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美学与《野草》的追问2012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578382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存在美学与《野草》的追问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存在美学与《野草》的追问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存在美学与《野草》的追问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存在美学与《野草》的追问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存在美学与《野草》的追问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存在美学与《野草》的追问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在美学与《野草》的追问2012(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作品诗学解读 课程简介,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外国文学与文艺理论教研室,课程简介,以明确的理论意识解读中外文学经典作品,以求对各种诗学理论的进一步掌握并应用于文学批评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文学研究和批评的实际演练,力求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 课程采取在文化诗学的框架内分专题讲授的方式进行,由不同的教师担负不同的专题。根据各位教师的专长和研究方向,选取中外文学经典,以某种诗学理论为主要方法进行解读,一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某种理论,一方面是运用这种理论的示范。对学生而言则是理论运用的实际训练。 本课程将由外国文学与文艺理论教研室的教师集体承担。,本学

2、期课程安排(20122013学年上学期),沈金耀:存在美学与野草的追问 张文涛:圣经创世纪与世界发生图式 祖国颂:叙事理论构成与实践策略 段 榕:俄国形式主义与红楼梦解读 陈金星:浮士德的神话原型解读 蔡志云:大江健三郎作品解读 罗益民:阎真作品解读 孙 媛:意象派诗歌解读 雷亚平:围城叙事学解读(以当周预告为准),存在美学 与野草的追问,第一节 存在美学视野中的艺术作品,“存在美学”(或“存在诗学”,是一个有点勉强的名词),它指称的是以思考存在的方式思考文学艺术的诗学理论。 艺术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对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以人的生存和语言特性作为出发点,以对人的真正存在的领悟作为解读的目的。

3、通过文学作品对人生真际有更为真切的感受,以文学的自由想象展现人生可能的生存方式。,一、遗忘“存在”的传统诗学,传统诗学,指的是“摹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等文学观念。这些观念是筑基于西方的理性主义哲学之上的。 说存在是什么,正好遗忘了存在者的存在,“存在”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对象化的“存在”物,所以西方的理性主义思考的是“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 在理性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传统诗学,将文学作为一种对象化的存在物来思考,也同样地遗忘了存在本身,遗忘文学存在。,思考“存在”的方式,存在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存在存在着。 无法给存在下一个“存在是什么”的定义。 一个存在者,物或人

4、,在特定的境遇中存在着才成其所是。因此当我们说某一存在者是什么时,既是一种澄明也是一种遮蔽。,中国传统智慧的运用,“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垣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老子道经第一章,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1227页)这段话帛书老子与其他版本不同。“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为帛书独有的读法和写法,黄克剑对此有深入、精到的解读,可以参考黄克剑:“有”“无”之辨,哲学研究2012年第7期,1926页。,知白守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

5、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老子道经第二十八章,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369371页) 存在是整体性的存在,我们能说的只是某一方面,而未说出的是更深广的真实存在,所以我们应“知其白,守其黑”。 同时我们也可了解“道可道,非恒道”的意思。我们对道(存在)的所说,都是说与非说共在,既是澄明又是遮蔽。,人生是生存着的过程,将存在思为一个动态的存在过程,将人思为生存着的生命过程,人生意义是不断生成的。 描写人生的文学艺术,它也存在着,我们也思考它的存在,不能把它作为某些特性的集合体。它在创作、阅读过程中成

6、其为作品。,领悟存在的存在者此在,万物存在着,万物之中只有人能够领悟存在,但这里的“人”不是一个既成的东西,应该理解为“此在”生存着的人。 此在,“是存在得以在其中敞开自己的场所。”(王德峰: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71) 人的生存、此在对存在的领悟是根本的真理,是一切“正确性”的真理的基础。,中庸论“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朱熹的注解:“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如果不将“诚”限制在道德范畴中,中庸所说的“诚”就是存在的真理。而人,是使存在得以呈现的存在者,“诚之者,人之道也”。,二、艺术与存在论的真理,人生存着,拥有自己的世界,人是唯一能领悟

7、存在的存在者。 真理不能只理解为判断与事实的相符,存在者在此在的揭示中是其所是,这是认识论真理(陈述的正确性)的基础。 艺术作品不表现认识论的真理,而是展现存在论真理(存在者是其所是)的方式之一。如海德格尔分析凡高的农鞋。,“田间农妇穿着鞋子。只有在这里,鞋才成其所是。”,“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

