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4290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培训课件(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重点难点问题,第一节,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曾提出要把马列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一问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认识。,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

2、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有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成为全党的共识,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所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以一部研究

3、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说:“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邓小平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第二节,毛泽东同志生平简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13年,在湖南省立第

4、四师范学校求学,1920年,毛泽东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这是毛泽东(左四)与进步团体“辅社”同人在北京陶然亭合影。,1931年1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成员合影。左起:顾作霖、任弼时、朱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1937年在延安,1942年整风 运动,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指挥全国人民 解放战争,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入北平。,1949年4月,和、刘松林、李讷在香山,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持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4年1

5、月,毛泽东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1956年, 论十大关系,1957年,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的问题,时代背景,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是在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昭示人类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纪元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苏联十月革命,时代背景,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实践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得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先进的中国人在众多的西方思潮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时代背景,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实践基础,

6、以中国民族工业为标志的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新生产力的代表即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时代背景,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开始萌芽,基本形成,继续发展,开始萌芽时期(1921年1927年),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萌芽的主要标志: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走向成熟,开始萌芽,基本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基本形成时期(1927年1935年),形成的主要标志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反对本本主义 怎

7、样分析农村阶级 理论成果: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创立。,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开始萌芽,基本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走向成熟时期(1935年1945年),标志 发刊词 (1939.10)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39.12) 新民主主义论 (1940.1) 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系统的完整的提出。,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政治保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原因:,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

8、党的理论素养的加强和思想路线的端正,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开始萌芽,基本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继续发展时期(1945年以后),代表著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947.12)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6) 论十大关系 (1956.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2) 理论成果: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 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1904.8.221997.2.19),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故居,邓小平,四川广安县人,原名邓希贤,学名邓先圣,生

9、平简介,1919年秋中学毕业,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 1920年8月赴法勤工俭学 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4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 1926年1月离法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生平简介,1919年秋中学毕业,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 1920年8月赴法勤工俭学 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4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 1926年1月离法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生平简介,1927年1月回国,担任中山军事学校政治处处长、政治教官、中共中山军事学校书记 1927年1929年中共中央秘书 1928年1929年领导白色,龙州起义创建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生平简

10、介,1931年1933年,在瑞金、会昌、寻乌、安远任职,治理中央苏区,发展生产,加强文化建设,巩固红色政权 。1933年人生第一次大落大起 1935年1938年中共中央秘书长、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队长、政治部副主任,生平简介,1952年,任政务院常务副 总理 1954年中央秘书长、中央 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委 员囯务院副总理 1956年任中央委员会书记 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 央书记处工作达10年,工 作卓有成效,生平简介,1969年10月1973年3月 人生第二次大落大起 1973年12月中央政治局 委员、中央军委委员 1975年1月中共中央委副 主 席、国务院副总理、 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

11、党政军的日常工作,生平简介,1976年4月1977年7月 人生第三次大落大起 1989年11月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政治退休 1992年春,南巡考察 1997年2月,因病逝世,生平简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33个国家15亿以上人口卷入战争,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伤亡达3000多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了61个国家20亿以上的人口,战争遍及亚非欧及大洋洲,军民伤亡总数9000多万。,2、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依据,“ 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到

12、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长期改善甚微农民年均增长不到3元,城镇居民年均增长不到4元。2.5亿人口解决不了温饱问题。,3、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现实依据,中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承担着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的重任, 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中国粮援26年:从受援国到捐赠国1978年,人均280公斤的粮食产量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的第一个国家;2005年,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联合国不再对中国进行粮食援助;中国在 停止接受援助的当年,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中国贫困人口从2.5亿减至目前的2610万,占世界同期减贫人口的70;最近5年世界贫困人口增加了3亿,中国“十五”前4年绝

13、对贫困人口却减少了600万。此外,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20以上来自中国,中国粮食年产量从3亿吨增至5亿吨,主要农产品供给也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国际上对邓小平评价甚高日本一学者说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个人之一秦始皇 孔子 毛泽东 邓小平,4、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依据,“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命名为,“ 邓小平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

14、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第四节,1947年,江泽民的毕业照,1926年,江泽民出生于扬州,江泽民同志简介,1993年3月27日,江泽民当选国家主席,1989年6月,江泽民任中共

15、中央总书记,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经济全球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国际环境(世情):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两极走向多极,国际形势总体上进一步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不太平。,世界格局指在总体国际关系中各主要战略力量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相互关系的基本框架和态势。,世界格局多极化不可逆转,雅尔塔格局,苏东巨变,指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经济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的状况和进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遍及全球,跨国公司的产值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3,跨国公司内部和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约23,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占世界对外投资总额的90以上。,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