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572849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波音飞机,波音747飞机的制造需要400万余个零部件,绝大部分是由65个国家中的1500个大企业和15000个中小企业提供的 。 我国四大飞机工业公司这几年承担了波音737300、737700、757、MD82、MD9030各机种的平尾、垂 尾、舱门、机身、机头、翼盒等零部件的“转包”生产任务,波音飞机,我国为波音787飞机生产的首架方向舵成功交付 6月28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飞)向波音公司正式交付了为其新机型-波音787飞机生产的首架方向舵。这标志着作为波音787飞机方向舵的全球唯一供应商成飞已经从单纯的转包生产上升为国际民用

2、飞机市场的战略合作。,国际分工的概念与形式,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将原来一个国家在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国际分工的概念与形式,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DL): 世界各国的劳动分工与生产的国际专业化。 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形成的前提条件 * 当各国生产的全面依赖与相互补充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稳定下来的时候,就在相关国家之间形成了

3、生产分工,即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基础 * 国际分工一经形成,就使得国际贸易从属于自己 * 国际分工的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国际分工的概念与形式,国际分工的形式: (一)垂直型。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与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就属此种形式的分工,前者向后者出口制成品,从后者进口原材料,在这种形式的分工中,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前者得益多于后者。 (二)水平型。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其中既有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也有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之间的分工多是水平型形式的。 (

4、三)混合型。是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少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多属此种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国际分工格局逐步削弱 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 国际分工的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 国际分工从货物领域向服务和技术知识部门扩展 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过渡 国际分工的格局发生变化,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力的增长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条

5、件,一切分工,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随之发生变革。 2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起着决定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三)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四)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六)上层建筑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一)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二)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

6、(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四)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 (五)国际分工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生活不断国际化 (六)国际分工的发展使贸易方式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实现的条件,(一)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纽带 (二)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1国际商品交换的规模影响国际分工的规模 2国际商品交换发展速度影响国际分工扩大的程度 (三)国际贸易可以协调参与国际分工主权国家的分工利益 (四)国际贸易引导国际分工的发展方向,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代表人物: Adam Smith,1723-1790 代表作:An Inquiry int

7、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基本政策主张:国内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 对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 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是向鞋匠购买; 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是雇裁缝缝制; 农民既不想缝衣,也不想制鞋,而宁愿雇佣不同的工匠去做。,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贸易理论它实际上是各个国家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据. 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经济学它的诞生起源于哲学和数学. 国富论,这本书是在一百年前我们中国的严复先生第一次把它引进过来的,所以

8、这本书出版的时间1776年就标志着经济学这个学科的诞生.,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他提出来的理论叫绝对优势理论,它的前提是主张自由经济,主张市场经济,斯密他首先是存在市场经济,自由经济这样的前提其次他提出来贸易也要自由,所以它是在他的理论中从来都是假设关税不存在,我们知道关税不存在,是我们今天人类的理想,关税不存在就意味着贸易是自由的,那么按照斯密的说法,经济自由,贸易自由. 同时他是提出来国际分工,分工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水平,那么分工存在贸易存在,结论是什么呢,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所谓绝对

9、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来度量,如果一国生产某单位产品所需投入的劳动更少,或者投入单位劳动所获得的产出更多,则表明该国在生产这一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因此,绝对优势产生于国家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每个国家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条件不同,都会在某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都集中到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上来,然后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产品的一部分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

10、,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本思想:各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取决于各该国生产商品的绝对成本优势;一国出口的应是本国生产效率高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国外生产效率高的商品。这样,交易的双方都可从IT中获利。,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举例说明:22模型 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两个国家都只生产两种产品:布和酒.,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分工前:社会财富总量:4个 分工后:把三个小时全部用来生产绝对优势的产品,全部用来生产布,就可以生产几个单位的布呢三个单位,而葡萄牙把三个小时,全部用来生产酒也是生产了三个单位这样分工的好处是什么,社会财

11、富的总量由原来的四个现在变成了六个,这就是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所以我们看斯密他的绝对优势理论就给寻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前提,我们可以参加国际分工开展自由贸易是因为我们有绝对优势.,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进行国际分工之后,整个世界布的产出量是3,酒的产量增加到3,比分工前各自增加了1个单位。这说明,国际分工使两国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假定英国用1单位布与葡萄牙的1单位的酒进行交换,交换的结果如表所示。与没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相比,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之后,英国和葡萄牙的消费量各自增加了1单位布和1单位的酒。这说明贸易双方开展国际贸易后,两国都从中得到

12、了利益,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具有开创意义,它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从中获利。 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代表人物:David Ricardo 代表作:On the Principles

13、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 核心论点: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或绝对成本,而是比较利益或比较成本 “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是当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所谓比较优势,即一个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某种产品的比较成本相对低于另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

14、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即比较成本差异,就可以参与国际分工,并可以获得贸易利益。他指出,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绝对优势并非必要的条件,即使一个国家生产各种产品,其资源的投入都比另一个国家多,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该国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效率不同,因此该国仍然存在着比较优势,相对而言仍然具有比较强的部门,而另一个国家各个部门的生产都具有优势,但是,相互之间也可以比较,相对而言,有的部门所具有的优势更胜一筹,也存在着比较优势。大卫李嘉图也是主张自由贸易,在他的理论影响下,最终促使英国废除了“谷物法”,并先于其他国家从保护贸易转向了自由贸易政策,对加速英国的社会经济

15、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英国奠定其经济霸主地位推波助澜,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带动世界各国产业生产水平提高都产生深远影响。,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基本论点: 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也就是中国古训所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将分别集中力量生产本国的比较优势商品;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完全的国际分工,就能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果,节约劳动,增加使用价

16、值数量。 在国际贸易中,两国分别出口自己的比较优势商品,进口自己的比较劣势商品,就能从中获利。,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举例说明:22模型 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中国;两个 国 家都只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从表可以看出,中国在小麦和布上的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相比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但中国在小麦上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4,而布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2,相比之下,中国布的绝对劣势要小一些,即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由于小麦的绝对优势比布的绝对优势要大,因此,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模式就是中国专门生产布,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这样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之后,两国的总产出都会有所增加。,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分工后,世界布的产量由200增加到300,增加了100单位。如果假定美国以120单位小麦与中国150单位布进行交换,交换后两国布的消费水平比国际分工前都增加了50单位,小麦的产出水平和消费水平没有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