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概述(4学时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53931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6.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用建筑设计概述(4学时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民用建筑设计概述(4学时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民用建筑设计概述(4学时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民用建筑设计概述(4学时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民用建筑设计概述(4学时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用建筑设计概述(4学时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建筑设计概述(4学时ppt培训课件(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 民用建筑设计概述,本章内容:民用建筑平、剖、立面设计 学习重点:了解民用建筑平、剖、立面设计的程序和内容,熟悉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法和内容。,本章提要,本 章 内 容,10.1 建筑设计的内容、依据和程序 10.2 建筑平面设计 10.3 建筑剖面设计 10.4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1) 建筑设计指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由建筑师承担完成的建筑设计专业本身的设计工作。,10.1 建筑设计的内容、依据和程序,10.1.1 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工程设计:设计单项建筑物或建筑群所做的全部工作,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 建筑设计的目的在于确定使用空间的存在形式 结构设计的目的在于确

2、定使用空间存在的可能 设备设计的目的在于改善建筑空间的使用条件,(2)建筑设计内容 建筑空间环境的组合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空间的限定、塑造和组合来解决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和美观等问题。 建筑空间环境的构造设计。主要是通过确定房屋各组成部分的材料和构造方式来解决建筑功能、技术、经济和美观等问题。,(1)使用功能房屋是供人使用的,它的空间必须满足人们居住、学习、活动和精神上的各种使用功能要求,有恰当的尺寸和尺度。 人体需求的空间(图10.1) 家具、设备需求的空间(图10.2) 人们精神上所需求的空间,10.1.2 建筑设计的依据,(2)自然条件与人为环境 自然条件 包括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质及

3、地震烈度等。建筑剖面设计、结构选型、体型设计受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的很大影响。 人为环境 指道路、绿化、噪声及相邻建筑,对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间距、朝向、景观有不可忽视的影响。,(3)技术要求 材料供应及施工技术条件 这是确定建筑技术方案、决定建筑设计方法的依据。 国家及地方的技术文件 包括各种规范、规定、定额和标准。,建设批文及工程设计任务书 建设项目的规模、造价(总投资、单方造价)、用地范围、规划与环境要求等必须有主管部门及城市规划部门的批文。建筑工程设计的具体内容、房间组成及面积分配等功能方面的要求由建设单位在任务书中写明。,设计工作的程序是:,10.1.3 设计程序,建设项目决策,编制各

4、阶段设计文件,配合施工,和参加验收,工程总结,可行性研究咨询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建设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可靠,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是否有赢利,以便减少项目决策的盲目性,使建设项目的确定具有切实的科学依据。,10.1.3.1 建设项目决策,参加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设计任务书是工程项目确定建设方案的决策文件,是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 参与项目建设地点的论证选择建设地点的选择是在拟建地区范围内具体确定建设项目的位置和方向。,设计文件是现场施工的主要依据,必须内容完整,深度符合要求,文字、图纸准确、清晰,保证设计质量。设计过程一般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重大项目和技术

5、复杂项目,可根据其特点和需要按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10.1.3.2 编制设计文件,(1)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对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内容进行概略的计划,作出初步的规定。它的任务是在指定的地点、控制的投资额和规定的限期内,保证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对建设项目作出基本的技术方案,同时编制出项目的设计总概算。,(2)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初步设计的深化阶段,是初步设计具体化的设计阶段。 (3)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在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和绘制出更加具体详细的可据以施工的图纸和文件。,一般参与以下各项工作: 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设计变更和设

6、计洽商。 设计技术咨询。 参加隐蔽工程和阶段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10.1.3.3 配合施工和参加验收,参与工程竣工后的总结工作。,10.1.3.4 工程总结,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单个房间的平面设计。 门厅、走廊、楼梯等交通部分的设计。 平面组合设计。,10.2 建筑平面设计,10.2.1 平面设计的内容,(1)使用部分 主要房间 指在建筑平面整体构成中占主导地位,使用时间长的主要活动空间。 辅助房间 指在建筑平面整体构成中围绕主要房间设置,是实现建筑功能不可缺少的附属用房。 (2)交通联系部分指在建筑平面整体构成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联系、通行部分。,10.2.2

