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4540127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药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药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药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药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医药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第一节 产业政策概述 第二节 医药产业政策体系 第三节 不同国家的医药产业政策及其比较,学习目标,了解产业政策及医药产业政策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熟悉不同国家的医药产业政策 掌握我国的医药产业政策措施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产业政策”一词是在人们对日本20 世纪60年代以来高速经济增长时期成功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在,“产业政策”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医药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以医药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它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第一

2、节 产业政策概述,一、产业政策的概念和特点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活动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注意: 1、调节对象是产业主体; 2、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推动经济结构转换; 3、制定依据是存在市场失效; 4、效果是中长期的; 5、实施手段多元化。,二、产业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作用: 1.弥补市场失灵 2.促进超常规发展 3.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实现资源化配置,局限性: 1.并非对所有的产业都有同等的作用 2.作用不是万能的 3.政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 4.存在失效的可能,三、产业政策的实施措施,组织措施 行政措施 财政税收措施 金融措施 外贸措施 法

3、律措施,第二节 医药产业政策体系,一、产业政策体系 (一)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产业政策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功能定位); 农业、能源、工业、中小企业、对外贸易、金融、环保等政策(调节对象); 赶超政策、调整政策、扶持政策(目标)。,(二)产业政策的内容(概念和内容),1、产业组织政策 2、产业结构政策 3、产业布局政策 4、产业技术政策,二、医药产业政策体系,(一)医药产业组织政策 (二)医药产业结构政策 (三)医药产业布局政策 (四)医药产业技术政策,我国医药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医药产业政策,营造良

4、好的政策环境,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1、 美国的医药产业政策,美国是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政府对各个产(尤其是民用经济产业)的发展干涉很少,但由于医药产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资金占用很大、回收慢、风险高等特性,所以美国政府对医药产业的发展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如: (1)生物技术未来投资和扩展法案。该法案主要考虑到生物医药产业有其特殊性,过去内税法典中关于净运营损失(234)的规定对生物医药产业非常不公平,于是政府修改了赋税制度,从而极大地刺激了研究和投资生物医药的积极性。,(2)州政府生物技术议案。该议案囊括了美国所有州政府的生物技术工业发展战略,

5、其目的是为生物技术公司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工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各州对生物技术工业的定义不一,但其中有22个州政府将医药工业纳入生物技术工业的范围。所以,该议案是美国比较系统的“医药产业政策”。,( 3)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产业政策。众所周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是美国药品的主管部门。FDA为了促进医药工业的发展,也会制订大量的“医药产业政策”,它们大都属于产业扶持政策,比如中小型医药企业扶持政策、药品专利期延长法案、加速药品审批法案和药品研发促进政策等。,美国医药产业政策有如下特点: (1)法制化程度高。美国有许多成熟的“医药产业政策”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成为“产

6、业政策法”,这大大加强了政策的推行力度。 (2)偏重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美国政府采用了战略规划、资金支持、商业化推广、税收减免、人才培养和构建组织等措施,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比较成功的是,美国将烟草基金用于生物技术工业,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基金来源,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产业发展中资金匮乏的难题。,(3)关注中小型制药企业。美国政府擅长于产业组织政策的制订。中小型企业在保证竞争活力、促进研究开发转化和提供大型企业外围配套资源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美国制订了大量的中小型制药企业扶持政策,如减免处方药使用者费用、提供人员培训和资金支持等。 (4)注重人力资源,将专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7、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比如田纳西州生物技术发展战略计划,就专门规定了生物技术专业人员的教育计划。,2、日本的医药产业政策,日本是“产业政策”的发源地,曾经制订过一系列特殊行业的“产业政策”,比如: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石油工业法、振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和振兴航空机械工业法等。日本对医药产业虽然没有特殊立法,但在政府制订的综合产业政策中,都无一例外地包括了医药产业。1997年5月,日本政府发表了经济结构的变革和促进创造行动计划,提出了要重点发展的15个新兴、成长领域,其中就包括了医药产业。,考虑到与美国的巨大差距,日本的生物技术产业政策不再采取全方位发展战略,而是集中资源,以发展“基因新药”

