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八章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590714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48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八章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conomics 第八章 要素价格的决定或收入分配,第一节 要素需求,第二节 要素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对要素所有者的剥削,一、要素需求的特征,二、购买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1、特征,第一节 要素需求,2、影响因素,三、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四、完全竞争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曲线,要素需求的特征,(1)引致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引起的。,(2)联合需求:厂商从事生产,至少需要两种以上的要素。因此,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要素需求的影响因素,(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2)生产要素的价格;,(3)生产技术状况。,1

2、、边际收益产品,第一节 要素需求,2、边际要素成本,3、边际产品价值,4、购买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一、要素需求的特征,二、购买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三、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四、完全竞争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产品,(1)定义:边际收益产品是指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收益。,(2)公式:,证明:,(3)边际收益产品的变动趋势: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收益产品递减,因为边际产量递减。因此,MRP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要素成本,(1)定义:边际要素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成本。,(2)公式:,证明:,(3)边际要素成本的变动趋势:如果要素价格不变,则MFCL=W

3、;如果要素价格随着要素供给的增加而上升,则MFCLW,即MFC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边际产品价值,(1)定义:边际产品价值是指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2)公式:,(3)边际产品价值的变动趋势: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增加,VMPL递减,因为边际产量递减。因此,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购买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购买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即MRP=MFC。如果两者不相等,就可以通过调整要素的购买量,来增加利润:,实际上,当厂商在产品市场均衡时(MR=MC),在要素市场也一定处于均衡状态。,1、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第一节 要素需求,2、其他要素固定,竞争厂商

4、对一种变动要素的需求曲线,3、在多种要素可以变动条件下, 厂商对其中一种变动要素的需求曲线,一、要素需求的特征,二、购买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三、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四、完全竞争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1)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使厂商面对一条供给价格弹性无穷大的要素供给曲线,且MFCL=W:要素供给曲线与边际要素成本曲线重合;,(2)产品市场的完全竞争,使厂商的MR=P ,要素的MRP曲线与VMP曲线重合。,(3)由于MR=P,MFCL=W,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原则MRP =MFC ,可以写成VMPL=W 。,其他要素固定,竞争

5、厂商 对一种变动要素的需求曲线,(1)竞争厂商对一种变动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竞争厂商对一种变动要素的需求曲线与VMP曲线重合:要素需求曲线就是要素的VMP曲线,因为VMPL=W。当然,两条曲线所表达的含义不同。,在多种要素可以变动条件下, 厂商对其中一种变动要素的需求曲线,(1)假定厂商所使用的劳动L与资本K两种要素都可以变动,在初始状态,L与K的比例处于最优状态。,(3)结论:在多种要素可以变动时对某种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经过企业范围内调整的要素的VMP曲线,与只有一种要素变动时的要素需求曲线相比,将变得更加平坦。,1、完全竞争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曲 线不可能是各厂商经过企业范围内

6、 调整的在多种要素可以变动时的对 某种要素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第一节 要素需求,2、为了推导市场对要素的需求 曲线,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还必须经过行业范围内的修正,3、竞争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就是经过行业范围内修正的各厂 商对要素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一、要素需求的特征,二、购买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三、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四、完全竞争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不可能是各厂商经过企业范围内 调整的在多种要素可以变动时的对某种要素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1)在考察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时,总是假定产品的价格不会随着厂商对要素需求量的变动而变动(竞争厂商的规模很小,它

7、的产量变动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不足道),因此,要素的VMP曲线不会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至多受边际产量的影响而变动。,(2)但是考察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时,要素价格变动时,市场对要素需求的变动往往引起产品价格的变动,从而引起VMP曲线的变动,最后引起厂商对要素需求曲线的变动。,(3)结论:由于各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本身会随着产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完全竞争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不可能是各厂商经过企业范围内调整的对某种要素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为了推导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还必须经过行业范围内的修正,结论:经过行业范围内的修正的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仍然是要素的曲线,但与修正

8、以前的要素需求曲线相比,变得更加陡峭。,一、要素供给原则,二、劳动供给曲线与均衡工资率的决定,第二节 要素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三、地租的决定,四、利润的源泉,一、要素供给原则,1、假定:(1)要素供给者都是消费者,提供要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效用的最大化;(2)要素有出售与自用两种用途。,2、要素供给原则:,第二节 要素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1、假定,2、闲暇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与收入效应,3、个别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4、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 右上方倾斜的原因,5、劳动市场的均衡: 均衡工资率与就业量的决定,一、要素供给原则,二、劳动供给曲线与均衡工资率的决定,三、地租的决定,四、利润的源泉,劳

9、动供给曲线与均衡工资率的决定的假定,(1)人在一天中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24小时生理活动所必需的时间)总是用于劳动与闲暇两个用途,因此,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彼此消长。,(2)闲暇是一种正常商品,其 ;劳动本身是沉重、单调和乏味的,具有负的效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3)闲暇的价格或机会成本就是劳动的价格,就是工资率。,闲暇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1)闲暇价格变动的的替代效应:闲暇价格(工资率)变动以后,调整消费者的收入,使他现在所得到的效用与闲暇价格(工资率)变动以前所得到的效用无差异时,该消费者对闲暇需求量的变动。闲暇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闲暇价格负相关:W闲暇的相对价格闲暇需求量劳动供