7、 建筑平面的组成,房间的适用性要求 房间的经济性要求 房间的审美要求(图10.3)。,10.2.3 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10.2.3.1 了解主要房间的设计要求,主要房间的面积由三部分组成,即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人的使用、活动面积,室内交通面积(图10.4)。,10.2.3.2 确定主要房间的面积,确定主要房间的面积可根据任务书及国家制订的有关面积指标定额、质量标准确定(表10.1)。,表10.1 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项目,建筑类型,用途单一的大量性房间,其平面形状常用矩形。开间与进深的比例以11.211.5为宜。 特定功能的房间,因有其特定的环境、视听要求及结构、造型的影响,平

8、面形状有圆形、扇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等多种类型(图10.5)。,10.2.3.3 确定主要房间的平面形状,(1)单一开间房间的平面尺寸仅有一个开间的房间平面尺寸多采用开间与进深的大小表示。其尺寸主要依据家具布置的灵活性和结构的经济合理性确定。 家具布置 房间的平面尺寸应便于灵活布置家具,并保证所需的使用活动面积。图10.6 结构的经济合理性,10.2.3.4 确定主要房间的平面尺寸,(2)多开间房间的平面尺寸 通过排列计算,确定平面尺寸。条件是房间的使用人数及家具排列较为固定,使用人数与家具成正比关系。 通过分析估算,确定平面尺寸。应用条件是房间的使用人数不固定,人与家具没有比例关系。 多功能

9、房间及灵活大空间平面尺寸的确定。这类房间的平面尺寸应以主要功能为依据,兼顾其他功能的需要。(图10.8),例:一个可容纳50名学生的小学普通教室,其使用功能主要是听课、授课。为保证学生有良好的视听条件,教室平面尺寸应满足以下要求:A)第一排课桌前沿距黑板一般不应小于2m;B)第一排两侧学生看黑板远端的视线与黑板面所成水平夹角不宜小于30;C)最后一排课桌后沿距黑板不宜大于8m;D)教室桌椅尽量两人一组安排,便于学生出入,便于教师与学生交流、辅导。,小学教室课桌排距取850mm,单课桌长度550mm,通道宽取550mm,后排与后墙距离考虑通行的最小尺寸应为1020mm。按上述所给条件及要求,通过

10、排列计算,确定教室的开间与进深尺寸为(图10.7):开间=2000+(排数-1)排距+1020+横墙内表面到横向定位轴线距离2=2000+6850+1020+1202=8360(mm),因8360mm不符合建筑模数,考虑楼板的经济跨度,教室开间取8400mm(两边各为2700mm,中间3000mm组合)。进深=8桌长+3通道宽度+纵墙内表面到纵向定位轴线距离2=8550+3550+2502=6550(mm)因6550mm不符合建筑模数,调整为6600mm。,(1)门的设置 门的数量 门的数量是由房间的面积和可容纳的人数决定的。 门的宽度 指门洞口宽度或实际通行宽度(即门洞口宽度减去门框宽度)。

11、由房间的用途、安全疏散及搬运家具或设备的需要决定。 门的位置及开启方向(图10.9、图10.10、图10.11)。,10.2.3.5 门窗的布置,(2)窗的设置指确定房间窗的大小和位置。 窗的大小 可按表10.2的采光等级,定出相应的窗地比,再根据已知的室内地面面积,求出采光所需要的窗洞口面积。 窗的位置 一般应将窗与窗或窗与门直通布置,使穿堂风顺利通过室内的使用空间(图10.12)。,表10.2 窗地面积比Ac/Ad,(1)卫生间的类型按卫生间的使用对象不同可分为专用卫生间和公用卫生间。专用卫生间使用人数少,面积小,一般附设在主要房间周围。(图10.13) 公用卫生间使用人数相对较多,常用于

