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40804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162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ppt培训课件(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项目管理和发展趋势 李 明 华,2012年11月12日,李明华 教授 硕导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 系主任 华东交通大学 一级主讲教师 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铁道工程分委会 委员 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管理委员会 委员 江西省重点建设办公室专家库 专家 江西省公路建设指导委员会 专家 江西省高等学校第四、五届中青年骨干教师 华东交通大学铁道工程教研室 主任 E-mail: limh_ Tel:13970072581,出版教材8部: 2001年2月,出版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年8月,出版路桥隧工程施工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

2、6年4月,出版铁道工务,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年10月,出版铁路及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年9月,出版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年10月,出版铁路及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年6月,出版铁道概论,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出版道路与铁道工程施工技术,中南大学出版社,主讲的课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施工技术 铁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概预算 工程监理 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招标与投标 铁路轨道 工程爆破 铁道概论 铁道工务,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第二部分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第三部分 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

3、,第一部分 工程项目管理概述,1.1 工程项目的含义及特点 1.2 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 1.3 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任务 1.4 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1.1 工程项目的含义和特点,(1)项目的含义从最广泛的含义讲: 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程的总称。 即:项目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具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事业(或任务)。,(2)项目的特征:,(3) 工程项目的含义工程项目属于最典型的项目类型,主要是由以建筑物为代表的房屋建筑工程和以公路、铁路、桥梁等为代表的土木工程共同构成,所以也称为建设工程项目。 除具有项目的特点外,还有自身的特

4、征:,(4) 工程项目的特征:,1.2 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 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项目管理的特点,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思想的现代化,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简称2、4、5、9、42。 即两个层次四个阶段五个过程九个领域四十二个要素,企业层次 项目层次,概念阶段 规划阶段 实施阶段 收尾阶段,启动 规划

5、执行 监控 收尾,整体、范围、进度、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WBS即工作分解结构。创建WBS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过程,工程项目管理,项目前期策划与管理 DM,项目实施期项目管理 PM,项目使用期设施管理 FM,投资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项目使用期的管理方,开发方,涉及建设工程项目 的全过程的管理,涉及参与建设工程项目 的各个单位对工程的管理,内涵: 工程项目管理=前期的开发管理+实施期项目管理 +使用期设施管理=DM+PM+FM,我国业主方和代表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共同的/统一的目标系统,三个彼此分离且各自独立的系统,集 成 化,

6、统 一 化,三个系统之间具有内部联系,DM+PM+FM集成化和统一化,DM,PM,FM,统一领导下的组织系统,统一的管理思想,共同的/统一的信息处理系统,共同的/统一的管理规则,共同的/统一的管理语言,全寿命集成化管理系统,项目的全寿命管理, 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为工程建设增值,增值,工程建设增值,工程使用(运行)增值,提高工程质量,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有利于环保,有利于节能,满足最终用户的使用功能,确保工程使用安全,有利于降低工程运营成本,有利于工程维护,项目全寿命周期,项目决策阶段,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项目实施阶段,设计准备 阶段,编制设

7、计任务书,设计阶段,方案设计,扩大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施工阶段,动用前 准备阶段,保修期,项目使用阶段,开发管理(DM),物业管理(FM),项目管理(PM),全寿命管理(LCM),1.3 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与任务,(1)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业主方的PMOPM 设计方的PMDPM 承包方的PMCPM 供货方的PMSPM 项目总承包方的EPCPM,Overall全方位的, Process过程, Particular精确细的, Managment管理。,(2)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3)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1.4 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1)国内背景 1983年推行了项目前期项目经理负

8、责制; 1988年推行建设监理制度; 1995年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2003年提出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 (2)国际背景 1960s末和70s初, 将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建设领域; 1970s中期在大学开设了与工程管理相关的专业; 1970s兴起了项目管理咨询服务; 1980年FIDIC颁布了业主与咨询公司的项目管理合同条件,1982年 鲁布格水电站引水系统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按世界银行规定进行国际竞争性招标和项目管理的工程,1987年提出了在全国推行项目法施工;1992年建设部印发了“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试行办法,1988年发出”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建设监理制度从此

9、确立;1989年颁布“建设监理试行规定”,1995年颁布了“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1年施行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90年代陆续开始了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考试,项目管理制度已在我国推行了一段时间,它的应用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云南的鲁布格水电站引水工程,日本大成公司以仅为标底价的60.8%的报价中标。工程质量完成得很好。得到了世行的充分肯定,也震动了我国建设行业,让我们看到了“向管理要效益”的潜力之大,引来一场革命。,第二部分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2.1 设计招标施工项目管理模式 2.2 设计建造(Design-Build)模式 2.3 设