8、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得以自持。”,(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8页),科学真理与艺术真理的区别,科学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理性化的,对各种事物在限定条件下达到精确的认识,对错综复杂的存在加以条理化的处理和把握。 艺术真理是存在的呈现,尽可能呈现存在的多样性、矛盾性、丰富性、非理性。经典艺术作品是知白守黑、异性同体的生动体现。 艺术真理更能揭示人的生存的真理。,人生的意义,在人的生存过程

9、中,存在者被揭示的同时也被遮蔽。所以说“真理是非真理”。(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47) 同样,人也首先是生存,然后才创造自己的人生意义,人不是一个凝固的存在者。 我们能认识得到的是“真理”,我们所认识不到的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非真理”更真实。 因此,对于人的存在,我们不得不一直追问它的意义,在生存过程中成就人生的意义。,人格建构“兴于诗”,人首先是生存,在生存中建构独特的人格,也因此创造了人生的意义。 孔子所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描述了人格建构的基本环节。 艺术,展现生存论真理,是追问人生意义的重要方式,我们可以从追问人生意义的角度解读野草。,第二节

10、野草的追问,野草:本书收作者1924年至1926年所作散文诗二十三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十二版次。(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62页),野草初版封面,解读野草的角度,鲁迅的野草是耐人寻味的。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解读(这也是经典作品的一般特性),如艺术本体分析、艺术史评述、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品的哲学意蕴等。 如章衣萍所说的鲁迅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面,那我们对野草的解读,就不仅可以解读它说什么,而且还可以解读它追问了什么。因为哲学不只是告诉人们某些“原理”或答案,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追问,探寻对问题更为恰当

11、的提问方式。野草有不少篇目可能鲁迅的用意就不在于告诉读者什么,而是向读者或向自己提问。,野草追问的是人生的意义,不是所谓的哲理诗。,留学日本时的鲁迅(1903),野草时期的鲁迅,1927年在厦门。,一、人生真义的追问,近十几年来许多学者对野草中的“绝望”“虚无”“悲观”“黑暗”做了心理学、宗教哲学、人生哲学的解读,揭示了这些精神现象在鲁迅思想发展、人格构成中的重要意义,而不是简单地以之为消极因素。 在一般话语中, “绝望”“虚无”“悲观”“黑暗”正是被遮蔽、拒绝的部分。 鲁迅对人生的思考正是从这些被遮蔽的地方开始的。,人的孤独与人生的意义,一个人如果不信神,不信外在的绝对权威和价值,他势必面对

12、人生的孤独、虚无、绝望的境遇,必须自己创立人生的意义。人处于这种境遇中更有强烈地追问人生意义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境遇和心境中,鲁迅思索自己的人生选择,不断向自己提出各种具体而重要的社会、人生问题,思考什么是人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不把野草当作一个封闭的文本,在认真理解文本之后与现实社会、人生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在野草那些看似晦涩的描述中,体现着鲁迅对社会、人生问题的追问。 也正由于对生存的领悟和追问,而回归本真的存在。,对生存的领悟野草题辞,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

13、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将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为

14、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对生存基本问题的追问,生与死题辞死火死后这样的战士过客 生存在世界中秋夜失掉的好地狱雪求乞者 我是谁墓碣文 生存的选择复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希望影的告别 亲情、爱情风筝腊叶,首先,为善者遭恶报,人是否继续为善?,这是鲁迅最震憾人心的追问。 鲁迅的人生基本取向是不断向上(善)。在现实情境中使这个问题严峻起来的是为善者往往遭恶报,那么人是否继续为善? 在野草的复仇复仇(其二)颓败线的颤动这几个文本中

15、鲁迅尖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孤独的精神战士与群众,两篇题为“复仇”的散文诗,写于同一天,所写人物的基本关系是战士与群众的关系:战士为群众流血、牺牲;群众旁观,不理解,进而残害战士。 在摩罗诗力说野草英文译本序340516致郑振铎谈到这种关系。,“复仇”的涵义,旁观者甚多,“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办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这是一种复仇的方式。(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71页)然而事情没完,群众对于为他们而战的战士,也往往“不之视,或且进而杀之”,于是有了第二篇,复仇(其二),写的就是“孤独的精神战士,虽然为民众战斗,却往往反为这所为而灭亡” (鲁迅

16、: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对旁观者的“复仇”,“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 (鲁迅:野草英文译本序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365页) 先觉的战士,如“角剑之士”是为群众而牺牲、流血,若无这样的战士,“其群祸矣”。而旁观者之多,使鲁迅愤而写“角剑之士”“毫无动作”,“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于旷野中,无聊人竞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 (鲁迅:340516致郑振铎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0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