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浅论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556037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治浅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医外治浅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医外治浅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医外治浅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医外治浅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外治浅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治浅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外治浅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罗 凛,定义 辞海认为针灸,推拿,针灸,伤外科手术及药物熏、熨、敷、贴等法,均属于中医外治法。简明中医辞典则 认为外治法是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但自针灸形成专科之后,外治的概念有所改变,近世论述外治法,多除去针灸。也就是说,现在外治法一般专指选用药物、手法或配合适当的器械,作用于体表或九窍等处,治疗疾病的方法,例如:拔罐,敷脐,发泡,熏法,洗法,淋射法,药浴法,吹法,探吐法,导法,挑治法,吸入,点眼,漱涤等。,中医外治特点1.疗效迅速而适应症广 2.安全稳妥而副作用少 3.操作简便且取材容易 4.重视辨证论治 5.强调三因制宜,敷脐法

2、 敷脐疗法历史悠久,早在汉、唐医籍中已有散在记载,经过不断总结提高,至清代已走向成熟。理淪骈文中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尤其是清宫医案中记载了大量外治方药,及至现代,借科技之助,敷脐疗法已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各科。,1.在内科疾病临床上应用 (1)感冒方药及用法:风寒感冒,取生姜、葱白、豆豉、食盐适量,捣烂炒热敷脐。风热感冒,取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片适量,研细敷脐,外以爵香追风膏贴封,每日贴换1次。 (2)急慢性支气管炎方药及用法:半夏、细辛、杏仁、白芥子、麻黄等分研细末,取药粉适量敷脐,外以麝香追风膏封贴,两天换药1次。 (3)肝硬化腹水方药及用法:

3、甘遂末、葱白各10克,大蒜3克,商陆粉鲜生姜各5克,捣烂敷脐,2日换药1次。 (4)糖尿病方药及用法:天花粉、黄连各1克,石膏2克、蚕茧2个焙干为粉,胰岛素1支,将药粉调湿敷脐,外以麝香追风膏封贴,每天1次。,2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1)月经过多方药及用法:党参、白术、云南白药各10克,共为粉末,每次取5克,以白酒适量调糊敷脐,外以纱布覆盖固定,2天换药1次。(2)痛经方药及用法:乳没各10克,延胡索、白芍、五灵脂、蒲黄、当归各30克,桃仁、香附、干姜、川芎各15克,共熬膏,每取5克敷脐,2天换药1次。,3在皮肤科临床上的应用(1)黄褐斑方药及用法:白芷、白附子、细辛各30克,山檀、茯苓、鹿角霜

4、各100克,密陀僧、山甲片各50克,乳香、没药各15克,熬膏,每次取10克,摊贴脐部,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2)皮肤瘙痒 方药及用法:杏仁、山桅、桃仁、红花、荆芥、防风等分。诸药为末,蜜调药末敷脐,每日1次。,4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1)小儿口疮方药及用法:釜底拍薪散,吴茱萸15克,大黄10克,胡黄连、南星各6克,共研细末,每次取药末10克,醋调温敷脐,或贴敷于两足心涌泉穴,每晚换药1次,连用23晚。(2)小儿高热方药及用法:生石膏、吴茱萸各30克,大黄20克,绿豆20克,研为粉末,每取50克,醋调敷脐。(3)小儿腹泻方药及用法:五倍子10克,丁香6克,肉桂6克,研为粉末,每次取5克填脐

5、,每日换药1次。,注意事项1敷药前,脐部须以热毛巾擦洗干净或用75酒精棉球消毒。2敷药后,脐部需用纱布覆盖固定,或用麝香追风膏封贴,以防药物脱落。3敷脐疗法虽然运用广泛,但也并非万能,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必要时需请医生诊治。,发泡疗法 用刺激性的药物敷在皮肤上,进行发泡治病的方法,叫做发泡疗法。 (1)白芥子泥发泡法 适用于:渗出性关节炎,淋巴结核(瘰疬)药物:白芥子30克用法:将白芥子放入水中浸泡,取出捣泥,分作两份,取其中一份敷于关节肿大处或瘰疬处,外以纱布覆盖固定,两小时后解开观察有无红肿发泡,若已有泡,可用无菌针头将泡刺破,涂上龙胆紫,若无泡出现,可以继续再敷另一份,包扎之,候两