10、计采购施工交钥匙(EPC Turnkey)模式 2.4 项目管理型承包模式 2.5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 2.6 伙伴关系(Partnering)模式 2.7 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2.1 传统的(通用的)项目管理模式,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esign-Bid-Build)DBB 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和亚行贷款项目以及采用 FIDIC施工合同条件(99年第一版)的项目均采用这种 模式,传统模式招标文件中一般采用FIDIC “红皮书” 或“新红皮书”。,工程项目通用管理模式基本关系简图,传统模式的优点:,由于这种模式长期的、广泛的在世界各地采用,因而管理方法较

11、成熟,各方对有关程序都很熟悉; 业主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可控制设计要求; 可自由选择监理人员监理工程; 可采用各方均熟悉的标准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传统模式的缺点:,项目设计招投标建造的周期较长; 管理和协调工作较复杂; 业主管理费较高,前期投入较高; 总造价不易控制,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的索赔; 建筑师/工程师对项目的工期不易控制; 出现质量事故时设计和施工双方易互相推诿责任。,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业主对监理工程师控制工期和造价的能力信心 不足 出现质量事故,设计与施工方互相推诿责任 设计投标施工(DBB)过程太长 承包商容易从咨询单位编制的大量文件中寻找差异,导致争端

12、设计图纸供应不及时易导致索赔,2.2 设计建造(Design-Build)模式 其中又可分为三种模式,(1)传统的设计建造模式(Design-Build D/B)(2)设计管理(Design-Manage)模式(3)更替型合同模式(NC),(1)传统的设计建造模式(Design-Build D/B),建筑业的项目管理由生产方式的变革,进入了提升国际先进项目管理基本经验的新走向,LG大厦,扩大初步设计招标 工程总承包 优化施工图设计,设计建造模式的主要优点,由一个承包商对整个项目负责,有利于在项目设计阶段预先考虑施工因素,避免了设计和施工的矛盾,可减少由于设计错误引起的变更以及对设计文件解释引发

13、的争端; 在选定承包商时,把设计方案的优劣作为主要的评标因素,可保证业主得到高质量的工程设计;,在项目初期选定承包商项目组成员,连续性好,项目责任单一; 总价包干,业主可得到早期的成本保证; 可对分包采用阶段发包方式,缩短了工期,项目可以提早投产,业主能节约费用,减少利息及价格上涨的影响; 承包商对整个工程承担责任和风险。,设计建造模式的主要缺点,业主无法参与设计人员(单位)的选择; 业主对最终设计和细节的控制能力降低; 由于造价包干可能影响设计和质量。,(2)设计管理(Design-Manage)模式,可以看作是CM模式与设计建造两种模式相结合的产物,该模式由同一实体向业主提供设计,并进行施

14、工管理服务的工程管理方式,业主只签订一份既包括设计也包括管理服务在内的合同。,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模式 CM模式是指CM单位接受业主的委托,对工程实施全过度管理,而且采用快速路径法来协调设计和进行施工管理的一种承包方法。,设计管理模式的实现可以有两种形式: 形式1:是业主与设计管理公司和施工总承包商分别签订合同,由设计管理公司负责设计并对项目实施进行管理。 形式2:业主只与设计管理公司签订合同,由设计公司分别与各个单独的承包商和供应商签订分包合同。常常对承包商或分包商采用阶段发包方式以加快工程进度。,形式一,形式二,设计管理模式的优点是: 可对总承包商或分包商

15、采用阶段发包方式以加快工程进度。 设计-管理公司的设计能力相对较强,能充分发挥其在设计方面的长项。设计管理模式的缺点是: 由于设计-管理公司往往设计能力强,管理能力较差,因此可能不会管理施工承包商,特别是在形式二的情况下,要管理好众多的分包商和供应商,对设计-管理公司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更替型合同模式(NC),业主在项目实施初期委托某一设计咨询公司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一部分工作完成(达到全部设计要求的3080)时,业主可开始招标选择承包商,承担全部未完成的设计与施工工作,规定承包商必须与原设计咨询公司签订设计合同,设计咨询公司成为设计分包商。,更替型合同模式的主要优点,既可

16、以保证业主对项目的总体要求,又可以保持设计工作的连贯性; 可以在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吸收承包商的施工经验,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 可减少施工中设计的变更; 由承包商更多地承担这一实施期的风险管理,为业主方减轻了风险; 后一阶段由承包商承担了全部设计建造责任,合同管理也较易操作。,更替型合同模式的缺点和需注意事项,业主方必须在前期对项目有一个周到的考虑,因为设计合同转移后,变更就会比较困难;在签订新合同时,要仔细研究新旧设计合同更替过程中的责任和风险的重新分配,以尽量减少以后的纠纷。,更替型合同模式的风险,双方风险基本上与传统模式相同,业主方要特别注意在合同更替时的设计责任和风险的重新分配。承包商一方也有上述问题,同时要承担后一阶段的设计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