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安徽樊涛)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455246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安徽樊涛)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安徽樊涛)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安徽樊涛)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安徽樊涛)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安徽樊涛)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安徽樊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帖]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说课(安徽樊涛)(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ttp:/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版权所有网站地址:南京市湖南路 1 号 B 座 808 室联系电话:025-83657815Mail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第一课时)安徽省 淮南二中 樊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2能正确判断是否是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研究,使学生掌握有关的逻辑知识,以保证推理的合理性和论证的严密性;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构造数学命题,发展体验获取知识的感受;2.通过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与集合的关系的教学,建立概念

2、间的多元联系,培养同学们多角度审视问题的习惯;3、通过“会观察” , “敢归纳” , “善建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把错误的思维过程及弱点暴露出来,并在问题面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Http:/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版权所有网站地址:南京市湖南路 1 号 B 座 808 室联系电话:025-83657815Mail :教学重难点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复习:命题的概念及命题的常见形式。 命题的概念: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

3、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命题的常见形式:“若 p,则 q”,我们把这种形式中的 p 的叫做命题的条件,q 叫做命题的结论。【设计意图】通过命题概念的复习,重点强调条件与结论,为新课学习做必要的准备和铺垫.引入: “若 p,则 q”为真,可以将它表示为 ; qp“若 p,则 q”为假,可以将它表示为 ;如: “若教室里的学生是高二 1 班的学生,则教室里的学生是高二的学生”为真命题,即: 教室里的学生是高二 1 班的学生 教室里的学生是高二的 Http:/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版权所有网站地址:南京市湖南路 1 号 B 座 808 室联系电话:025-83657815Mail :学生;又如:“

4、若教室里的学生是高二的学生,则教室里的学生是高二 1 班的学生”为假命题,即: 教室里的学生是高二的学生 教室里的学生是高二 1 班的学生。【设计意图】命题有真有假,通过对真假两种情况的新的表述方式的引入,意在顺利实现由“已有的知识结构”转入“新知构建”的过程.2:新知建构定义:一般地,如果有 ,称 p 是 q 的充分条件,称 q 是 p 的必q要条件.例 1:下列“若 p,则 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 p 是 q 的充分条件?、若 x3 ,则 x2 ; 1、若 x=1 ,则 x2-4x+3=0; 2、若 f(x)=x,则 f(x)在 上为增函数; 3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问题的实质是

5、判断命题是否为真)解:命题 、 、 都是真命题。所以,命题 、 、 中的 p 是 q 1 2 3 1 2 3的充分条件。问题:同学们,对于命题 、 、 ,我们可不可以回答 q 是 p 的必 1 2 3要条件呢? Http:/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版权所有网站地址:南京市湖南路 1 号 B 座 808 室联系电话:025-83657815Mail :答:可以称对于命题 、 、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1 2 3【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分析,将新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的构建过程转化为已有知识(命题真假的判断)的应用过程. 强调说明: “ ”,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 “q 是 p 的必要

6、条件” 1 qp是同一逻辑关系的三种不同描述形式,前者是符号表示,后两者是文字表示。充分条件的含义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是指“有它就行” , 2即“有之必然” ;必要条件的含义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是指“缺它不行”,即“无之必不然”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试图从不同角度帮助同学们理解“充分”和“必要”。3、巩固新知例 2:判断下列问题中,p 是 q 的充分条件吗?、p: ab q: acbc; 1、p: x 为无理数 q: x 2为无理数; 2、p: xa 2+b2 q: x2ab ; 3、p: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 q:两条直线平行; ; 4解:因为在问题 和问题 中都有 。所以,在问题 和问

7、题 3 4 qp 3中,p 是 q 的充分条件。 4 Http:/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版权所有网站地址:南京市湖南路 1 号 B 座 808 室联系电话:025-83657815Mail :问题:像在 两个问题中 p 与 q 的关系应如何描述? 1 2可描述如下:若有 ,称 p 不是 q 的充分条件,称 q 不是 p 的必要条件。【设计意图】概念的否定是概念理解的重要方面,本例意在让学生在直观理解的基础上给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否定形式.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概念。例 3:判断下列各组问题中,q 是 p 的必要条件吗?、p:x|x3 q:x|x5 ; 1、p: x|x0 q:x|x 0

