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学研究进展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42869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7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心理学研究进展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学习心理学研究进展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学习心理学研究进展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学习心理学研究进展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学习心理学研究进展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心理学研究进展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心理学研究进展ppt培训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心理学研究进展,学习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人格与学习,有机体学习: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心理行为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人类学习: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学习: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过程,学习理论研究概况 一、学习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 探讨个体是如何获得经验(知识或技能)1. 学习结果:学习使个体形成什么2. 学习过程: 为实现学习结果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活动,学习如何发生,如何进行,其结构是什么3. 学习条件: 保障学习顺利进行和发展的

2、因素,二、理论流派 联结派(行为派)、认知派(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 (一)联结派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 1.结果:使个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2.过程:通过不同方式建立刺激与反应联系 3.条件: 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条件主要学说 桑代克 试误联结说 1. 过程:通过试误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饿猫打开迷笼门的时间次数) 2. 学习规律与条件: 预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巴甫洛夫、华生 替代联结说(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过程:通过新刺激(灯光)与无条件刺激的结合产生替代作用,建立新刺激与反应的联系斯金纳 强化联结说(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过程:对个体在刺激情境中出现的期待行为进行强化,增加期待行

3、为在该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建立情境与反应联系班杜拉 观察联结说 过程:个体对某种刺激情境中的行为结果进行观察,产生替代性强化,建立情境与行为的联系注意、保持、再现、动机,联结派学习理论发展过程,桑代克试误联结学习模式 试误引发 形成S R (S-R),巴甫洛夫、华生替代联结学习 前 提 (S* R)结合 替代形成学习过程:S* + S R (SR),格思里邻近联结学习 斯金纳强化联结学习 班杜拉观察联结学习S + R (S-R) (S) R S* (R-S) S+S* R (SR) 接近出现 强 化 (S) R S* (R-S) 观 察 逐步完善,(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 1.学习结果:形

4、成反映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结构 2.学习过程:积极主动进行复杂的信息加工的过程 3.学习规律与条件:注重学习内部条件主动性、内部动机、过去经验、智力等主要学说 认知完形说;认知符号说;认知发现说; 认知同化说;认知建构说,布鲁纳 认知发现说 基本观点学习结果:形成学科知识的结构系统学习过程:积极主动进行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如何促进学习:信息加工过程应是自下而上,从具体到一般,向学生提供较低层次事物,让学生“发现”新事物或关系。 教学应用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重点发现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奥苏贝尔 认知同化说 基本观点学习结果:形成学科的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的过

5、程如何促进学习:同化过程应自上而下进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对新知识学习有重要影响教学应用教材要从一般到具体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建构主义 认知建构说 基本观点 学习结果:围绕关键概念形成网络化认知结构 学习过程:从不同背景角度出发,进行独特的非一致性的信息加工活动如何促进学习:强调自我探索、协作学习 教学应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协作学习;提供充分资源让学生自我探索等,学习动机研究概况 一、学习动机及其影响 激发、维持个体学习活动,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状态 类型: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适宜强度动机最有利于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任务

6、难度不同,最佳学习效果动机强度有变化高容易效率水 一般程度平困难低 高,二、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 观点:一种行为发生概率是该行为所受强化的函数 强化:增强学习过程中某种反应重复出现的力量 强化物:能起强化作用的所有刺激物 形式:正强化、负强化 连续强化、断续强化 断续强化的分类,(二)成就动机理论Ta(成就动机合成倾向) =Ts(追求成功的倾向)Taf(避免失败倾向)TS = MS(成就需要)PS (成功可能性)IS(成功诱因值)Taf=Maf(避免失败动机)Pf(失败可能性)If(失败诱因值)成就行为=Ta外部动机力量成就行为取决于合成成就动机倾向的强度和环境中引发外部动机力量的作用

7、,(三)归因理论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B.Weiner),例:英语考试成败原因分析,积极归因模式 成功 能力和努力 自尊自豪 趋向成就任务 失败 缺少努力 内疚维持较高成就期望 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务消极归因模式 成功 运气 不在乎 缺乏趋向成就任务倾向 失败 缺乏能力 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 缺少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四)自我效能理论(Bandura) 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作用:决定对活动选择;影响对困难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习得性无力感的产生 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和失败,便会产生无能为力、放弃努力的心态。 获得体验:努力却没有结果导致失败感、挫折感 在体验

