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548854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堂提示,1、回答问题要“大声” 2、小组讨论要“轻声” 3、仔细倾听要“无声” 4、认真探究,认真记录,科学小实验,实验材料: 塑料梳子(塑料笔壳)、碎纸片,实验步骤: 1、手拿塑料梳子靠近碎纸片,观察现象。 2、梳子在头发上梳几下,再接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3、把刚梳过头发的梳子靠近头发,观察现象。,看到了什么?谁能解释一下?,温馨提示,小心纸屑,别撒了!,“怒发冲冠”,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2、?,为什么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比如摩擦)时,就容易使一个物体上的电荷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物体表面的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出了电性。,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这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性质极其相似。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摩擦起电的原因,用电器,电 源,练习,1.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

3、觉;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用梳子慢慢接近纸屑,梳子会吸引纸屑、;摘下羊毛织成的帽子,帽子会吸引头发;用一块羊毛制品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这个侧面靠近头发,气球会吸引头发;这叫静电现象。 【注: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上 不同的电荷,异种电相互吸引。】,2、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这时两个气球相互排斥,这是因为两个气球带上了相同的电荷(),同种电相互排斥。 3、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下图三种情况:同种电相互排斥,4、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5、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交流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注:36V以下为安全电压,36V以上为危险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