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33789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Hypersensitivity/Allergy,定义:机体接触到某种抗原并且致敏后,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变应原(Allergen):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超敏反应分为四型(依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 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 (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特点:发生快,恢复快; 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一般无组织损伤; 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型超敏反应,一.参与型超敏反应的成分

2、(一)变应原 药物或化学物质 - 青霉素、磺胺等 吸入性变应原 - 花粉、屋尘(尘螨、皮屑、真菌的孢子等 食物变应原 - 鱼、虾、肉、蛋、牛奶等 接触性变应原-工业产品及合成物,型超敏反应,(二)抗体 IgE (三)细胞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IgE Fc受体 嗜酸性粒细胞,预先存在的介质(脱颗粒),组织胺(histamine) 趋化因子 激肽原酶 蛋白水解酶,白三烯(Leucotrienes,LTs),前列腺素(PGD2),即 刻 早 期,晚 期,I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 activity factor,PAF),新合成的介质,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一

3、)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 血清过敏性休克 (二)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枯草热)、支气管哮喘 (三)消化道过敏反应 (四)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湿 疹,结膜炎,哮喘病,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项目,皮肤试验,实验原理:变应原 致敏者皮肤 Ag+IgE (M、B),皮肤挑刺、划痕,皮内注射,释放生物活性介质,20-30m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红斑、风团阳性,皮肤试验,皮内试验方法 皮肤消毒变应原提取液注入前臂内侧皮内(0.01-0.02ml)2-3mm的皮丘两种间距2.2-5.0cm 15-25分钟观察结果 阴性对照-生理盐水 阳性对照-盐酸组胺,皮肤试验,假阳性原因

4、 变应原稀释液偏酸或偏碱 患者有皮肤划痕症 抗原不纯和被污染 抗原量注射过多 假阴性原因 变应原抗原性丧失或浓度过低 患者皮肤反应较低 受试者正使用抗组胺类药或激素类药 注射部位过深或注射量太少,型超敏反应,临床意义 寻找变应原 预防药物或疫苗过敏应用评价 过敏原有限 食物过敏与皮肤试验相关性较差 选择过敏原应结合实际情况,型超敏反应,血清总IgE检测 常用方法: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适用于中小实验室 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IgE型多发性骨髓瘤 应用评价:应建立当地人群IgE水平的参考区间,临床实验室常用,型超敏反应,特异性IgE检测(sIgE) 放

5、射变应原吸附试验 免疫印迹测定法,斑点酶免疫印迹法实验原理,用NC膜作为固相支持物,检测区的不同区域包被有特异性的过敏原。检测时将稀释的病人血清加入反应槽内,血清中的sIgE与NC膜上的相应过敏原结合,再加入酶标记的抗人IgE抗体,此抗体会与检测区NC膜上的sIgE结合,然后加入底物显色。通过显色区带确定血清中含有哪种sIgE,进而判断待检者对哪种过敏原过敏。,稀释好的洗液将检测条要充分浸透,放在摇床上摇10分钟,倒掉洗液,加入稀释好的测试者血清,放于摇床室温反应1.5小时,倒掉小槽中的血清,依次加入洗液,震荡10分钟,重复三次,每槽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IgE,放于摇床上室温反应30分钟,

6、将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IgE倒掉,用洗液洗三次,每次10分钟,加入碱性磷酸酶底物,放于摇床,避光反应约10分钟,去掉底物溶液,用纯水洗三次,每次5分钟,操作步骤,将检测条放在干燥纸上,等检测条完全干燥后判定检测结果,结果分析,通过显色区带确定血清中含有哪种sIgE,进而判断待检者对哪种过敏原过敏。,临床意义slgE测定是体外检测变应原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型超敏反应的诊断。该检测条包被有多种特异性过敏原,通过检测血浆(血清)中过敏原slgE,筛查待检者对何种过敏原过敏,为临床进行脱敏治疗奠定基础。,II 型超敏反应,定义:II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或细胞溶解型(c

7、ytolytic type)超敏反应,它是由靶细胞表面的抗原与相应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II 型超敏反应,特点: 1. 直接或间接与细胞有关 2. IgG 或 IgM 介导 3. 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参与 4. 造成细胞溶解或功能紊乱,II 型超敏反应,靶细胞: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 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共同抗原、变性自身抗原、外来抗原 抗体:IgG和IgM类抗体 参与细胞损伤的物质:补体 、吞噬细胞、NK细胞,变应原,输血反应(transfusion reaction)

