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浅基础结构设计0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56854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工程—浅基础结构设计02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础工程—浅基础结构设计02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础工程—浅基础结构设计02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础工程—浅基础结构设计02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础工程—浅基础结构设计02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工程—浅基础结构设计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程—浅基础结构设计02(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无筋扩展基础:1、依据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2、宽度还应满足: bb0+2H0tan3、构造要求。,2,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计算,复习上次课的内容,1、构造2、基础高度的确定(抗冲切验算),3,3、基础底板内力及配筋计算(抗弯验算),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计算,复习上次课的内容,4,2.6.2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5,墙下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6,(一)、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构造,1、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2、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3、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墙下

2、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7,4、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300mm;每延米分布钢筋的面积应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10。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一)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构造,8,5、当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边长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一)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构造,9,6、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要受力方

3、向通长布置,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1/4处。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一)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构造,10,(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计算,受力分析按倒置的悬臂梁进行计算。计算中,可不考虑基础及其上面土的重力,因为由这些重力所产生的那部分地基反力将与重力相抵消。仅由基础顶面的荷载所产生的地基反力,称为地基净反力,并以Pj表示。计算时,沿墙长度方向取lm作为计算单元。,受弯、受剪计算,11,任意截面处剪力V:,截面处弯矩M :,(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计算,最大内力的位置:S,12,由抗剪验算确定基础高度:,配筋计算:,V-构件斜截

4、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2000mm时,取h0=2000mm;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计算,13,例:砖墙承重结构,底层墙厚37cm,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为172kN/m。基础埋深0.6m,条形基础宽度2.2m,试确定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配筋。,(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计算,14,h0=30-4=26,6.63,26,15,2.8 减少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不均匀沉降危害:,对策:,调整基底尺寸A或d;,采用整体刚度大的基础型式;,采用桩基或进行地基处理;,建筑、结构、施工措施,16,一、建筑措施,(一)

5、体型应力求简单,体型简单的:“ ”字形,17,18,(二) 设沉降缝,部位:,(1) 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转折部位;,(2) 建筑物高度或荷载突变处;,(3) 建筑结构类型不同处;,(4) 长高比过大的建筑物的适当部位;,(5) 地基土软硬交界处;,(6) 分期建造房屋的分界处;,(7) 地基处理的方法不同处。,19,沉降缝构造,见图,20,21,尽可能不设置沉降缝造价太高。,22,(三) 相邻建筑物基础间隔距离,23,(四) 控制建筑物标高,(1) 根据预估沉降量,事先适当提高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2) 建筑物各部分(或设备之间)有联系时,可将沉降较大者的标高适当提高;,(3) 在建

6、筑物与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净空;,(4) 当管道穿过建筑物时,应预留足够尺寸的孔洞或采用柔性管道接头。,24,(一)增强砖石承重建筑物刚度和强度,1、控制建筑物长高比建筑物在平面上的长度和从基础底面起算的高度之比,称为建筑物的长高比 三层及三层以上 l/H2.5,二、结构措施,25,圈梁作用;圈梁部位:,23层:基础大放脚处、顶层门窗处,多层:除上之外,隔层增设,圈梁要求平面内闭合。,2、 设置圈梁,26,圈梁类型见图。,27,3、合理布置纵横墙,建筑物的横墙能起到加强整体刚度的作用,并能调整内外纵横墙间的不均匀沉降,横墙间距越小,建筑物的整体刚度越大,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也就越大。,28,4、加强基础刚度和强度,对于建筑体形复杂、荷载差异较大的框架结构,可采用加强基础整体刚度的方法,如采用箱基、桩基、厚度较大的筏基等,以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一般的多层建筑,可设置基础梁(框架结构)或地圈梁(砌体结构)。,29,(二) 减轻和调整荷载,自重所占比例,工业建筑:,民用建筑:,30,措施:,1. 减轻墙体重量,2. 选用轻型结构,3. 减少基础和上覆土的重量,31,三、施工措施,(三) 保持地基土原状结构 注意保护,预留20cm,混凝土垫层 否则铺砂等,再夯实,(一)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先重后轻),(二) 注意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开挖、降水、堆载、预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