6、小时再行观察,直至发泡为止。,(2)大蒜泥发泡法适应症1:头癣药物:大蒜头10克。用法:将蒜头捣烂如泥,取5克敷于头癣处,轻轻按摩一会,包扎或纱布覆盖固定,两小时放开观察有无水泡出现,如已有水泡,可刺破去水,涂上少许“三黄膏”(制法附后),如无泡出现,可以再取5克蒜泥放在头癣处包扎之,两小时后再观察,直至发出水泡为止。适用症2:黄疸药物:大蒜头10克,青黛10克,茵陈、大黄各6克,白糖适量。用法:诸药共捣成药泥,蒜头另捣如泥,取蒜泥10克敷于孔最穴上,擦20余下,令其发泡,再取10克药泥敷于孔最穴上包扎之24小时洗去,涂上三黄膏。再取另一侧,方法同前。,巴豆发泡法: 喉痹,白喉。 斑蝥发泡法:

7、发癣、痄腮。注意事项1.发泡药物禁止内服。2巴豆、斑蝥均为毒品,用后务必妥善保管,以免发生意外。,泥疗 将泥加热稀释后入浴或包缠患病部位,利用其温热作用进行治疗谓之泥疗。泥疗所用之泥有粘土泥、沃土泥、炭泥、人工泥等。1.粘土泥:我国盛产粘土泥,尤其在沿海岸地带为多,仅大连海岸有七、八处出产医疗泥土。天津一塘沽之海泥亦属此类医疗泥。此外,汤岗子、克什克腾温泉泥,由于泉水渗进泥土内,所以泥土本身之温度即达6070,可以直接取来用于医疗。 2.碳泥:碳泥存在于沼泽地。由各种植物之有机物残余,在无氧条件下,经各种微生物的长期作用而形成的物质与矿泉水相互作用而构成。碳泥大都呈深褐色,不光滑,形状如揉好的

8、面,干燥则极脆。由于碳泥之无机物及胶质物含量较无机粘土泥大,所以,此泥之泥疗为有机泥及无机泥之混合式泥疗。,泥疗之生理作用: 泥疗之效果主要赖于温度及物理、化学成分之总的作用而得以实现。 方法:根据发病部位,病情及患者体质等,可采取全身泥疗,局部泥疗,腹部泥疗,和电泥疗等疗法。,(一)适应症:慢性多发性关节炎(除结核病)、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过後六个月以上才能进行泥疗)、慢性脊椎关节炎、脊髓及脊髓膜外伤後遗症、骨折迟迟不愈合、骨髓炎(除结核病)、慢性肌炎、腱鞘炎、神经炎、多发性脊髓神经根炎、神经痛、周围神经系病、周围神经外伤後遗症、营养性溃疡、静脉曲张、周围静脉炎、血栓闭塞性静脉炎(急性则用冷

9、泥、慢性用热泥)、外伤瘢痕、抽搐、粘连或萎缩、腹腔内脏腑慢性炎症、腹腔器官粘连、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副睾丸炎(除结核病)、妇女盆腔炎、卵巢功能减弱、慢性副鼻窦炎、慢性中耳炎等病症宜用泥疗施治。,(二)禁忌症:肺结核及结核病、心血管系统病、代偿功能障碍、大血管瘤、脑动脉硬化、肾性高血压病、重症哮喘、全身无力衰弱、痞瘤、肿瘤、出血性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皮肤病、白血病、恶性贫血,在泥疗部位有急性炎症、湿疹等病则禁忌进行泥疗。,注意事项: 1.泥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失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现象,因此应准备盐水或热茶。 2.泥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大汗或局部剧痛、浮肿等徵象时,应立即停

