且每周安排 2-3 节课时间去北阅览室读书。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

4、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地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是: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收获。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

5、进行日忆,我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我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3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纷纷举手,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的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有意义, “它“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它使“我”懂得同学这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

6、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三、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写作兴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习作必须有素材。有了材料,还愁习作吗?所以,要让学生做到自主习作,就应该帮助他们积累素材。丰富学生生活,方法多种多样。如我班开展的古诗比赛,有的学生最多能背诵 100 多首古诗,背着古诗,孩子们被深深地陶醉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我班的课本剧表演也摘得有声有色。别外,我还在班级的板报墙上开辟“自由谈” “小评论家” “心里话” “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

7、将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发表议论,这种写作形成可以不拘一格,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也可以,其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提供一块说理的园地。生活是习作之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广阔的海洋,是真正的课堂。有了丰富的生活,4学生的习作就会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四、教学相长,保持写作兴趣1、建立良的师生关系。这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条件。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教作文的老师。我常常给学生出老师,请您到我家 给老师一封信 和老师说悄悄话等作文题目,既让学生练习写作又拉近师生距离,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他们解除苦恼,

8、跟他们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讨论读后感,获得学生信任和爱戴。2、教师亲自示范。教师亲自动手写“下水文” ,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作文低效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 ”许多教师自己谈起作文头头是道,诸如怎样选材立意,怎样布局谋篇,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运用技巧,不一而足。但往生育“君子动口不动手” ,空泛道理讲了一大通,学生却昏昏然,作文仍不得其法。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老师亲自“下水” ,不但有利于准确把握学生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便有效的放矢,及时解决,而且可以作为指导习作的现实依据。学生们天真幼稚仍着很强的“尚量性” ,教师率先示范,亲自动

9、手,对提高学生习作热情影响,远远超过空泛的说教。所以在日常习作指导工作中,我自己勤于动笔,敢于示范,用学生化的语言,表达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并力争脱稿口述,现场诵读,渲染气氛,鼓舞学生习作热情。“一石激起千重浪” , “下水文”的示范,不但抛砖引玉,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而且使用权学生在佩服、模仿、学习老师的同时,爱屋5及乌地爱上习作,爱上语文,为学生文学素质的提高和习作能力的培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3、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老师要及时批改作文,让学生及时知道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有时哪怕小小的肯定,几个重点符合号都能使学生觉得兴奋,产生对作文的热情,教师在批发作文时要做有心人,注意发现“差生”作

10、文中的“闪光点” ,一个好段落、一个好句子,都要尽量找机会予以展示,或在讲评中作为范例,或用红笔画上肯定的符号,有点进步就及时加以鼓励,树立他们和自信心,提高写作兴趣。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我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评讲并展出,或推荐给有关报刊发表,并让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写这篇作文的体会。设立习作小先生奖,鼓励、指导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作文问竞赛,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的机会。身边同学的成功,给大家带来写好作文的欲望。总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滴水穿石非一旦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但我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让学生真正“爱”上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