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与文学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545329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视艺术与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影视艺术与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影视艺术与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影视艺术与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影视艺术与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视艺术与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视艺术与文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影视艺术与文学,第一节 文化与文学 一、文化的概念1、广义(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哲学:“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包括三个方面: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2)庞朴: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包含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和心的部分。,对象化了的劳动,制度、宗教你、科学猜想等,心理状态 价值观 思维方式等,2、狭义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即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有无等。即,知识修养。,3、符号论的文化概念德国现代哲学家卡希尔:人的本性是文化,正

2、是文化把人与非人区别开来,动物只有信号,没有符号。 信号只是单纯的反应,不能描写和推论。,二、文学的概念1、文学是一种文化样式;2、从社会结构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3、从作家的角度看,文学是作家个体的体验的凝结,文学是作家对生活的评价和情感的流露;4、从读者的角度看,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情感沟通的渠道;5、从作品的角度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直接现实,没有语言和语言的结构也就没有文学。,三、文学的文化意义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2、叩问人生活的意义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4、憧憬人类的未来,第二节 电影 电视一、电影、电影学、电影艺术1、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

3、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2、电影艺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3、电影学:关于电影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电影研究的同义语。,二、电影的特征1、电影既是商业又是艺术;2、电影是声画结合的艺术,电影是光与影的艺术;3、电影具有高度的综合性;4、逼真性;5、运动性;6、蒙太奇; 7、技术性。,三、电视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开始在亚力山大王宫定期播出黑白电视,被称为“世界电视诞生日”。1958年5月

4、1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四、电视艺术的特性1、兼容性;2、时效性;3、纪实性;4、大众性;5、参与性,五、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影视艺术被称为第七艺术,有与文学不同的特点,但影视艺术对文学的借鉴和学习却是显而易见的: 1、影视艺术对文学“母体”的遗传:采用文学的基本工具语言艺术来刻画人物形象;2、从文学“母体”中借鉴,3、从文学“母体”中变异改编4、影视与文学的互动(1)影视依赖文学得到快速发展;(2)文学依靠影视取得了轰动效应;(3)影视同期声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同时面对观众,互补阅读。,第三节 影视文学一、作为第五文学样式的影视文学影

5、视文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了通常意义上的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也包括影视纪录片、风光片、电视小品、电视专栏节目等的文字性脚本。影视文学的文体特征:1、基于文字2、基于影视,二、影视文学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异同1、联系:(1)两者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勤于深入生活,精于提炼生活,善于表现生活。”(2)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这也是使影视改编称为可能的一个原因。影视的发展也有内在的对文学借鉴学习的要求。(3)影视和文学都具有时间艺术的美学特征,都可以描述时间的变化;(4)文学艺术分为叙事作品和抒情作品,而影视文学更偏向或接近于叙事作品,即小说和戏剧,而更加远离抒情作品。,2、差异与戏剧的差异(1)不受时空的限制,尤其是电视剧(2)影视更偏重于听觉,所以其文本样式也有所不同(3)观众视点的变化。戏剧:距离不变,完全由人的注意力调节;影视:远、全、中、近特(大特)。,与小说的差异:小说中可以有许多的心理描写,比喻、议论、叙述,而这一切在影视作品中都应转化为可视、可闻的画面和声音。,三、影视文学的文体特征1、影视文学的跳跃性特征2、影视文学的动作性特征3、可视性特征 4、简约性、说明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