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艺理论 哈马贝斯的简单了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587694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艺理论 哈马贝斯的简单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西方文艺理论 哈马贝斯的简单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西方文艺理论 哈马贝斯的简单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西方文艺理论 哈马贝斯的简单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西方文艺理论 哈马贝斯的简单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文艺理论 哈马贝斯的简单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艺理论 哈马贝斯的简单了解(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指20世纪20年代发轫于德、奥、意等国,60年代遍及欧美的一股不同于第二国际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又有别于第三国际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文化思潮。是一种现代西方国家中一种反对列宁主义但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这一思潮曾被激进的青年学生和工人奉为反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等级制异化制度的思想武器 。,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a.从政治方面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西欧各国的革命却全部失败。于是,西欧马克思主义者纷纷从理论上进行反思,探讨西欧各国失败的原因。 b.从经济方面来说,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进入

2、稳定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在迈过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两个阶段后,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阶段。垄断资本+科学技术+国家干预,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采取激进手段进行政治变革的希望更加渺茫,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更加注重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起进攻。,c.从文化方面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以及现当代西方形形色色的哲学文化思潮中吸取思想,寻找可以用来抨击当代后工业社会 资本主义文化的学说,并把这些学说充实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来,借以撼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人物,a.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布洛赫 b.法兰克福学派(综合性研

3、究群体):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施密特 c.弗罗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赖希、马尔库塞、弗罗姆 d.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科莱蒂、德拉-沃尔佩 e.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梅洛-庞蒂、 f.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 g.分析马克思主义:柯亨 罗默 J埃尔斯特 h.生态马克思主义:高兹 本阿格尔 莱易斯 佩珀 i.后马克思主义:埃尔斯托拉克劳、詹托尔穆佛、雅克德里达 j.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詹明信),法兰克福学派,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又称“批判的社会理论”。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

4、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哈贝马斯,中文名:尤尔根哈贝马斯 外文名: Jrgen Habermas 国籍:德国 出生地:德国科隆 出生日期: 1929年6月18日 职业:学者 教授 毕业院校:哥廷根大学、苏黎士大学,生平,1929年生于杜塞尔多夫,童年因腭裂接受手术。他生长于纳粹德国时期,直到50年代末才变的激进起来。他当过阿多诺的助手,在阿多诺等人的影响下,认识到马克思和佛洛依德的学说对于政治学和社

5、会学科的重要性。1961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获大学教授资格。任教于海德堡大学,19641971在法兰克福大学任哲学和社会学教授,并辅助阿多诺指导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1972年,他转入西德施塔恩贝格的麦克斯普朗克协会, 任普朗克科学技术世界生存条件研究所领导人。后任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1994年荣休。,他在自传演讲中说:“1945年之后,大门被打开了,我们知道了表现主义艺术、卡夫卡、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 知道了用英语写作的世界文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法国天主教义,知道了弗洛依德和马克思,还有约翰杜威 ,他的学生对德国再教育影响深远。同时期的电影也给我们传递了许多振奋人心的

6、信息。现代主义的解放精神和革命精神通过蒙德里安的建构主义绘画、包豪斯建筑学派的几何风格和丝毫也不妥协的工业造型得到了充分的视觉展现。”,地位与影响,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表人物,当今德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也是当代西方最杰出、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素养,西方古典与现代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无不进入他的视野和论题范畴,因而在众多的学术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最突出的成就是,提出了“交流理性”的概念,并将现代语言哲学引入批判理论,提出了普通语用学和批判阐释学,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提供了规范的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系统阐释了交往行为的理论,从而实现了“批判理论”的语言学转向

7、。,观点,哈马贝斯认为知识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三种意趣,相应也有三类知识,否认历史解释知识、经验分析知识和技术控制旨趣的统治地位,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为了克服动机危机和信任危机,批判理论必须重视互动过程和沟通过程,只有通过沟通行动才能把人类从被统治中解放出来。哈马贝斯的知识旨趣说、技术统治论和沟通行动论等学说,作为综合的社会批判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作,哈马贝斯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法兰克福流派的第二代表人物,著述丰富,迄今有数十部著述,主要代表作包括:公共领域的结构变化、理论和实践、知识和人类旨趣、技术和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社会科学的逻辑、合法性危机、文化与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重

