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培训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4542648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培训(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对 口 部 门,1,2,监 测 特 性,3,主 要 任 务,4,方 法 要 求,工 作 意 义,,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对 口 部 门,,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中医药事业发展千载难逢大好机遇 挑战共存历史时期 中医药管理重心微观服务、中观管理、宏观调控政府的决策需要建立具有行业特点的监测体系掌握各类中医药服务状态信息研究战略制定规划科学的决策提供针对性扶持政策措施依据,,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监测是对行业服务过程的特征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将时间、不同对象以连续性的动态特征实施观察分析,进行客观的状态评价的一种管理手段。监测与统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监测是把握行业动态与走势

2、的定性、定向的判断,为政府调控决策服务,不同于统计制度的定性定量分析的数据统计。监测是以反映行业特点的指标为主与统计制度现行统计项目有所不同。,监 测 特 征,,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背 景 情 况认真贯彻李克强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根据2009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落实 2009 年中医医政工作要点建立监测、巡视、评估制度掌握状态、制定政策、争取项目年内召开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会议,,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方 法 要 求,随机原则,按照经济条件各抽取3个县为监测点(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监测范围,全国中医医院全覆盖,社区,随机原则,按照经济条件各抽取3个开展

3、社区卫生服务的区为监测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方 法 要 求,1基本情况床位、房屋建筑面积、设备总值、临床科 室数、中药品种;开展的中医诊疗项目数、 收支情况; 2人员情况医院总人数、医生、药学、护理、医院领导和临床科室负责人结构; 3服务情况门诊总人次、门诊药物处方总数、门诊中医非药物治疗总人次、健康检查与咨询指导总人次、住院病人情况。,,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方 法 要 求,1、床位实有床位与编制床位进行比较,工作效率及资源利用效率,为合理确定床位编制提供依据; 2、房屋建筑面积均业务用房面积,业务用房结构,每平方米的业务收入 ; 3、设备 中医诊

4、疗设备的比例,医院制剂生产、加工设备的配置情况,万元设备提供的服务量 4、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设置结构; 5、中药品种 医院中药品种结构; 6、开展的中医诊疗项目 中医诊疗项目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中医医院总体的应用情况; 7、收支情况医院总的收入结构,中药的比重,医院收支平衡情况,医疗收支平衡及药品收支平 衡情况),分 析 要 点,基本 情况,,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方 法 要 求,分 析 要 点,医院的人员结构;医师、药学、护理、医院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的专业结构;诊疗方式结构(中医、中西医、西医的比例)、重点专科的比重、专病门诊的比重 ;药物处方结构(中草药、中成药处方的比重)中医非药物治疗人次

5、占门诊人次的比重;中医非药物治疗的结构、开展中医健康检查与咨询指导服务的情况 ; 出院病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及各病种的平均住院天数等、病床使用率、收治疾病种类及其结构中医、西医;治疗方式结构中医、中西医、西医治疗人数的比例;平均每一人次出院费用及其结构,并按医院所在地区、级别等作进一步分析;,人员情况,门诊情况,住院情况,,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方 法 要 求,总体情况 1、县级医疗机构数 中医医院数、中医门诊部数(中医门诊部总门诊量)、中医诊所数(中医诊所总门诊量) 2、乡镇卫生院数 设中医科的乡镇卫生院数 3、村卫生室数 行医方式(中医、中西医结合还是西医) 4、社会举办医疗机构数 中医机构

6、数 (1)民营中医医院数 总门急诊量、总出院人次 (2)中医门诊部数 总门诊量、总出院人次 (3)中医诊所数 总门诊量,,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方 法 要 求,(二)县中医院情况 由中医医院重点监测提供。 (三)乡镇卫生院情况 1.床位数其中:编制床位数 2.年药品收入 其中:中药饮片、 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西药收入 3.年出院人次 其中:以中医为主的治疗人次 4. 3月16日至3月22日一周门诊处方数(含非药物处方,如中药饮片、中成药、西药及非药物处方开具在同一张处方上,拆开后分别计算) 其中: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处方、中医非药物处方、西药处方数 平均每张中药饮片、中成药处方、非药物处

7、方、西药处方费用 5.医师人数: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数 6.乡村医生数:以中医为主或中西医结合乡村医生数 7.配备的中药饮片品种数 8.配备的中成药品种数 9.是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方 法 要 求,(四)村卫生室情况 1.药品收入:中药饮片、中成药、西药收入 2. 3月16日至3月22日一周门诊处方数(含非药物处方,如中药饮片、中成药、西药及非药物处方开具在同一张处方上,拆开后分别计算) 其中: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非药物、西药处方数 平均每张中药饮片、中成药处方、非药物处方、西药饮片处方费用 3.医师人数: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类别执业助理

8、医师人数 4.乡村医生数:以中医为主或中西医结合乡村医生数 5.配备的中药饮片品种数 6.配备的中成药品种数 7.是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方 法 要 求,分 析 要 点,总体情况,村卫生室情况,乡镇卫生院情况,中医服务机构比例,实际床位与编制床位比较、中医药服务情况(处方比例、 费用情况) 药品收入比例、中医人员比例、中药配备情况以及 新农合情况,药品收入比例、中医药服务情况(处方比例、 费用情况) 中医人员比例、中药配备情况以及新农合情况,,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方 法 要 求,(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 与乡镇卫生院类同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情况与村卫生室类同

9、,,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掌握基础数据,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重点 监测,农村 监测,社区 监测,,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中医药管理局,监 测 组 织,100家监测医院,,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测点数据的收集、上报工作,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准确性负责终审。,负责监测点的具体工作,本着“及时、准确、完整、真实”的原则,按照监测指标内容如实、准确填报,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各省级中医医疗监测中心。,承担具体的技术性和事务性工作,负责对全国各监测点数据的收集、核实、统计、分析等工作。,监测中心,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中医医院,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工作职责,专人,,中医医疗质量

10、监测中心,2、8月28日前,1、7月10日前 (国定假顺延),报送时间,2、8月22日前,各类监测点,区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2009年第一季度为试运转,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于4月22日前上报中医医疗监测中心。(农村中医药服务),试运行报送时间,,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方 法 要 求,监测软件由上海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负责制作。监测方法统一监测指标以反映中医药服务为特点内容统一监测软件以规范、提示、校验、便捷统一上报时间每年1、7月的10日前统一报送途经电子邮件,,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工作要求 (一)数据上报方式:以电子邮件的

11、方式上报; (二)监测数据必须做好备份和可追溯工作; (三)各监测单位确定监测工作负责人和操作联系人、 联系电话等上报上海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方 法 要 求,,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今年监测数据报送 全国中医医院重点监测7月10日报2009年上半年 农村中医药服务监测4月22日前报2009年第一季度 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7月10日前报2009年上半年,,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结 束 语这是一项行业管理的系统工程,细致又复杂,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这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科学决策、宏观调控的需要,是中医药管理趋向成熟与完善的措施。这项措施的落实运转和成果的运用,将在中医药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事这项基础性工作非常有意义,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吧。,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