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导论平面电磁波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53557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场导论平面电磁波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电磁场导论平面电磁波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电磁场导论平面电磁波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电磁场导论平面电磁波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电磁场导论平面电磁波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磁场导论平面电磁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场导论平面电磁波(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1,第七章 平面电磁波,7-2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7-3 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7-4 平面电磁波的正入射,7-1 电磁场波动方程,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导出电磁场的波动方程,讨论理想介质和导电媒质中均匀平面波的传播规律和特性,研究平面电磁波的正入射。,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2,7-1 电磁场波动方程,7-1-1 E和H的波动方程,M1方程两边取旋度,在无电荷(=0)的、各向同性、线性媒质中,得,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3,同理,得,7-1-2等相面与等幅面,等相位面电磁波的E或H相位角相同的点构成的面。,平面电磁波等相位面

2、是平面的辐射电磁波。,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4,7-1-3均匀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的等相面上,各点的电场幅值E和磁场幅值H均为常量均匀平面波。,一般来说,电磁波的E和H可能有三个坐标分量,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5,三维波动方程 简化为 一维波动方程,假设均匀平面波向X轴方向传播,等相面与yoz平面平行,则E和H与y和z坐标无关,即,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6,也就是说,均匀平面波E和H只有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分量,称为横向电磁波(TEM波),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证明:,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7,对于沿x方向传播的横向平面波,如果把坐标

3、系设定为y轴与电场E平行,z轴与磁场H平行,则电场只有Ey分量,磁场仅有Hz分量,,均匀平面波的波动方程进一步简化为,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8,小结:,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9,7-2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7-2-1 理想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及其解,在无源、理想介质中(=0,=0)波动方程为,相应的复数形式为,波动方程改写为,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10,无限大均匀媒质中,没有反射波,瞬时值形式,可见,E和H是时间和空间的周期函数,通解为,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11,7-2-2 理想介质中平面波的传输特性,代入,得,上式对时间积分,

4、略去表示恒定分量的积分常数,并将 代入,得,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12,传播特性:,1) E和H的波幅不衰减,,2) E和H的幅值之比为波阻抗,用Z0表示(欧姆),入射波,反射波,3)E和H同相位,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13,4) 相速v 等相位面沿传播方向前进的速度,由于正弦波在一个周期内前进一个波长距离,相位改变2,因此 = 2 / ,6) 能量密度,5) 相位系数 电磁波前进单位长度时相位的改变,7) 坡印亭矢量,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14,解:1)电磁波沿+x方向传播,是均匀平面波,例7-1:已知自由空间中求:1)f、v、 和传播方向;2

5、)磁场强度H; 3)垂直穿过x0处R=2.5m的水平圆环的平均功率。,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15,2)利用波阻抗,3)坡因亭矢量,穿过园环的功率,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16,例7-2 已知某移动电话基站发射电磁波的磁场强度(有效值相量),求:1)频率和波长; 2)电场强度(有效值相量); 3)坡印亭矢量的平均值。,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17,3)坡印亭矢量的平均值,即复功率密度为,本例中移动电话发射的电磁波在单位面积上的电磁功率远远小于1mW/cm2的安全标准限值。,2)由于给定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为y轴正方向,磁场为x轴正方向,则电场为z轴正方向

6、。根据波阻抗Z0很容易求得电场强度(有效值相量),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18,导电媒质与理想介质的区别在于它的电导率0。只要导电媒质中有电磁波存在,就必然伴随着出现传导电流J=E。因此,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具有不同于理想介质中的电磁波传播特性。,7-3 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7-3-1导电媒质中的波动方程及其解,假设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电磁波E只有y轴分量,H只有z轴分量,则波动方程为,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19,复数形式,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20,瞬时值形式为,波动方程复数形式改写为,在无限大导电媒质中,没有反射波的情况下,其通解为,201