10、止泥疗。 3.泥疗结束後应静卧休息30分钟,患者体弱、泥疗面积大则应延长休息时间,要避免著凉。 4.接受泥疗之当天禁止进行大量活动,亦不能进行日光浴疗、游泳及郊游等。 5.由于泥疗能增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所以令患者进食富于蛋白质、糖、维生素b1等之饮食。 6.泥疗之疗效,疗后一个月才能出现,并可持续23个月因而下一疗程的开始,必须在3个月以後,最好间隔46个月。,蜡疗 一种将加热后变成流体的蜡敷在患病部位的理疗办法。 作用:有止痛,消肿,消炎等疗效。适应症及禁忌症 1. 适应证 扭挫伤、肌肉劳损、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强直、关节炎、瘢痕挛缩、循环障碍或手术后遗症(瘢痕、粘连等)、冻疮。 2

11、禁忌证 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传染性皮肤病、癣、婴儿。,石蜡的使用方法 1蜡饼包法 熔蜡要放水,用双层套锅,内锅放置蜡块,内外锅之间放水,外锅底用火将水加热,石蜡会逐渐熔化形成液体状,将蜡液倒在搪瓷盘中,待冷却到4550度时,取出蜡饼,置于患部,外用毛巾或棉垫包好。30 min后去除蜡饼,治疗完毕。 2浸法 在一不锈钢金属槽内放石蜡,底部放水,在密封的底部用电热器加热,待蜡熔化后使温度维持在42度左右,将治疗部位(如手)浸入蜡液中并迅速取出,在逐渐冷却过程中在局部形成一薄膜,反复浸10多次,形成一定厚度的保护层,然后将手浸在蜡槽中治疗30 min,亦可将浸有蜡薄层的手提出蜡

12、槽外,用棉垫包好,待蜡冷却后取下石蜡。,沙疗 用沙子的热气把身体里的阴气或者说是凉气逼出来。 沙疗,诞生于13世纪初,由巴音汗家族发明。当时,由于草原上人生产孩子时,把出生后的孩子用筐吊在树上或放置在草垛上,常被气候或野兽咀嚼,孩子生存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适应症:风湿痛、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等。 沙疗对一些慢性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偏瘫等的治疗效果较好。据了解沙疗场地系风成固定沙丘,长约200米,宽60-80米,高8-10米。常年来此治病的人络绎不绝,是我国重要的沙疗基地。,磁疗是利用人造磁场(外加磁场)施加于人体的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科学方法,也包括口服

13、和外用的磁性药物。 磁疗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是由于其适应症状广泛,保健效果显著,无创伤、无疼痛、副作用很小、安全、可靠,易学易懂、经济实惠,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新型方法。,特点: 1适应症广 2疗效好 3省时方便 4多病兼治 5治疗作用的双向性 6无痛苦、无损伤、安全性好 适应症: 凡是中医活血化淤疗法能够治疗的疾病,磁疗大都能治疗,而且效果很好,如血肿、高血压、脑中风(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胸腔积水、肾炎、水肿,尤其是关节疼痛等都收到很好的效果,说明磁疗的活血化淤的作用是很强的,所以从中医来说,磁疗的作用更加明显。,疗程及副作用:一般磁片贴敷法可连续进行5-6天,取下休息1-2天再贴,3-4周为一疗程。 贴敷磁疗时,其副作用大多在两天内出现,有恶心、呕吐、心慌、一时性呼吸困难、头晕、嗜睡、乏力、低热等。轻者可对症治疗,重者则需停止磁疗。,总结 一法多用,一病多法 治病看疗效,采用不同方法,发挥最大疗效。 努力研习中医之精髓,治病救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