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历史第三次工业革命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62155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年高考历史第三次工业革命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09年高考历史第三次工业革命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09年高考历史第三次工业革命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09年高考历史第三次工业革命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09年高考历史第三次工业革命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年高考历史第三次工业革命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年高考历史第三次工业革命t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知识掌握: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扩展情况、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历史影响 3.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历史进程及影响 能力提高: 1.三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比较 2.分析、比较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并从中得出基本理论认识。 3.从原因和结果两个方面概括说明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关系 4.正确认识三次科技(工业)革命时的中国,三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 1)历史条件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可能性 厚的资本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劳动力: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必要性 市场: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

2、市场;殖民掠夺 拓展了 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2)工业革命的扩展: 法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19世纪20年代起进程加快;19世纪中期完成。 美国:18世纪晚期开始;19世纪以后,发展迅速;19世纪中期完成。 德国 19世纪早期开始 俄国 19世纪中期开始 日本 19世纪中期开始,3)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政治方面: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巩固自己的统治。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社会方面:产生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逐渐兴起。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政治地位。

3、(社会结构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工业革命使人口从农村地区移向市区中心,城市迅速成长。 国际影响:加强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工业布局: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出现“煤铁复合型”的工业布局。,2第二次工业革命 1)历史条件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 围内确立了统治。 可能性 资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技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必然性市场: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2)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年代。主要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

4、工具创制、使用、电讯事业的发展和化学工业的建立。,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变为重工业为主导,由农业为主导转变为工业为主导。到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导致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巨变: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模式成型;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组织为形式的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定型。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国际关系的影响: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5、性,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工业布局:形成世界性的工业地带,工业向大型化、联合化方向发展,多数工业企业仍属于“煤铁复合型”布局方式,原料缺乏的日本等国出现在沿海地区建立大型工业联合企业的“临海型”布局方式。,3第三次科技革命 1)历史条件:政治前提:二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 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可能性 :自然科学技术和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必要性: 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次大战和战后各国对科技迫切需要 。 2)历史进程: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至今仍方兴未艾。它是以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其中也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3)第三次科

6、技革命的影响: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当代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它造成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工业布局:由于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技术的出现,以及能耗少的电子工业的兴起,进一步使工业布局摆脱了能源和地域的限制,这就决定这些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技术、清洁的环境和高速

7、交通运输条件,出现了“临空型”的工业布局(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4三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比较: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开展。由一国向多国扩展。将资本主义发展推进到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有坚实的科技基础,规模广泛。在一些国家中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作用日益明显。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技密切结合,各个领域相互渗透。,5分析、比较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并从中得出基本理论认识。 相同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工

8、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人类日常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变革。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同点: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和技能,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第

9、三次科技革命的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认识:三次科技(工业)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6从原因和结果两个方面概括说明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关系 市场的扩大促进了科技革命的扩展: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最大的殖

10、民国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19世纪中期前后,美德日俄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由于殖民扩展的加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激烈,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开始,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科技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对市场的争夺: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提高了生产力,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殖民扩张加剧,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加速了现代

11、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间争夺市场的斗争加剧,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市场的垄断和反垄断斗争也日趋尖锐。,7正确认识三次科技(工业)革命时的中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 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政策的影响,社会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的商品输出市场和原料产地。 客观上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自然经济瓦解,近代工业产生,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开始了现代化进程。,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 中国仍是清朝封建统治,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 资

12、本主义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极其缓慢。 中国人民面对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3)第三次科技革命时: 二战结束后,中国处于内战时期;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左”倾思潮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受冲击,失去发展科技的好机会。 但科技革命还远没有结束,世界各国都在本国生产力发展的战略中把科技摆在第一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实行改革开放,紧密

13、结合国际形势,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力的大政方针,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正取得历史性飞跃。,认识:国家主权独立是发展经济、科技的必要前提;认清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经济、科技的保证;要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方针政策。,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英国经济“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1)确立: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居垄断地位。 2)丧失: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在美德经济发展的竞争下,19世纪

14、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2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1)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 2)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3)二战后,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美国独霸,欧日依附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3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由于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