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36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4588447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示文稿36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演示文稿36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演示文稿36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演示文稿36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演示文稿36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演示文稿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示文稿36(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总体把握 宏观在胸,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背景,内容,影响,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背景,总体把握 宏观在胸,第1目 社会变化的新气象,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时代背景,第2目 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各国的改革和变法概况,第3目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秦国商鞅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合,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新

2、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各国展开变法 封建制度确立,生产力,决 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结构,2、政治:社会发展要求推翻旧制度,建立封建专制统治(政治需要),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3、军事: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直接动力),4、思想: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即位后,经鲍叔牙推荐,用管仲为相,被尊称为“仲父”。,“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史记,李悝,李悝是先秦法家的开创者。他在变法中提出了“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

3、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方针。这正是后来法家所奉行的法治原则。他所制定的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也被其他诸侯国特别是秦国当作立法的蓝本。,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秦国的落后:,穆公称霸西戎,但仍落后中原; 献公改革,无根本改观;,改革必要性,改革可能性(商鞅变法的具体背景),有利条件,历史机遇,主观因素:,权力集中、法家学说、尚武精神;,三家分晋、“士人要求”,秦孝公发愤图强;商鞅来秦,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政治、经济、军事、思想,韩,魏,赵,1.春秋与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A.内容不同 B.方式不同

4、C.发动者不同 D.性质不同,2.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3.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国家是 A.晋国 B.魏国 C.卫国 D.秦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 齐语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汉书 食货志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史记 蔡泽列传 请回答: (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大改革? (2)材料二说明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 (3)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答案: (1)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 (2)“平籴法” (3)促进了诸侯国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特征: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新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