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上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41415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上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上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上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上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上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上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上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十堰一中 肖 良,高中一年级上期末总复习,17 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 “已”、“共”、“厌”、“说”、“知” 二、古今异义词 1、执事:古,左右办事的人,文中是对对方的敬称;今,掌管某项事情或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2、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一般引申为宴客的主人。 3、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携带的东西。 4、去:古,离开、距离;今,与“来”相对的动作,离开所在的地方往别处。 5、夫人:古,那人;今,多用于外交场合,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三、一词多义课后练习第二题以俟夫观人风者得 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将焉取之 子亦有不利焉,(代词,它),(代词,何),(代词

2、,哪里),(语气助词,呀,啊),四、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词作动词,驻军) 既东封郑(疆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肆其西封(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张,延伸)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越国以鄙远(名词用作动词,把当边邑),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以其于晋无礼) 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佚之狐于郑伯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2、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夫晋,有何厌?“何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之一) 3、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3、 敢以(之)烦执事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4、固定句式 焉用亡郑以陪邻; 杀鸡焉用牛刀。 焉(为什么要,何必) 夫晋,何厌之有? 夫何(怎么),六、重要虚词 之 1、代词。如,公从之;将焉取之;唯君图之;子犯请击之;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臣之壮也;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 3、助词,的。如,是寡人之过也 4、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夫晋,何厌之有? 5、助词,补足音节作用。如,君之所知也; 而 1、连词,表修饰关系。如,今急而求子;夜缒而出; 2、连词,表因果关系。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连词,表转折关系。如,朝济而夕设版焉 焉 1、句首发语词。如, 2、句首,译为“为什么

4、”。如,焉用亡郑以陪邻 3、将焉取之?,勾践灭吴 一、通假字 “句”、“帅”、“取”、“免”、“政”、“餔”、“其”、“有” 二、古今异义词 中原: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丈夫:古,男子,男孩;今,女子的配偶。 爪牙:古,勇猛的将士;今,走狗、帮凶。 至于:古,至,动词,到,于,介词,引出处所;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于是:古,从此;今,连词,一般用作表承接关系。 三、一词多义 课后练习第二题,四、词类活用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动词的使动用法)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名词用作动

5、词)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又郊败之(名词作状语) 而可无死乎(动词的为动用法) 五、特殊句式 1、疑问句。无乃后乎?(无乃乎?即“只怕/恐怕吧?”) 2、宾语前置。何后之有?(有何后?) 3、定语后置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今夫差亿有三千水犀之甲者) 四方之士来者。 国之孺子之游者。 4、判断句。此则寡人之过也。(判断句。“此也”表判断) 此其利也。,六、重点虚词 而 1、连词,表递进关系。执其手而与之谋;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之 1、助词,“的”。如,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2、助词,起补足音节作用。如,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3、宾语

6、前置的标志。如,何后之有? 4、代词。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遂使之行成于吴; 5、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国之孺子之游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通假字“有”、“孰” 二、古今异义词修:古,长;今,修理。私:古,偏爱;今,自私。谤讥:古,批评议论,指责;今,诽谤,恶意中伤。明日:古,第二天;今,今天的下一天。地方:古,土地方圆;今,处所,地点。 三、一词多义课后练习第二题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早晨) 旦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第二天)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天天),四、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名词作动词)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意动用法)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 闻寡人

7、之耳者 (动词的使动用法) 朝服衣冠 (名词作状语),五、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忌不自信(忌不信自) 2、状语后置 欲有求于我也。(欲于我有求) 能谤讥于市朝。(于市朝谤讥) 皆以美于徐公。(于徐公美) 皆朝于齐。(于齐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于朝廷战胜) 3、定语后置。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面刺寡人之过之群臣吏民) 4、判断句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省略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 6、被动句。王之蔽甚矣。(大王你受蒙蔽太厉害了) 7、固定句式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孰与”

8、,“与孰”,表示比较选择,意思是“跟相比,哪个”),六、重点虚词 而 1、连词,表并列关系。如,而形貌昳丽 2、连词,表承接关系。如,窥镜而自视 3、连词,表修饰关系。如,暮寝而思之 之 1、代词。如,问之(于)客曰;暮寝而思之 2、助词,的。如,臣之妻私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闻寡人之耳者 3、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吾妻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 莫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否定性无指代词,“没有谁”),触龙说赵太后 一、通假字 “耆”、“反”、“奉” 二、古今异义词 说:古,shu劝说;今,讲,说话。 左右:古,部下,近臣,侍卫人员;今,常用作方位词,表大致范围,也用作动词,控制。

