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重识木兰——《木兰诗》教学分析.docx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453233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文本重识木兰——《木兰诗》教学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立足文本重识木兰——《木兰诗》教学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立足文本重识木兰——《木兰诗》教学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立足文本重识木兰——《木兰诗》教学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足文本重识木兰——《木兰诗》教学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文本重识木兰——《木兰诗》教学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兰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首流传广、影响大的乐府民歌,被收入现行的语文课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从诗歌对木兰家庭的描述可以看出,木兰不是一位大家闺秀,而是一个长于农家、以耕织为生的普通女性。这样一位普通女性,却替父从军,做出了一番不普通的事业。这样的一位女性形象,根植于北朝尚武的社会风俗中,却又高于现实生活。一、理想女性的塑造通读全诗,不难看出,木兰是诗人意识里理想女性的化身。在诗歌中,诗人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塑造了木兰这一理想的女性形象。(一)通过构思木兰替父从军、辞官还乡的情节,塑造了具有自由思想的木兰形象木兰诗中,诗人赋予木兰这一女性形象以自由的思想。这突出表现在木兰两次不同寻常的主动选

2、择。第一次主动选择是替父从军。之所以说她是主动选择,原因有二:第一,木兰没有从军的义务。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对女性征兵的先例,而且文中木兰所说“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也证明了这一点。按这两句诗理解,木兰家里应该从军的首先是“阿爷” ,其次是“阿弟” 。无论是政府还是家人,均没人想到让木兰从军。况且,即使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由女性从军,就木兰家中女性成员看,木兰并非排行老大,诗句“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看出她尚有“阿姊” ,按照长幼顺序,也不该是木兰从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木兰并非因为某种义务被迫选择从军。第二,木兰有从军的积极愿望。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这是她内心活动的表白, “

3、愿”字表明了她的主动。虽然开始时木兰在“叹息” ,但她的“叹息”并非因为无奈,而是突破陈规前的矛盾和犹豫。一旦做出决定,木兰就不再叹息,而是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从军的准备活动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些准备能够保证木兰未来军旅生活的质量,所以置办时她欢快地全心投入。在民歌中这种有关东、南、西、北方位的铺陈渲染,不乏表现欢快场景的例子。如汉乐府江南中“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就用多方排比,表现鱼儿游戏的自由与喜悦。而且木兰能够四市行走购置军需,也是她日常行动具有充分自由的体现。第二次主动选择是得胜后辞官还乡。诗中说:“木兰不用

4、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由此可知,只要木兰愿意,她可以在朝廷做官,但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还是主动选择了辞官还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阿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或许是实写亲人们激动准备迎接木兰回家的场景,或许是作者的暇想,但都可以反映出木兰对于返乡后家庭生活的憧憬和盼望。从军有木兰对军旅生活的憧憬,是对不寻常生活探索与冒险的尝试;返乡则有她对家乡生活的渴望,是对其倾心的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诗人正是通过替父从军、辞官还乡这两个情节的描写,使木兰既完成了自我价值的追求,又完成了对亲情的付出,从而塑造出一位做事果敢,能胸有成竹

5、应对突发事件,不贪图功名富贵的具有自由思想的女性形象。(二)通过对木兰家居生活与从军生活的描写,塑造了刚柔兼济的木兰形象.木兰诗在开头和倒数第二段描写了木兰的家居生活。诗歌开头两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用一个典型的织布场景衬托出木兰的勤劳,用停机沉思引发的“叹息”表现出木兰的细心与敏感。而“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则表现出木兰对于亲人的柔情关怀。在此,不妨把木兰与另一首北朝乐府诗李波小妹歌描写的女英雄李波小妹做一比较。此诗说道:“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古诗源 )李波小妹的彪悍形象通过特定的生活场景马上

6、骑射得以体现,颇有男儿气概。在此,我们无法想象李波小妹端坐织布机前的情景,她虽然英勇善战但没有柔性美。两相对比,同是女英雄的木兰对于女性美的保持是多么可贵。诗歌倒数第二段则是这样描写木兰的返乡生活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从这个描写可以看出,木兰的日常穿着与“褰裙逐马如卷蓬”的李波小妹截然不同,她是完全女性化的。由她对镜打扮,更可看出她对女性美的追求一点也不因驰骋疆场而减弱。如果单看这两处描写,我们对木兰的认识几乎就是一个从事耕织的农家女子,有着女性打扮,且不乏爱美之心的传统女性形象。如果仅限于此,木兰就不会是木兰了。使木兰区别于其他女性