7、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21,7-3-2 导电媒质中平面波的传播特性,1) E和H的波幅沿x方向衰减,衰减常数和相位常数都与频率f 有关,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22,2) 波阻抗Z0为复数,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23,7-3-3 良导体中的电磁波,良导体的传播常数简化为,因此,在良导体中高频电磁波衰减常数很大,电场和磁场的振幅都发生急剧衰减,以至电磁波无法进入良导体深处。,例如f=3MHz时,在铜中2.62104Np/m,透入深度只有d=1/=0.038mm。集肤效应非常显著;,在求解实际工程的电磁波问题时,铜、铝、金、银等普通金属都可视为理想导体。,2

8、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24,良导体的波阻抗:,良导体中的相速和波长分别简化为,良导体中的电场能量密度远小于磁场能量密度,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25,例7-3 设频率为5MHz的均匀平面波从海水表面向海水中(+x方向)传播,已知x=0处电场幅值为100V/m,海水的r=80,r=1,=4S/m,,求:1)、Z0、v、透入深度d; 2) E的振幅衰减至表面值1%时,波传播的距离; 3) x=0.8m时,E(x,t)和H(x,t)的表达式。,解:由于,因此,海水可看作良导体,传播参数可近似计算,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26,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

9、面波,27,2)设电磁波振幅衰减至1%时传播的距离为x1,由 得,3)海水中的电场强度,当x1=0.8m时,可见,5MHz的平面电磁波在海水中衰减很快,以至在离开波源很短距离处,波的强度就变得非常弱了。,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28,7-3-4 低损耗介质中的波,相位常数和波阻抗Z0近似等于理想介质中的值,但电磁波有衰减,衰减常数为一个常数,意味着,介质中的传导电流远远小于位移电流。也就是说,低损耗介质是一种电导率不为零的良好绝缘材料。,因此,对于低损耗介质,此时,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29,例7-4 设频率为3GHz的均匀平面波在=2.50,0,=1.67103

10、S/m的媒质中传播,求、Z0、v、,解:由于,可知,这是一种低损耗媒质,可取近似计算式,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30,7-4 平面电磁波的正入射,在两种媒质的分界面,电磁参数、 和发生突变,入射波一部分穿过界面,另一部分被反射,正入射:平面电磁波的入射方向垂直于媒质分界面,7-4-1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分界面在x=0处,入射波、反射波、透射波,波阻抗,根据分界面条件,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31,反射系数,透射系数,7-4-2全反射与驻波,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32,各点的振幅随位置按正弦规律分布,但无波动性不是行波驻波。,2018/9/14,第七章

11、均匀平面波,33,3)电场的波节点与波腹点间距为/4,电场的波节点恰是磁场的波腹点,波节点的平均功率流密度总为零。,4)理想导体内部的电场和磁场强度均为零,表面磁场强度为最大值,其密度为,1)电场的零点和磁场的最大值点出现在波节点 波腹点,2)电场的最大值点和磁场的零值出现在,特点:,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34,例7-4 均匀平面电磁波从空气正入射到x=0的理想导体表面上,已知入射波的电场沿y方向,f=100MHz,振幅。 求:1)入射波的电场和磁场;2)反射波的电场和磁场;3)合成波的电场和磁场;4)空气中距离理想导体表面的第一个电场波腹点的位置。,解:1),2)在理想导体表

12、面(在x=0处),E=E+,H=H+,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35,3)合成波,4)空气中电磁波的波长,第一个波腹点位置 米,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36,7-4-3行驻波与驻波比,两种媒质均为理想介质,既有反射又有透射反射系数 透射系数T,行波与驻波共存的合成波,称为行驻波,合成波:,驻波比S:空间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37,例7-5 设电磁波由自由空间正入射到媒质2(r2=8.5,r2=1,2=0),已知在分界面上入射波的振幅为E+m=2103V/m 求:反射波与透射波的电场和磁场的复振幅。 解:,反射波,透射波,2018/9/14,第七章均匀平面波,38,7-4-4 入端阻抗,入端阻抗:合成波的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距离分界面x的反射系数,入端阻抗可以等效从该点起沿x方向上所有不同媒质的共同作用,又称等效波阻抗。,应用:三层媒质从x=0处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