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课件24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62904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8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课件24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课件24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课件24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课件24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课件24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课件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课件24(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必考部分,专题二十,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2008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小题。,诗与直觉,朱光潜,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 为 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 A 为 B,便是知觉 A,便是把所觉对象 A 归纳到一个概念 B 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无意义,必须与 B、C 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 A 本身停住,必须把A 当做一块踏脚石,跳到与 A 有

2、关系的事物 B、C 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 它

3、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 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

4、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做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本文有删改),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B“知觉”可用“A 为 B”

5、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没有意义。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名师剖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C 项“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不符;D 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四段中的灵感“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相悖。,2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6、【参考答案】CD,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作者所说的“直觉的知”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要明确“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联系与区别。作者认为,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名理的知”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再结合第三段进行判断,可知,A 项的“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 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 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

7、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而“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只是感觉到了泰山本身,还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泰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所以符合“直觉的知”。,【参考答案】C,3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_【名师剖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理解句子的含意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和 C 级。解答本题,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然后进行概括。作者的观点在第三段:“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

8、而解答本题的主要信息来自第四、五两段。作答时,对题干的解读存在两种可能:第一,从文本出发,遵循作者的观点来作,【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正确。因为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思考与联想必不可少;通过思考与联想,“直觉的知”可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的知”。,答。第二,考生读后因自己的体悟与文本有出入,这就形成了,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但无论哪种判断,都要有据。,4“见”升华为“诗

9、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_,【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作者开头就指出: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那么,“见”如何升华为,“诗的境界”?作者认为,诗的“见”必为“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开朗,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升华”的关键过,程概括为:直觉思索顿悟。,【参考答案】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处理好“直觉的知”与

10、“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二、(2009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小题。,自由和科学,爱因斯坦,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现在,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

11、分来生产。,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智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和社会过程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这种

12、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

13、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由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

14、,赵中立、许良英编译),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E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就,完全能够达到。,【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A 项就原文中的“第一个目标是要求促进一切科学工作”,转换成“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转换正确,符合文意。B

15、 项原文的表述是“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这是一种递进关系;但选项却偷换成条件关系(“就能够”),这是判断形式的偷换,因此不符合文意。C 项文中所说的“这种交换的自由”就是第一种“外在的自由”,而“先决条件”“不可缺少”则是“十分重要的意义”,符合文意。D 项的意思是由文中以下的表述转变而来的: 这种交换的自由必须由法律来保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转换符合文意。E 项原文的表述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选项偷换为“就完全能够达到”,因此也不符合文意。,【参考答案】BE,2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工作之余还有可能从事个人的活动,属于第二种“外在的自

16、由”。B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二个目标的基本前提。C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相辅相成,都有助于科学的发展。D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本题考查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答案主要在第五段中找。文中说:“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这里说“不应当”也可以理解为:在获得生活必需品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去从事个人的活动。这就是 A 项的意思。原文说:“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就必须有”指的就是 B 项中的“基本前提”。C 项的内容涉及第四、五段。在第四段中说到:“科学进步的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