8、 新生儿溶血(hemolytic of the newborn)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 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s disease)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Type II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Examples of Diseases,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s病),5,I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项目,患者红细胞,Coombs试剂,检测红细胞上不完全抗体,直接Coombs试验,试管法操作步骤用生理盐水配5%红细胞悬液取洁净小试管2支,1管加1滴5%红细胞悬液,另一管加生理盐水作

9、对照 在生理盐水和5%红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诊断试剂一滴,使其混匀,室温稍待片刻1000r离心1 min或3000r离心15s。 取出试管先以肉眼观察有无溶血,再轻轻摇动试管,如有凝集,则为阳性结果;如无凝集,应在室温延长1530 min的反应时间,再离心看结果。,结果分析生理盐水对照不应发生凝集,为均匀浑浊的乳状液。在红细胞悬液中,如红细胞凝集成片状,边缘皱褶如花边状或边缘松散为阳性。如与对照相同,为阴性。,临床意义直接Coombs试验用于检测患者红细胞上不完全抗体,Coombs试验阳性可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综合征、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某些高球蛋白

10、血症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恶性肿瘤等。,患者血清,靶红细胞,致敏红细胞,Coombs试剂,检测血清中的抗红细胞抗体,间接Coombs试验,微柱法操作步骤,撕开微柱凝胶卡密封纸,标记加1%筛选红细胞50l及受检者血清25l37孵育15min离心机离心10min,1000r/min观察结果,如红细胞悬浮在反应管顶部或凝胶中,则为阳性结果;反之,如红细胞沉于凝胶底部(管底尖部),则为阴性结果。,结果分析,- 10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底部 +/- 10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下端1/3之内 1+ 8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下端2/3之内 2+ 8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上端2/3之内 3+ 80

11、%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上端1/3之内 4+ 凝集的细胞全部处于微管的顶部 d.p. 双群 Hemo. 溶血,反应格局及判断标准,临床意义间接Coombs试验用于检测患者游离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此实验多用于检测母体Rh(D)抗体,以便及早发现和避免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亦可对红细胞不相容的输血所产生的血型抗体进行检测。,III 型超敏反应,定义:III型超敏反应是指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Blood cell antigen,Adso

12、rbed drug or Drug metabolite,Antibody to drug,complement,Lysis,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III 型超敏反应,特点: 1. 形成中等大小(106 Da)、可溶性(19s)复合物(IC), IC沉积在血管基底膜上 2. IgG,IgM 或 IgA介导 3. 补体、中性粒细胞参与 4. 造成血管及周围组织炎症,免疫复合物易于形成与沉积的因素 1.抗原成分在体内长期滞留 2.血管通透性增强 3.组织的解剖学及血流动力学免疫复合物易沉积于静脉压较高及形成涡流的毛细血管迂回处,如肾小球基底膜及关节滑膜、肝、脾、血管等部位。 4.免疫复合物的性质中

13、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组织内沉积。,III 型超敏反应,Arthus反应及类Arthus反应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血清病(serum sickness)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临床常见的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III 型超敏反应,RA 患者手指关节实质性损伤,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项目,PEG比浊法实验原理本试验是检测抗原非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一种方法。PEG是环氧乙烷和水的多聚物,为一种不带电荷的直链大分子多糖。终浓度为3%4%的PEG能相对选择性地沉淀CIC。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浊度,反应沉淀

14、物含量。,临床意义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ulationimmunecomplex,CIC)又称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分子量为50万100万,沉降系数8.819S,它不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又不能经肾小球排出,可较长时间在血液中循环,一旦大量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组织中,则引起组织损伤及相关的免疫复合物病。 CIC阳性常见于:1. 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关节炎等;2. 膜增殖性肾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3. 传染病,如慢性乙型肝炎,疟疾,麻风等;4. 恶性肿瘤。,IV 型超敏反应,主要以T细胞介导- CD4Th1(主要)和 CD8CTL细胞 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迟发,常在再次接触抗原后2472小时发生,临床常见迟发型超敏反应疾病1、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如结 核、麻风及某些原虫感染等。 2、接触性皮炎,IV 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过敏原皮肤试验1.斑贴试验-寻找变应原2.结核菌素试验,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临床应用1)寻找变应原:斑贴试验主要用于寻找接触性皮炎变应原。2)结核菌素皮试目的:了解机体是否对结核杆菌有免疫力;接种卡介苗后的免疫效果观察;排除结核杆菌感染;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况。3)传染病的诊断,思考题,1、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