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的护理管理王蕊副本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581188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道的护理管理王蕊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管道的护理管理王蕊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管道的护理管理王蕊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管道的护理管理王蕊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管道的护理管理王蕊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道的护理管理王蕊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的护理管理王蕊副本(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道的护理管理,胸外科 王蕊2015年11月,在我们每天的护理工作中都要对病人携带的各种管道进行管理,它们分别具有不同功能。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它们被称为“ 生命的管道 ”。 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必须要管理好这些管道使其各置其位,各司其职,从真正意义上来提高护理务服内涵。,序,1. 管道分类2. 护理要点3. 护理问题4.分类介绍,主要内容,常见管道分类,1.1 输入性管道1.2 排出性管道1.3 监测性管道1.4 综合性管道,1.1 输入性管道,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1.2 排出性管道,是指通过专

2、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例如:胸腔闭式引流管可以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促进肺复张 ;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1.3 监测性管道,是指放置在体内的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例如:上腔静脉导管不仅可快速补充液体,还可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负荷,对指导补液和调节输液滴速有重要的意义。,1.4 综合性管道,是指具有输入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即可以作为鼻饲管为患者提供胃肠道

3、营养;又可以作为胃肠减压管,吸出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不适;同时监测胃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2. 护理要点,2.1 梳理通畅,合理放置2.2 妥善固定,防止脱落2.3 明确标识,严防差错2.4 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梳理通畅,合理放置 根据各管道的走向,顺势放置,保证各管道不打折、不弯曲,不相互缠扰,保持管道通畅。并可将导管分为无菌性和有菌性两类。无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动静脉置管等输入性管道;有菌性管道包括各类腹腔、盆腔引流管、导尿管等排出性管道。两类管道应尽可能放置在病人的左右两侧,即便是同侧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捆绑在一起固定。这样放置为管道护理、

4、换药提供方便。避免有菌性管道中的血渍等污物污染无菌性管道。精准统计并记录出入液量,如无物流出应检查管道是否堵塞。,无菌性管道与 有菌性管道分开放 置。,精准统计并记录 出入液量,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术后病人多为麻醉未醒、躁动病人,要严防管道脱出或误拔,妥善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类管道都要留有足够长度,便于病人翻身、拍背和接受治疗,翻身前后均应该放置好管道。同时对易脱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等采取双固定的方法:胶布加扎带固定,可有效防止管道脱落。近端-高举平台法远端-别针固定法,优点:牢固美观、操作方便不易打折,保持引流通畅避免了胶布黏贴过紧对引流管本身产生的压迫,别针固定,长度适宜 过长-

5、易扭曲、打折,导 致引流不畅 过短-翻身不慎易脱管,躁动、不合作者双重固定防脱管,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分别记录,不可混淆。特别指出盆、腹腔引流应明确标识各引流管的引流部位;对多个静脉通路应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做好标识,分为普通补液通路、输血通路和特殊通路(静脉滴注升压药、扩血管药、镇静药等)。保持标识的清晰、完整、粘贴位置合理。,严密观察 ,及时处理 严密观察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管道衔接处有无分离,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血液污染。经常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量和颜色。患者翻身、排便、下床时因体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污染。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汇

6、报医生。,翻身、体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宣教:留置管道的重要性管道作用、护理方法意外脱管的处理可通过健康教育处方、视频、案例、病友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进行。贯穿于围手术期,常见护理问题:1,固定手法欠佳,位置欠妥常见于放置管道时,未能注意到患者的体位,管道特殊性及接头衔接处处置不当,容易造成管道的扭曲、折叠或脱落。,常见护理问题:2,无菌观念不强,操作消毒不严格敷料污染或潮湿后未能及时更换,未及时清理分泌物或固定物污染未更换均有可能造成管道松脱,操作时的消毒不严格可造成不必要的感染。,常见护理问题:3,标识不清各种管道放置无标识或标识不清、不全,位置不妥,均可影响管道的判断及观察。,常见护理

7、问题:4,观察不细、记录不全对于管道留置的时间、深度或引流量所做的估计欠准确,可造成观察的失误,甚至可影响患者治疗。,常见护理问题:5,主动沟通意识欠缺医护患沟通不够,特别对于清醒患者或留置特殊管道病人,未能及时进行宣教及讲解,在管道护理中未能合理安排相关知识告知,容易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分 述:,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 胃管的护理: 尿管的护理 各种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液体、气体或血液,恢复和保持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护理措施:,保持引流管道密闭 :使用前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裂缝,引流瓶有无破损,

8、各衔接处是否密封。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及整个装置是否密封。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胸壁引流口处敷料应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瓶子放于病人双下肢之间,防止滑脱。下床活动时,瓶的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封。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再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若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胸腔闭式引流的有效体位:,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充

