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7.50KB
约39页
文档ID:5453671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_第1页
1/39

1三单元教材分析首案编写:姬美玲修改:韩静《成语故事》:学习《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三个成语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推敲》: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钻研精神《嫦娥奔月》: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读书莫放拦路虎》:教育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伊索寓言》:知道三则寓言小故事,从中获得教益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 31 个生字,认读 18 个二类字,掌握 3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熟记成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背诵《画龙点睛》,复述故事、寓言和《嫦娥奔月》3.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能用一句话概括段意4.了解《红灯记》故事,朗读唱词,体会弦外之音5.口语交际《学会拒绝》情感目标:1.从故事和各个寓言中得到启发和教益2.学习嫦娥追求幸福的精神和善良的品质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2.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难点:1.理解成语和寓言的寓意28 成语故事首案编写:姬美玲二度修改:韩 静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诵《画龙点睛》。

2.学会本课 8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要……而要……” 造句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三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语句,揭示其比喻义2. 理解三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3.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养成训练点:培养学生积累成语的好习惯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 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 8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深入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自相矛盾 ”这 个成语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 课题《自相矛盾》一、揭示课题, 讲授相关知识1.板书课题,指名朗读2.成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大多出自历史典故、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或名家名言,还有一部分源自民间口语他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如果在作文或讲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二、初读指导41.自学课文2.出示自学要求:(1)正确地认读 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把课文读 正确、读通顺。

3)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3.检查自学效果1)生字词正音,理解词语 夸口 腮帮 俸禄(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3)说说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三、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谁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读出楚国人“夸口”的语气和“张口结舌”的神 态,还要读出围观的人带有嘲笑讽刺的语气)53.“张中结舌”什么意思呢?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因为别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结果会怎样,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能说说“自相矛盾 ”意思 吗?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什么5.讲讲“自相矛盾 ”的意思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诵《画龙点睛》2.会用“ 总是”、“不要……而要……” 造句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后两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语句,揭示其比喻义2. 理解后两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一、复习导入,复述成语《自相矛盾》 二、学习《滥竽充数》6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 竽”“充”“数”这四个字的意思。

2.指名读课文, 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出示三个句子:(1)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2)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3)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读一读,比较: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4.朗读句子:“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子,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竽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5.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6.南郭先生后来怎么又装不去了?出示句子:“ 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是一个一个地 单独吹指名用“ 不要……而是……” 造句7.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78.指导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指生说出《自相矛盾》与《滥竽充数》所包含的意思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2.出示自学要求:(1)正确地认读 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把课文读 正确、读通顺3.检查自学效果1)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三、精读《画龙点睛》1.请大家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1)张僧繇画的 龙为什么不“ 点睛”?(2)后来为什么又 给龙画上眼睛?8(3)“点睛”的结果怎样?2.逐题讨论,指 导朗读。

1)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所以人们觉得怎样?(缺少神韵)(2)张僧繇为 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游客不信,以为唬人)(3)“点睛”的结果怎样?(腾空飞去)(4)读这则故事 时节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5)启发想象,领悟寓意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真的腾空而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6)说说“画 龙点睛” 的意思7)试着背诵四、你还知道那些成语故事,选一个讲给大家听板书设计:板书设计:9戳穿自相矛盾:夸口 矛 ---------- 盾 张口结舌戳不穿滥竽充数:总是 一样的俸禄 装不要……而要…… 溜画龙点睛: 奇怪——不信——佩服教后记:这篇课文由三个成语故事组成它们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都是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蕴含在故事之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如果都是按先感知故事内容,再感悟哲理的顺序进行,方法就单一了,学生容易 对课文失去新鲜感,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 时,我选 用了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效果显著9 推敲首案编写:姬美玲二度修改:韩 静10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 学会 8 个生字绿线中的 7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养成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钻研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故事的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 8 个生字绿线中的 7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层次11教学重点:理解新词,理清层次教学过程: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1. 生观察 50 页图片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所描绘的情景2. 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卡片出示:唐朝贾岛指导读准字音出示全诗《题李凝幽居》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12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3. 简介贾岛:(1)指名朗读 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 的“尚”读轻声2)师述:贾岛 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 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 “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4.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板书课题,齐读5. 学生做一做“推” 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二、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 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新词的意思(布置预习):皎洁幽居即兴妥帖吟哦簇拥斟酌宽恕莽撞推敲犹豫不决133.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三、检查自读效果1. 认读生字词或新词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2.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皎洁 妥帖  朝愈  簇 拥  宽恕  门闩  莽撞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长句: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4. 指生说说课文大意。

5.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四、指导书写生字14皎、骑、僧:左窄右 宽;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尚、妥:上小下大贾:上宽下窄愈:上大下小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2.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养成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钻研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故事的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一、复习检查1. 听写下列词语:皎洁推敲斟酌妥帖152. 填空:()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1 课《推敲》推”和“敲”是两个动作,谁来做一下?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1. 看图指生说图意2. 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3. 理解重点句: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2)结合句子选择“摸” 的 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 东西);C、 试着了解,16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性4. 概括段意并板书:夜深访友留诗相赠(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让我们跟随着他来到那个夜晚音乐起)请大家慢慢地、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2.交流3.朗读:(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你们能读好这句话吗?4.师: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板书:即兴写诗)5.指导朗读二)第三自然段1. 看图说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172. 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 ”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3. 学生交流4. “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 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5. 比较分析: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1)指名朗读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人物形象刻画具体形象)(2)指导朗读 ,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