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房扑的规范化抗凝治疗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584864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颤房扑的规范化抗凝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房颤房扑的规范化抗凝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房颤房扑的规范化抗凝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房颤房扑的规范化抗凝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房颤房扑的规范化抗凝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颤房扑的规范化抗凝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颤房扑的规范化抗凝治疗(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颤房扑的规范化抗凝治疗-2007,丁燕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房颤分类,初发房颤,能自行终止,不能自行终止,房颤发生与维持,复律 维持窦律,控制心室率 抗凝,治疗策略,?,房颤,+,控制心室率+抗凝,+,药物控制心室率,目标心率:静息时6080bpm,中度活动时90115bpm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用于HF+AF,二者均可获益 地高辛:可与-受体阻滞剂合用,不建议单用地高辛 钙通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 胺碘酮:在心室率控制中地位提高心脏手术后、HF初发AF,静脉注射控制心室率,房颤是一种良性的心律失常?,1 房颤导致患者不适和焦虑2 房室同步收缩丧失充血性心力衰竭3 左房

2、内血流淤滞导致血栓形成 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和死亡率,房颤危害,临床症状心功能(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栓塞(卒中占80,外周血栓栓塞占20) Framingham研究年卒中率平均5%50-69岁为1.5%, 80-89岁为23.5% 非瓣膜病房颤卒中率普通人群的27倍 瓣膜病房颤卒中率 普通人群的17倍非瓣膜病房颤的5倍 约2/3外周栓塞在下肢血管,其中上肢占15,肾动脉加内脏血管占15,房颤的发生率,Go AS, et al. JAMA. 2001;285:2370-2375,60岁后每10年增加1倍,“一生”发生房颤的风险(%) Framingham 心脏研究,Circulation. 2004;

3、110:1042-1046,40岁 50岁 60岁 70岁 80岁 男性 26.0 25.9 25.8 24.3 22.7 女性 23.0 23.2 23.4 23.0 21.6,房颤卒中的严重程度,卒中1年死亡率:有房颤者无房颤者,Kaarisalo et al. Stroke. 1997;28:311-315.,P65岁且左房直径5cm者 50% 年龄65岁或左房直径5cm者 24 年龄65岁且左房直径75岁 心功能不全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 糖尿病,未证实的危险因素 年龄6574岁、女性、冠心病和甲状腺毒症,2006年房颤: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预防房颤血栓形成药物,2006年A

4、CC/AHA/ESC房颤指南抗凝药物选择,65岁以下无危险因素者不用,其余均用,抗凝治疗强度与血栓和出血事件,房颤中风危险分层,房颤时间心律转复与抗凝,“高龄房颤抗凝出血并发症与华法令耐受性研究”解读,研究概况,65岁以往未接受过华法令治疗的房颤患者472例 32%的患者(153例)80岁 91%的患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卒中危险因素 自开始服用华法令的第1天随访至满1年 平均出血发生率7.2%,颅内出血发生率2.5% 80岁者严重出血发生率13.08/100人次/年,高于80岁者(4.75/100人次/年) 随访中26%的患者停用华法令,81%因为安全性问题,Elaine M. Hylek,et

5、 al.Circulation. 2007;115:2689-2696,严重出血判定与停用华法令原因,严重出血判定 致死 住院输血400ml(压缩红细胞2u)以上 出血急症:颅内、腹膜后、脊柱内、眼内、心包内及创伤性关节腔内出血,停用华法令原因 严重出血 其他出血 外伤 患者不能耐受服药和化验检测 凝血障碍 恢复维持窦律,Elaine M. Hylek,et al.Circulation. 2007;115:2689-2696,CHADS2风险评估与卒中,80岁的房颤患者90%CHADS2评分2,入选患者基线情况,Elaine M. Hylek,et al.Circulation. 2007;

6、115:2689-2696,年龄、抗凝与出血并发症,Elaine M. Hylek,et al.Circulation. 2007;115:2689-2696,Patients at highest risk of stroke also experienced most of the bleeding.,80岁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头90天为出血风险最高的时期,出血风险增高的因素,INR4.0 (本研究中实际仅2%的患者INR4.0) 高龄 抗凝治疗的头90天:出血风险3倍增高INR增高与上述另两项因素相关 降低INR标准并不能有效减少出血并发症,高龄老年人对华法令耐受性差且反应滞后,很难控制于I

7、NR2.02.5 部分患者(40%)同时还服用阿司匹林,不建议高龄患者联合使用华法令与阿司匹林,不同年龄抗凝治疗的出血情况,Elaine M. Hylek,et al.Circulation. 2007;115:2689-2696,CHADS2评分与因出血而停用华法令,高龄房颤患者既是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也是抗凝出血高危人群 严格控制血压可降低出血风险,Elaine M. Hylek,et al.Circulation. 2007;115:2689-2696,华法令一高令患者应注意,高龄老人:缺血性卒中高危+抗凝治疗出血高危 高龄是抗凝治疗出血并发症的直接相关因素 高龄老人对华法令耐受性差,抗凝需谨慎进行 高龄老人华法令治疗的头三个月出血风险高,需密切监测 INR增高出血显著增多,INR在控制范围内也未必不出血,抗凝治疗小结,栓塞风险高亦是出血风险高患者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高令病人抗凝慎重评估 抗凝法疗个体化 在无替代药物下恢复节律是最佳选择,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