9、分扩张。,保持引流通畅 :因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80cm。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需要定时捏挤引流管。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简单方法是水封瓶长管内的水柱随呼吸动作上下波动,且嘱患者咳嗽时有气泡逸出。水柱波动幅度的大小反映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如水柱无波动或无气泡逸出,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部受压的症状,表示引流不通,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观察和记录 : 观察引流管及水柱波动并做出正确判断。引流管不畅时需捏挤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促使其通畅。同时观察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否改善或加快,认真观察引流的量、性质、颜色,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

10、录。,拔管护理 : 患者置管4872h后,24h引流液小于5010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泡逸出且颜色变浅,经X线摄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予以拔管。拔管时先嘱患者深吸气,在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外加胸带包扎固定一天。拔管后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拔管后第二天更换敷料。,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置管目的:短期经皮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为CVC,CVC是导管经皮肤直接进入静脉的一种置管方法,经常应用于一些穿刺静脉条件差、体表静脉破坏多或需快速大量补液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较长,可达数天到数周,不易脱

11、管,不限制病人肢体活动。由于导管前端已达上腔静脉位置,受外周静脉的影响小,输液速度快,为病人短时间快速补液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的通路,减少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置管部位: 常选颈内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护理:,置管时要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讲解置管的作用及相关知识,并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使病人配合置管。 置管过程中做到体位适宜,并嘱病人在置管时不能大声喊叫及深呼吸,教会病人做慢呼吸。使用呼吸机的病人要暂关闭或调小PEEP,防止误伤肺组织。,预防局部感染,导管入口每日消毒并更换敷料,保持清洁,注意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分泌物等。 拔管时嘱病人不要深吸气,不要咳嗽,要缓慢拔出并迅速压针眼处1

12、2分钟,止血后给予局部消毒,并包扎敷料24小时,置管后要预防管腔堵塞,输液完毕后用每毫升生理盐水含10100U肝素稀释液5ml正压封管,防止血液回流致管道堵塞。 置管后妥善固定,防止导管滑脱、扭曲、牵拉,护士要加强巡视,注意输液接头有无松脱,静脉导管有无断裂,以防发生空气栓塞。,胃管的护理:,目的:胃肠减压或鼻饲,胃管插入长度在基础护理学中的测量方法是从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长度,成人约为45-55cm。在临床应用时,认为用此方法置管时胃管前端仅达到胃贲门或胃体部,不易吸出胃内容物。通过临床多次试验,采用眉心脐的体表测量法,胃管即可到达胃体、胃窦部,可有效地观察胃内容物或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

13、,每日更换胶布,清洁胶布痕迹,温故知新,方便同时固定 两根管,温故知新,置管后的护理:,鼻饲病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时鼻饲量应少、清淡,以后逐渐增多,鼻饲食物有米汤、混合奶、厚流质食物根据医嘱执行,每次灌注量包括水在内一般应在200-300ml,每日4-5次,每次间隔3小时以上。及时记录,防止过量喂食。 长期鼻饲患者要防止发生鼻、食管溃疡、胃出血、肺部感染及胃肠道细菌感染。,注意问题:,下胃管是一项与病人粘膜直接接触的机械性、侵入性操作,易损伤粘膜而诱发感染,操作者应技术娴熟,减少反复插管次数,利用准确的操作方法和卧位,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鼻饲前要检查胃管有无脱出、松动或盘于口腔。 鼻饲

14、时要保证无菌操作,餐具要保持清洁,纱布及注射器应每日更换一次。,与清醒的患者多沟通,介绍健康宣教及导管护理知识,告知患者尽量减少用力咳嗽、咳痰,咳嗽时用手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出。,尿管的护理:,1、保持尿道口清洁。按医嘱正确、彻底地进行会阴擦洗和尿道外口护理。 2、尿袋每日更换,即使排空集尿管,并记录尿量。 3、每周更换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4、保持固定和通畅,保持充足的液体入量。怀疑不通畅时,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 5、训练膀管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夹闭导尿管,每34h开放一次,使膀胱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各种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腹腔引流管、盆腔引流管、膈肌引流管等 护理: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等,连接负压瓶的引流管要经常挤捏负压瓶,保持管内的负压,使引流通畅。每日更换负压瓶和引流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护理:,记录好刻度,固定牢靠 及时湿化气道、吸痰,防止赌管,怀疑堵塞时,不要强行插入吸痰管。 注意无菌操作。,管道的护理是一项最基础的护理工作要树立起“每根管道都关系到病人的生命”的意识。切勿应小而不为。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管道是否在位、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情况做好记录。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交接班的重点内容,实行床边交接班。使每根管道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结 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