9、趋:古,小步紧走;今,趋向。 走,古,跑;今,行。 几何:古,多少;今,指数学的一门学科。 怜:古,爱;今,可怜,怜悯。 丈夫:古,男子、男孩;今,指妇女的配偶。 至于:古,到;今,常用作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件事,副词。 三、一词多义 课后练习题二,四、词类活用 日食饮得无衰乎(名词作状语) 其继有在者乎(动词作名词,继承人,后嗣) 质于齐(名词用作动词,做人质) 赵王之子孙侯者(名词用作动词) 没死以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尊贵) 念悲其远也(为悲伤,为动用法) 祭祀必祝之(为祈祷,为动用法),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非弗思也(“非”表否定判

10、断) 2、宾语前置。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长安君以何自托) 3、状语后置 赵氏求救于齐(赵氏于齐求救) 甚于妇人(于妇人甚) 贤于长安君(于长安君贤) 和于身(于身和)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而不及今令于国有功)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长安君以何于赵自托) 而封之以膏腴之地(以膏腴之地封之) 4、固定句式。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乎”,表推测,意为“恐怕吧”) 5、省略句。诸侯(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六,重要虚词 而 1、连词,表修饰关系。如,太后盛气而揖之 2、连词,表承接关系。如,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3、连词,表转折关系。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而

11、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4、连词,表并列关系。如,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之 1、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2、助词,的。赵王之子孙侯者 3、助词,不译。恣君之所使,七、古代的敬称、谦称、贱称及其他 敬称1、陛下、大王、皇上、君(称帝王)2、子、夫子、师、吾子(称老师)3、公、将军、大夫(称将军)4、君、足下(称尊重的人)5、令尊、令堂、令母(尊称别人的父母)6、令郎、令爱(称别人的子女)7、媪(称老年妇女) 谦称 1、寡人、孤、朕(君王自称) 2、仆、不才、不佞、小人、愚、不肖(一般人自称)妾、贱妾(女子自称)、臣、老臣(臣子自称)、贱息(谦称自己的孩子) 贱称:小子、竖子

12、、小竖子 其他:1、尔、汝(上称下或不客气的平辈之间的称呼)2、先母、先世、先师(对已逝去的尊长称呼时前加“先”) 3、舍弟、舍妹(称自己的弟妹);家父、家母(称自己的父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通假字希、莫、 二、古今异义词 三、一词多义以吾一日长乎尔 (介词,因为) 以 毋吾以也 (动词,认为) 则何以哉 (用、做) 四、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端章甫;与(语气助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小、大 五、特殊句式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寡人之于国也 一、通假字直、颁、涂、无 二、古今异义词凶、加、或、走 三、一词多义课后联系三 四、词类活用食;王;树;衣;生;死 五、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宾语前

13、置,劝学 一、通假字輮;有;暴;知;生 二、古今异义词参;疾;假;用心;博学;爪牙 三、一词多义课后练习二 四、词类活用日;上、下;水;利 五、特殊句式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秋水 一、通假字 泾;辩 二、古今异义词 北海;于是;河;至于;大方 三、一词多义望洋向若而叹曰 (名词,海神名) 以为莫己若者 (动词,如,及,比得上) 若 不若长安君之甚 (动词,如,比得上)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副词,假如) 若毒之乎 (代词,你)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动词,听到) 闻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名词,见闻,学识) 四、词类活用 时;东;少;轻 五、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被动句,过关练习一、文学常

14、识 二、重难句翻译 三、读本和课后练习 四、金银卷,17烛之武退秦师 一、文学常识 左传 二、翻译,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5、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晋侯、秦伯(联合带领军队)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对楚国有贰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如果灭掉郑国对你(秦国)有利的话,敢用(灭亡郑国这件事)来麻烦你身边的人。越过晋国把边远的郑国作为(秦国东部的)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你)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增强了,你秦国的势力相对就削弱了。,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舍弃(灭掉)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你(秦国)也不会有什么坏处。,7、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向东把郑国作为它的边邑,又准备向西扩张边界,如果不侵占秦国的领土,晋国将从哪里得到土地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