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53945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1,7.3 PID算法的改,一、积分饱和现象及抑制: 1、积分饱和的产生:执行机构所能执行的控制信号是有范围的。我们可设:xmax为执行机构所能执行的最大输出控制值xmin为执行机构所能执行的最小输出控制值,例如一个阀门开度为0%100%,对应输出量为0100 则:Xmax=100, Xmin=0, 对于xXmax的数值,阀门只能取100%,而对于xXmax, 或者xxmax,称之为积分饱和。输出饱和主要是在存在较大偏差条件下由积分饱和产生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4,2、饱和输出的危害:由于饱和的存在,使执行机构不能实现理想计算值所代表的意义,而使控制算法误以为输

2、出还不够强,因而继续加大(或减少)输出值,使系统入更深的饱和不容易退出,导致控制系统性能严重下降。 3、抑制积分饱和的方法: (1)积分分离算法:只在e较小时才运行积分算法(2)遇限削弱积分法:思想是在出现饱和时,新的积分结果有削弱饱和的作用时才将其加入输出值中,否则舍去本次积分结果。,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5,流程图,判断xk-1,ek0,求ek,xminxk-1xmax,Yes,Yes,No,No,计算,=0,=0,计算xp, xd,累加x 输出,xk-1=xmax,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6,(3)输出限值法:限制输出值不入饱和区,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7,二、微分项的干扰措施,干扰

3、信号呈现出较大的变化率,而直接导致微分项取值的变化,从而影响控制系统的稳定。 抑制方法: 1.四点中心差分法:改微分项的结构,以减少干扰的影响。将差分ek-ek-1改为过去四个时刻偏差的平均和形式。,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8,图解表示, 为最近四点平均值,其时间点也平均计算 用四个差分的平均值代替原来一个差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9,2. 不完全微分法: 不在一个周期内完成微分,而将其分散在多个周期中,并按指数规律衰减 为此,引入微分增益常数Ks,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10,可见,因TsT,原(ek-ek-1)的作用减小;因的存在,本次微分与上次相关。,效果图:,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

4、,11,三、PID算法的其他改,1、带死区的PID:对于控制精度要求较低,并且不希望执行机构频繁动作的情况下,可使用带死区的PID算法,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12,2、微分先行算法:对于设定值经常变化的系统,对设定值的阶跃反应最敏感的是微分项(xd). 若要求输出x的值能平稳地变化时,可将微分项中设定值的因素去除。,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13,在方块图中可表示为:,D先于PI行运算,所以称之为微分先行算法,也是微分项的抗干扰措施之一。,PI,对象,D,R,e,x,C,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14,7.4 PID控制程序设计,一、数制选择:由于e的数值较小,运算较复杂,中间结果多,所以定点运

5、算易损失精度,一般采用浮点运算。 二、输出限幅 1、位置限幅:即:当xxmax时,x=xmax当xxmin时,x=xmin 2、增量限幅:即:即要求每次的增量在一定限度之内,有利于系统稳定运行,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15,三、积分整量化误差:为了防止积分饱和,一般积分项的系数较小,这使得在正常状态下,的数值较小,当其和Xp, Xd相加时,可能因有效位长度有限而被忽略,产生了积分整量化误差。 例:某计算机浮点运算相当于5位十制有效位,若此时: = .001, 而xp+xd=100则:x=xp+xd=100.001取5位有效位:100.00 解决方法是对行单独累加为,而后将再加到输出控制值X中。

6、,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16,四、简化运算:,由 “5乘5 加” 简化为 “3乘2 加”,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17,7.5 PID参数的整定,控制系统要求稳定性好,调节迅速,误差小。但是同时满足这诸方面要求又是难于做到的,因此通过折中,选择衰减度为1/4的过渡过程为最佳控制。 最佳控制过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为使PID控制达到最佳控制,必须调整好Kp, Ti, Td等各项系数,称之为PID参数整定,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18,一、理论分析法,通过求解、分析、输入、输出,PID的传递函数,最终求出Kp, Ti, Td各参数值该方法分析运算较复杂,而且大系统对象传递函数的确定也不容易。

7、 二、实验总结法:不必求解对象属性,只需获得实验数据。1、临界比例度法 工作步骤:(1)选择纯比例控制,暂时关闭积分、微分作用(2)由小到大调节Kp,直至被控量的单位阶跃响应达到临界振荡。(无衰减等幅振荡,实际振荡45周期即可)(3)此时Kp记为Kr,第一振荡周期时间记为Tr(4)由Kr, Tr查表求出Kp, Ti, Td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19,PID经验参数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20,2、数字PID的扩充临界比例度法: (1)控制度概念:表征数字控制的效果相当于模拟控制效果的程度。定义为:,一般选择控制度=1.05, 认为数字控制与模拟控制相当(2) 整定步骤: 根据采样周期经验值粗定T; 按临界比例度法确定Kr, Tr 选定控制度,查表定参数,三、参数修改:要求Kp, Ti, Td均能在线通过人机对话修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讲义,21,PID经验参数表扩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