8、基础上认知:“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 形成期待:“将来结果也不可控” 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的损害:降低学习动机、认知障碍、情绪失调,三、内部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成功机会;训练积极归因;促进动机迁移;订立学习合约 四、外部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 及时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正确进行表扬批评;营造适度竞争气氛 奖惩原则明确、具体、公正、适度; 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合理运用物质奖励; 方式灵活多样; 奖励宜当众、惩罚最好私下; 忌将学习任务作为惩罚手段; 批评因人而异 开朗直率者直来直去,公开式;倔强刚毅者甜言蜜语,柔软式 自尊心强者点到为止,点化式;温和顺从者和风细雨,温和式 粗暴急

9、躁者避开锋芒,疏导式;沉默寡言者避开指责,说理式 傲慢自负者示败揭短,严肃式,学习策略研究概况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和调控方式复述策略:如重复、抄写等认知策略 精加工策略:如联想、口诀、作笔记等组织策略:如选择要点、列提纲等计划策略: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元认知策略 监视策略:自我测查、集中注意等调节策略:如调整阅读速度、复查等时间管理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环境管理其他人的支持,一、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重复、抄写 精加工策略:联想、划线、作笔记等组织策略 聚类组织(归纳法)概括组织 纲要法网络法 二、元认知策略 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及 计

10、划、监视和调节元认知知识:有关认知个体、认知任务、认知策略的知识元认知体验: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视与调节,元认知调查问卷的部分项目 什么原因使有些人很会解题? 有一天我和一个很会解题的人交谈,我问他是否很会阅读,你认为他会怎样回答?为什么? 大人比小孩更会解题?为什么? 状态元认知问卷的部分内容 在刚才解题过程中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 我边做题目边检查自己的题做得对不对。 我能意识到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 我自己检查错误。 我在解答问题时注意选择和组织有关的信息。 ,训练元认知的一般方法 自我提问法 相互提问法 知识传授法 出声思维法(口语报

11、告法) ,例:解代数应用题自我调控单,小学生作文自我提问单 1.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2.有关材料有哪些?还有哪些更新奇的材料? 3.我想表达什么情感或想说明什么道理?有新意吗? 4.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现我的思想和情感?哪些作为主要材料?哪些作为次要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5.按什么顺序来安排这些材料最能表现主题?能不能列出一个提纲? 6.写完之后,怎样修改作文?文章阅读理解自我监控问题单 概览 这篇文章值不值得我细读? (从大小标题看) 初读 我扫清阅读障碍了吗? (背景知识、生字、生词) 细读 我能够把整个文章连贯起来理解吗?(句子、段落) 提要 我很好地把握住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吗?(用纲

12、要法) 检测 我完成了预定的学习任务了吗?(句子、段落、结构、记住、熟练应用),用出声思维来矫治差生 当差生解决一个问题时,先让大声报告出他们的思维过程; 再把优秀学生解决问题的程序告诉他们,并要求把优秀生用过而他们没有用过的策略记录下来; 训练者与之讨论原因; 为差生提供一个类似问题,让其模仿使用。 经过多次训练后,能有效提高差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 学习环境管理:选择适宜学习环境 其他人支持:寻求教师、同伴帮助等四、学习策略发展特点 对初一至高三405名学生调查发现: (1)初中生对学习策略掌握处于他控状态,尚未内化,策略运用不稳定,高中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运用达自

13、控水平; (2)初、高中阶段,优生学习策略总体水平显著高于中等生、差生,而中等生和差生间差异不显著; (3)初中男女生间学习策略总体水平无显著差异,高中女生总体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不同性别和年级的方差分析表,初中生的路径模型,学业成就0.385 0.3780.625 学习策略 学习自我效能感,高中生的路径模型,学业成就 0.2510.540学习策略 学习自我效能感,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问题:个人不能用已有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感到疑难的情境。 问题解决:由问题情境引起,需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1、问题情境性; 2、目标指向性

14、3、操作序列性; 4、认知操作性 一、问题解决过程二、影响因素 知觉情境:直接感知到的问题的空间组织形式。 情境简单显著解决容易。复杂隐匿或易引起误解的情境妨碍问题解决。定势对大中学生问题解决影响的结果比较 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初中生 高中生 大学生 总体 定势率 62.2 75.8 78.5 72.1 男生定势率 64.0 75.4 76.9 72.5 女生定势率 60.4 76.7 80.5 71.4,问题表征:对问题信息搜索、提取、理解、内化的过程,是对问题的各种条件和规则的解释 3人住旅馆3间房,每间房10元,3人总共付30元。第二天,老板觉得3间房给25元就够了,于是让店小二退回5元给3位客人。可店小二贪心,每人只退回1元,剩下2元自己偷偷拿了。 这样一来,3位客人每人各花9元,3人一共花了27元,再加上店小二独吞的2元,总共是29元。而当初3人总共付给30元,还有1元去哪里了?知识经验: 一笔画四条直线,并将 九个点连起来情绪动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