8、为目标来推动日本的生物技术产业,即以单一核甘酸变异(SNP)和蛋白质等尖端研究的现有成果为基础,重点推动生物资讯及纳米生物技术等的基础研究,展开疾病相关遗传基因及其产生蛋白质的结构研究,以“基因新药”为目标来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日本政府还出台了日本高技术工业密集区开发促进法及其政令、施行令,对生物开发项目提供优惠信贷(一般贷款利息较低,贷款年限可达25年),尤其是对中小型生物技术企业提供年息2.7%的特别贷款。最近,为了增进日本药厂的全球竞争力,日本行政院筹措了8200 万美元为药物开发建立临床试验中心。,3、欧洲的医药产业政策,欧盟企业主管部门在2000 年曾作了欧盟医药工业的全球竞争力分析的

9、报告,该报告比较了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医药工业,指出欧盟医药工业与美国相比正在逐渐失去其战略地位。鉴于此种情况,欧盟加紧了“医药产业政策”的制订,以图扭转目前的竞争劣势,包括G10药品报告、促进欧洲药品市场创新与竞争报告、生物技术发明的法律保护指令(DIRECTIVE 98/44/EC)、欧洲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战略和欧盟医药工业政策实施大纲等,主要内容如下:,(1)促进创新药物研发的政策。欧盟政府注意到,创新药物的研发是将来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故采取了减免税收、建立研发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等措施,其中欧洲投资银行(EIB)和欧洲投资基金(EIF)给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2)加强创

10、新药物专利保护的政策。欧盟颁布了98/44/EC指令,给予创新药物更强的专利保护,如果欧盟各国专利法与该指令相左,均应修改。,(3)欧洲一体化促进政策。欧盟鼓励超国家水平上的科研交流、临床实验、药品注册,以增强欧盟医药工业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欧盟还制订了中小型医药企业促进政策、技术转移促进政策、仿制药物促进政策等。,除了欧盟统一制订的政策外,欧洲各国也都有自己的“医药产业政策”。如英国制订了2003-2008 生命科学战略计划、医药工业综合实施报告;德国制订了生物2000年研究纲领;波兰制订了医药工业法;葡萄牙也针对医药工业制订了免税、知识产权保护和中小企业促进政策等。,4、中国的医药产业政

11、策,“产业政策”理论基础之一的“后发优势论”认为,合理的“产业政策”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特别适用于国家赶超战略的实施。中国医药工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弱势,但中国医药产业政策具有后发优势,这些政策体现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十五”计划高技术产业专项规划、医药行业“十五”规划、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实施方案、医药科学技术政策(2002-2010年)等中,主要内容有:,(1)重点发展现代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药和优势原料药。 (2)通过股票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培育大型医药企业集团,提高医药工业的生产集中度

12、。 (3)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发展医药高新技术产品。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医药经济,尤其发展优质中药材的种植与开发。 (4)加强创新,推进产业化,科研重点是中药现代化和生物制药产业化。,不同国家医药产业政策的比较,通过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医药产业政策的比较,我们发现,各国虽然社会制度和经济背景不同,但医药产业政策已逐步成为政府宏观调控国家医药产业的一种重要手段,且各国都采用了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扶持医药产业的发展。但各自的医药产业政策又各具特色,相比之下,美国医药产业政策比较注重教育与人才问题,日本医药产业政策强调官、产、学三方的联合,欧盟医药产业政策注重产业竞争性与

13、健康目标间的平衡和国家间的合作,中国医药产业政策则擅长于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制订发展计划。,(1)中外医药产业组织政策的方向不同。产业组织政策是在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间寻求平衡。西方发达国家医药产业生产集中度高,因此政策倾向于促进中小企业保持竞争活力。中国医药产业生产集中度低,因此政策倾向于促进获得规模经济的企业重组和兼并。,(2)中外医药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不同。从理论上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医药产业成熟,政策应倾向于产业布局的均衡性,中国医药产业相对落后,政策应倾向于产业布局的非均衡性,以培养产业的增长级。但从实践来看,中国地方医药产业政策中,把医药产业列为战略产业、重点产业甚至主导产业的地区非常之多

14、。据统计,“十五”期间,有87%的省份将生物医药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无疑,地方政策的重复将导致各地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复建设,不利于培养产业增长级,不利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3)中国应加强医药教育与人才战略。人才是将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医药教育与人才战略是医药产业技术政策的重要内容,国外尤其是美国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而在我国的医药产业政策中不能很好体现这一点。因此,我国应制订科学的医药专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根据国家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人才的教育与培训。,(4)中国医药产业政策的法制化程度较低。国外的很多医药产业政策本身就是法律,而中国更多的是政府的红头文件。这无疑削减了政策的执行力度,导致了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变数,不易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