10、给量。(2)闲暇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闲暇价格(工资率)变动引起消费者的收入变动,最终引起该消费者对闲暇需求量的变动。闲暇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与闲暇价格正相关:W消费者的收入闲暇需求量劳动供给量。,个别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1)闲暇价格效应本身无法说明个别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到底是向右上方倾斜还是向左上方倾斜,因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是反方向的。,(3)因此,随着工资率的不断上升,劳动供给曲线先向右上方倾斜,然后再向左上方倾斜:个别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2)经验数据表明,当工资率很低时,闲暇价格中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但当工资率很高时,收入效应常常大于替代效应。,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

11、原因,(1)不同劳动者对临界工资率的具体水平有不同的看法;(2)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自愿失业者会加入到雇佣劳动队伍中来。,劳动市场的均衡:均衡工资率与就业量的决定,(1)模型:,(2)图形:,第二节 要素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1、资本的含义与资本供给的来源,2、消费决策的内容,3、时间无差异曲线,4、时间边际替代率,5、时间偏好率,6、时间预算线,7、在不同时期分配收入的原则,8、资本供给或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9、均衡利率的决定,一、要素供给原则,二、劳动供给曲线与均衡工资率的决定,三、资本供给曲线与利率的决定,四、地租的决定,五、利润的源泉,资本的含义与资本供给的来源,(1)资本的含义:资本是

12、指购买资本品的货币。(2)资本供给的来源:资本供给来源于消费者的储蓄。第三章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假定消费者将收入都用光。实际上,消费者的收入总是分成消费与储蓄两部分。资本供给来源于消费者的储蓄。,消费决策的内容,(1)首先将既定的收入分配在消费与储蓄(或现在消费与未来消费)两个方面,或将既定的收入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在不同的时期中(现期与未来)进行消费;(2)其次将用于特定时期消费的收入按不同的比例分配在不同的商品购买上。,时间无差异曲线,(1)假定:第一、消费时期分第1与第2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消费额分别用C1与C2表示。从而有总效用函数TU=f(C1,C2)。第二、消费者对消费具有时间偏好:即等

13、量的收入在现期消费所得到的效用总是大于在未来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因为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具有恐惧心理,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定义:时间无差异曲线是指在时间偏好既定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两个时期消费支出组合的变动轨迹。如图所示:(3)特征:与一般的无差异曲线相同(略)。,时间边际替代率,(1)定义:在时间偏好与满足水平既定条件下,为减少1单位第1期的消费支出所需要增加的第2期的消费支出量。(2)公式: 。可见,时间边际替代率就是时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3)时间边际替代率必然大于1:如果对消费没有时间偏好,1笔等量的收入无论在现在消费还是将来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同

14、样多,则C2对C1的时间边际替代率始终等于1,即: 。此时,时间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但人们对消费总有时间偏好。在存在时间偏好的条件下,则C2对C1的时间边际替代率必然大于1,即1单位C1的减少就必须增加更多的C2,才能保证效用不变。即:,(4)时间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时间边际替代率随着C1的不断增加和C2的不断减少,具有递减的趋势:在C1很少时,为保证效用不变,减少1单位C1所需要增加的C2较多。而在C1很多时,为保证效用不变,减少1单位C1所需要增加的C2必然较少。这是因为人类的欲望具有高低不同的层次,人们的收入总是首先满足较低层次的欲望,然后再满足较高层次的欲望。等量的收

15、入满足较低层次的欲望(生存)所带来的效用总是大于满足较高层次的欲望(安全、情感、尊重或自我实现)所带来的效用。因此,当第1期的消费支出较少时,在时间偏好与满足水平既定条件下,为减少1单位第一期的消费支出所需要增加的第2期的消费支出量必然较多;而当第一期的消费支出较多时,为减少1单位第一期的消费支出所需要增加的第二期的消费支出量就较少。,时间偏好率,令t表示时间偏好率,则 ,因此,时间无差异曲线仅仅在其斜率大于1的区域内是有效的。例如 ,表明要让消费者放弃1单位C1,为了保证效用不变,就必须增加1.1单位的C2。这10%就被定义为时间偏好率。,时间预算线,(1)定义:在利率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将既

16、定的收入分配在两个时期消费时,所能得到的最多的两时期消费支出量组合的轨迹。(2)方程:(3)斜率:(1+r),是C1与C2交换的比率,表示减少1单位C1所能增加的C2。斜率与利率正相关。(4)移动:,因此,消费者在不同时期分配收入的原则就是时间偏好率等于利率。 如果 若,在不同时期分配收入的原则,在时间偏好、满足水平、收入与利率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减少1单位C1时,主观上(根据时间偏好程度)所要求增加的C2量必须等于实际(根据市场利率)所能增加的C2。用公式表示如下:= (1+r)或: 即时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与时间预算线的斜率相等,如右图所示:,资本供给或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S= S(r),(1)资本供给或储蓄与利率正相关 若其它因素不变, ; 。(2)储蓄曲线或资本供给曲线的推导: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