12、集体宿舍及一些大量性公共建筑。(图10.14),10.2.4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10.2.4.1 卫生间的平面设计,(2)公用卫生间设计 基本要求 在满足设备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力求经济,节约面积;应有自然采光和通风;位置在整个建筑平面中应布置均匀,上下对齐,既要隐蔽又要便于寻找。 厕所 参考(表10.3)、(图10.15)。,表10.3 部分建筑厕所设备参考指标, 盥洗室 平面尺寸由盥洗槽的布置以及人们使用和交通、活动情况决定(图10.16)。水龙头间距一般为600700mm。水龙头数量可根据使用人数参看表10.4确定。, 浴室 按进浴方式分有淋浴、盆浴、大池三种,淋浴使用普遍。淋浴及盆

13、浴尺寸按图10.17设计。设备数量参看表10.4确定。,表10.4 浴室、盥洗室或龙头个数参考指标,卫生器具安装定额,厨房中设有灶台、案台、水池、贮藏设施及排油烟装置等。 厨房中家具、设施的布置有单排、双排、L形、U形几种(图10.18)。,10.2.4.2 厨房,10.2.5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10.2.5.1 走道,(1) 走道的宽度,剧院、电影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内门和观众厅外的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各自总宽度均应按表10.5的规定计算。,表10.5 疏散宽度指标,观众厅座位数,耐火等级,宽度指标,(m/百人),疏散部位,体育馆观众厅的疏散门以及疏散外门,楼梯和走

14、道各自宽度均应按表10.6的规定计算。,表10.6 疏散宽度指标,观众厅座位数,宽度指标,(m/百人),耐火等级,疏散部位,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及首层疏散外门的各自总宽度,均应根据疏散人数,按不小于表10.7规定的净宽度指标计算。,表10.7 楼梯门和走道的净宽指标(m/百人),根据组合房间的实际需要确定,同时须满足防火安全疏散要求(表10.8)。,(2) 走道的长度,表10.8 安全疏散距离,楼梯的位置根据人流组织、防火疏散等要求确定。主要楼梯应位于主要出入口附近或直接布置在主门厅内;配合主要楼梯的次要楼梯常布置在建筑物的次要入口。 楼梯的

15、数量应根据使用要求和防火规范确定。通常公共建筑至少设两部或两部以上楼梯。楼梯间距应符合表10.8的规定,当符合表10.9的规定时,可设一部楼梯。,10.2.5.2 楼梯,表10.9 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注:本表不适用于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1)门厅门厅是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处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同时也是水平、垂直交通的枢纽。 门厅的作用 门厅的面积 (表10.10) 平面布置形式 (图10.21) 设计要求,10.2.5.3 门厅、过厅,表10.10 部分建筑门厅面积设计参考指标,(2) 过厅,过厅是室内各部分之间的过渡空间,又称穿堂。过厅一般设在以下部位: 走道的交会点或走道与楼梯

16、的交会处,起人流经门厅的再分配和缓冲作用(图10.22) 走道与使用人数较多的大房间的连接处,或在几个大厅或大房间的连接处,起空间过渡的作用(图10.23)。,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通常设置门廊或门斗,以防风雨或御寒气。开敞式的做法为门廊,封闭式的做法为门斗(图10.24)。,(3) 出入口,(1)根据建筑功能和业主要求,合理安排平面中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同时必须明确以下三个方面: 功能分区要明确(图10.25)。 主次部分要明确 各功能分区之间的分隔、联系、先后顺序关系要明确(图10.26)。,10.2.6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10.2.6.1 建筑平面组合的任务,(2)组织好建筑物内部和内外之间方便、安全的交通联系,保证各交通空间通行方便,简捷明确。 (3)要考虑结构选型、施工和所用材料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建筑安全性。 (4)为建筑立面和体型设计创造有利条件,打下良好基础。 (5)与环境有机结合,注意节约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