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15章__酸碱平衡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588336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第15章__酸碱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物化学第15章__酸碱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物化学第15章__酸碱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物化学第15章__酸碱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物化学第15章__酸碱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第15章__酸碱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第15章__酸碱平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章 酸碱平衡,安徽省黄山卫校吴 祥 声,内容提要:,在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 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液的缓冲作用肺的调节肾的调节 酸碱平衡紊乱,第1节 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酸碱定义:凡能释出H的物质为酸;凡能 接受H的物质为碱 酸性物质主要源于内源性,有挥发性酸和固定酸之分 碱性物质主要源于外源性,即蔬菜瓜果等成碱食物,酸性物质的来源,挥发性酸碳酸 内源性 无机酸硫酸、磷酸等固定酸有机酸酮体、乳酸、丙酮酸柠檬酸、苹果酸等 外源性成酸食物、酸性药物等,碱性物质的来源,外源性成碱食物(食入后能增加体内碱性 盐 含量的食物)如柠檬酸盐、乳酸盐、苹 果酸盐等;碱性药物;食品添加剂 如 小苏打等

2、。内源性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NH3等。,第2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液的缓冲体系的缓冲作用 肺对CO2排出的调节 肾的排酸保碱作用 组织细胞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液的缓冲体系组成、分布:,碳酸氢盐缓冲系(HCO3 缓冲系) HCO3 / H2CO3 血浆、红细胞磷酸氢盐缓冲系HPO42 / H2PO4 Buf缓冲系 血红蛋白缓冲系Hb/HHb;HbO2/HHbO2 红细胞血浆蛋白缓冲系Pr/ HPr 血浆,对碱性物质的缓冲 Na2CO3 + H2CO3 2 NaHCO3 Na2CO3 + HBuf NaHCO3 + NaBuf 注:HBuf:为HPr或H2PO4,对挥发性酸的缓冲,细胞: K+H

3、bO2 O2 + K+HbH2O + CO2 CA +H2CO3 H+HCO3 H+Hb+ K+HCO3,血液缓冲系的两个特点:,快速性:反应迅速,即可发生,1020min完成 局限性:缓冲能力有限,只能使酸或碱的强度减弱,且缓冲后缓冲碱或酸的含量和比值必发生改变,需肺、肾进一步调节,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肺借助于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通过对CO2排出量的增减调节血浆H2CO3 肺泡通气量受呼吸中枢的调节,而呼吸中枢又受血液pH、PCO2的影响 肺对碳酸的调节具有快速性和局限性两个特点 因存在生理死腔,呼吸深度较频率重要,肺通过改变CO2的排出量调节血浆碳酸浓度,调节方式,CO2,CO2,调节机

4、制,CO2,中枢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呼吸运动改变,肺通气量改变,特点:作用快,效能大,PCO2 pH,外周化学感受器,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宗旨:留其所需、排其所余 目的:排酸保碱 基本方式:H+Na+ 交换 肾小球滤液中HCO3的重吸收 尿液的酸化肾小管泌NH3 和铵盐的排泄 特点:起效慢、强而持久,作用彻底,HCO3,Na +,HCO3,H+,Na+,H+,Na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性调节,第3节 酸碱平衡紊乱,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生化指标:血液pH、PCO2、AB和SB、BB、BE或BD、AG、CO2-CP 酸/碱中毒:是指机体内以 HCO3 、PCO2为原发性改变引起血液pH变化的病理生

5、理过程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基本类型有四型:即代谢性酸/碱中毒;呼吸性酸/碱中毒,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特点 血浆HCO3浓度降低, H2CO3浓度也相应继发性的降低 代谢性碱中毒特点 血浆HCO3浓度升高,H2CO3浓度也相应继发性的升高 呼吸性酸中毒特点 血浆PCO2、H2CO3 浓度 升高,血浆HCO3也相应继发性升高 呼吸性碱中毒特点 血浆PCO2、H2CO3 浓度降低,血浆HCO3也相应继发性降低,小结:,血液缓冲体系:反应最迅速,数秒钟内起作用,1020min完成;作用有限,为第一道防线。 肺调节:效能最大、快速,30min作用即可达高峰;仅限于对碳酸的缓冲。 细胞缓冲:能力虽较强,34h后发挥作用;仅为权宜之计,易导致血清钾含量异常。 肾调节:起效最慢,数小时后起效,35d达高峰;作用最彻底、持久,可直接排酸排碱 。,体液平衡的概念,电中性平衡即电荷守恒 体液各区间渗透压平衡 日出入量平衡 酸碱平衡H+浓度的恒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