8、建、沟通与社会进化、沟通行动理论、真理与论证、包容他者、事实与价值、认识与兴趣、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交往行为理论、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后形而上学思想等。,阶段,1、前交往期(1959-1968)研究主题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历史分析以及认识论的历史分析,哈贝马斯通过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批判科学的概念。 2、交往期(1969-1981)哈贝马斯从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入手,初步完成了其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交往行为理论体系的建立。,3、后交往期(1982-1989) 这期间,哈贝马斯主要致力于对现代性范畴的历史清理和形而上学思想的批判,用以抵抗后现代主义和阐述一种建立在语言学转向

9、基础上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从纵向(思想史)和横向(形而上学批判)的角度,对交往行为理论进行元论证。 4、反思期(1990-2000)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哈贝马斯开始有意识地把交往行为理论向政治哲学和法哲学领域推进,通过对自由主义政治要领以及社群主义政治要领的批判,主张建立一种新型的话语政治模式,提倡用程序主义来重建民主制度。,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甚至被誉为“当代的黑格尔”,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思想特色,哈贝马斯的思想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论战性 2,其次是综合性 3,再者是体系性 4,最后还有实践

10、性,论战性,哈贝马斯进入学术领域后,便不断向各种不同的思想路线提出挑战,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学术论争。值得重视的有:与波普尔、伽达默尔等的方法论之争;与福科的现代性之争;与亨利希的形而上学之争;与诺尔特等的历史学之争;与鲁曼的社会理论之争、与罗尔斯的规范民主之争、与斯洛特迪杰克的基因技术之争等。,综合性,哈贝马斯是一位杰出的综合大师,他把不同的思想路线、理论范畴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精神路线、理论范畴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的综合、对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传统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综合、对于哲学先验主义与哲学经验主义的综合等。,体系性,哈贝马斯十分重视自身理论体系

11、的构建,长期以来,他逐步从方法论、认识论、语言哲学、社会学、美学、政治学、法学等角度,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交往行为理论体系,试图从规范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加以系统重建。,实践性,哈贝马斯十分看重自身思想的实践性。从1968年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开始,哈贝马斯在德国的政治实践领域一直都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比如,在1998年德国大选中,哈贝马斯在关键时刻曾为社会民主党大造舆信纸,提供理论支持。此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哈贝马斯曾率领自己的弟子,与以时任黑森州环境部长的菲舍尔(现任德国外长)为代表的一批政治家组成政治俱乐部,定期举行政治沙龙,从政治哲学的高度讨论重大内政与外

12、交问题,为菲舍尔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学理基础,比如最近菲舍尔关于欧盟改革的一揽子建议与哈贝马斯的话语政治模式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基本观点,A.对老一代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改造 B.关于公众舆论结构的理论 C.论现代性乃是一项未完成的工程-对后现代注意的反驳详见书本p532西方文论选550有很多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料,公共领域的结构变化,简介:公共领域的结构变化是哈贝马斯 于1961年完成的教授资格论文,也是他在 思想发展前期所研究的主题。 公共领域的结构变化是哈贝马斯进入学术殿堂、开拓学术空间和构建理论立场的开山之作,更是其交往行动理论的肇始。他充分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

13、学、建筑学的综合思维方式,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生、发展、及其衰落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公共领域:所谓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意指的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利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其中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并组织对抗武断的、压迫性的国家与公共权力形式,从而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而哈贝马斯论文中的公共领域特指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公共领域。,哈氏以结构图来表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本轮廓,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特征:首先,它是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一块中间地带。其次,公共领域是某种紧张关系的反应。再次,公共领域由其批

14、判性形成了个人的理性交往过程。最后,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形成了公众舆论,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核心内容。,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运作机制,首先,是平等交往。即撇开地位的平等或者不平等,大家只在共同具有的理性层面上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其次,关注世俗。文化不再是贵族专有,而是一般市民公众都能够拥有和讨论的物品。文化实际上已经社会化了,失去了贵族转悠时期的神圣性而变的世俗化。、 第三,公开讨论。讨论不应仅仅局限于讨论者内部,而应该反映圈外更多人的看法。,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转型,社会国家化和国家社会化 2. 家庭内心领域走向消失 3. 大众传媒颠覆理性批判,我国能否培育公共领域,第一,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的形成与市民 阶级对公共权力的批判须臾不可分开,这一批判精神是以市民阶级对人性的自我理解或私人自律为依据的。中国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统治者实行的多是专制统治,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并没有形成。 第二,考查中国的政治传统,中国从来没有明确划分公域与私域的实践和观念,国家和社会也没有完全分离,是合二为一的。特别是受几千年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缺少公共领域所必须的批判精神。 第三,长久以来,政治和经济始终以两种突出的力量影响着传媒管理制度的变革。政府对传媒行使着绝对的领导权,传媒的作用被限制在十分狭小的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