8、; 2 、p:同位角相等 q:两直线平行 ; 3、p: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解:因为在问题 和问题 中都有 。所以,在问题 和问题 2 3 qp 2中,q 是 p 的必要条件。在问题 和问题 中都有 。所以, 3 1 4 qp在问题 和问题 中,q 不是 p 的必要条件。 1 4强调说明:(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判断的关键:、认清条件与结论; 1、考察 或 的真假。 2 qpp(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和集合的关系: Http:/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版权所有网站地址:南京市湖南路 1 号 B 座 808 室联系电话:025-83657815Mail : ,相当于 ,即 或

9、 qpQP即:要使 成立,只要 就足够了有它就行xPx ,相当于 ,即 或 pqP即:为使 成立,必须要使 缺它不行QxPx练习:回答例 3 中 q 是 p 的充分条件吗?【设计意图】本例的设计和应用主要目的有:(1)强调条件和结论之间的推出关系,即推出箭头的方向性;(2)从集合关系的角度帮助同学们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3)体会“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不同表述方式;(4)让学生初步体会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四种不同类型,为下节课提前准备。课堂活动:请同学们自己举例给出 p、q 并判断其二者之间存在的是否是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的关系。4、能力提升例 4、用“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填

10、空:(1)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是四边形为矩形的_;(2) 是 为正数的_.5a答案:(1)必要条件;(2)充分条件。例 5、 填空(写出一个满足题意的即可)(1) “ab=0”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2) “x3”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 Http:/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版权所有网站地址:南京市湖南路 1 号 B 座 808 室联系电话:025-83657815Mail :答案:(1)可填:a=0;b=0;a=0 且 b=0;这三种中的任何一种。(2)可填:x4(形如 xa,其中 的答案都是对的)。3a【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观察例 5 的问题的问法和前四个例题有无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从条件

11、判断填空到开放的填写条件有助于彰显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通过这组练习,可以了解学生“会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5、牛刀小试练习:判断下列各组问题中,p 是不是 q 的充分条件以及 p 是不是q 的必要条件?、p: q: x2 ; 1 x 0、p: tan =1 q: ; 2 4、p: 直线 与平面 内的两条相交线垂直 q: 直线 与平 3 l l面 垂直;、p:函数 f(x)满足 f(0)=0 q: 函数 f(x) 4是奇函数; 答: p 是 q 的充分条件,p 不是 q 的必要条件; 1p 不是 q 的充分条件,p 是 q 的必要条件; 2p 是 q 的充分

12、条件,p 是 q 的必要条件; 3p 不是 q 的充分条件,p 不是的 q 必要条件; 4结合练习,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Http:/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版权所有网站地址:南京市湖南路 1 号 B 座 808 室联系电话:025-83657815Mail :从练习中我们发现在 p 与 q 之间存在以下几种关系:、 且 ; 1 qp、 且 ; 2、 且 ; 3 p、 且 ; 4 qp对于这几种关系我们应如何描述呢?下节课,我们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意图】反馈练习的设计,既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也在前面例 3 的基础上明确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涉及的四种类型,为顺利进入

13、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6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小结如下内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判断的关键; 2【设计意图】再现课堂,小结提升,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 Http:/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版权所有网站地址:南京市湖南路 1 号 B 座 808 室联系电话:025-83657815Mail :作业布置1、课本第 12 页 A 组 1、2 、B 组 12、补充: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是“ ”的充分条件;ab02ab“ ”是“ ”的必要条件;c“ ”是“ ” 的必要条件;(其中 A,B 是集合)AB“函数 是奇函数”是“ ”的充分条件.fx0f教学设计说明一、本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