7、的,正是她阴柔外表之下的内在阳刚。这阳刚的一面借助于从军这一环节得到凸现。 木兰诗中木兰决定替父从军,已初显她的坚韧。接着通过描写她果敢地到市场购置从军行装、暮宿黄河边、暮至黑山头奔赴战场,渐次赋予她巾帼不让须眉的阳刚之气。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写出了她在战斗过程中经受的艰苦卓绝的历练。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十年战斗生涯,从军将士在残酷战争中死亡无数,但木兰不仅能生还,而且还“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建立了赫赫战功。这一描写,无疑将木兰阳刚英武的形象浓墨重彩地烘托了出来。诗歌以木兰从军为中心的所有环节的设置,都是为了突出木兰阳刚英武的一面。可以说

8、,诗歌正是通过上述两种不同生活的描述,完成了木兰刚柔兼济个性塑造。木兰在寻常生活中就是一位寻常女性,一旦身处非常情境,她超越一般女性的思想就会促使她做出非同寻常的举动。刘向的列女传中,这类感召与鼓舞着人性积极向上的女性不在少数,如挺身救父的缇萦,为父复仇的女休,这些女子照耀千古的理想形象的完成,均得益于非常事件的发生。二、文学表达的赏析理想女性的形象塑造必然借助其优秀的文学语言表达,这也是木兰诗成为文学名篇的原因之一。(一)体会诗中挑衅的语气诗歌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体现了诗人的两性认识,即:不否认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但强调在非常事件中,女性也可以和男

9、性一样建立同样功绩,实现社会价值。诗人于女性立场,表达语气中明显流露出对男性的挑衅。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伙伴的反应,也是诗人设想到的很多男性在木兰面前的惯常反应。(二)留心性别用语的两次转换首节和“旦辞爷娘去”一节,诗人陈述与木兰自称均用“女” ,说明木兰在从军后,内心并未把自己等同于男子,对自己的女性生活也没有排斥与背叛,而是满怀想念,只不过把万般柔情藏于阳刚的外表之下。 “万里赴戎机”之后的争战过程和“归来见天子”两节中均以“壮士”和“儿”称呼木兰。返乡后的一节中又分别以“女” “妹” “姊”和“女郎”称呼木兰。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木兰的称呼,随着木兰

10、社会角色的转变而转变,即木兰的性别角色跟随她的社会角色同步转变,而且这个转变非常自然。这种自然转变显然源于诗人对性别的认识,即所谓男女性别的界定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非绝对的、无条件的。这也照应了诗歌末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挑衅语气。诗人在塑造一个理想女性的同时,也在试图填平两性间的深堑,修正世人对两性的寻常界定。日常生活中女性角色的出现与战争环境中男性角色的出现都很寻常,并未让木兰纠结与痛苦,相反,她都能坦然接受并且圆满地实现了二者截然不同的社会价值。这样的转换其实也暴露了诗人的潜意识,一般意义上的男性本色更加适合战争环境,女性因温柔和婉约故而是被排除在战争之外的。所需注意的是,

11、 “壮士”一词非指一般男性,而是具有阳刚本色的男性。木兰的优势在于刚柔转换的自然,因为她本身就是这样一个融男性的豪侠与女性柔美于一体的理想的、自由的女性。(三)关注诗意生活场景的选取木兰诗仅有三百余字,叙述的语言非常简练,但是却概括了木兰从从军前的准备到从军而后返乡的整个过程,而且不乏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这不能不归功诗人对诗意的生活场景的选取。全诗所选场景有这样几个:当户织、买行装、夜思乡、堂辞官、迎返乡。前两个场景的主角是女性角色的木兰, “当户织”这一场景不仅表现出木兰的勤劳,而且用“叹息”表现她的敏感细心和对亲人的体贴。 “买行装”这一场景则表现出木兰面对突发事件的果决与行动的迅速。中间

12、两个场景的主角是男性角色的木兰, “夜思乡”这一场景表现出木兰虽然已伪装成阳刚的男性,但是内心依然保留有女性的温情与自然。 “堂辞官”这一场景突出木兰对于人生选择的清醒与理性的把握。 “迎返乡”这个场景,是作为一个理想女性对于自己钟爱的理想生活的回归,渲染了亲人们对于她的回归所表现出的理解与感激,洋溢着冒险实践后的满足与自由回归后的喜悦与激动。行军前后,木兰过的都是乡村生活,但是前者是无意识的被动行为,后者是有意识的主动行为,就像陶渊明后期的归隐田园一样,是一种经过审视后的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笔者认为,针对中学生的语文阅读,首要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是阅读方法的习得与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这样它才能同其他人文学科一同承担起独立人格精神的塑造。诗人创作的初衷我们已不得而知,本文所述也只是笔者眼中的一个“哈姆雷特” ,但是不失为引领中学生赏析木兰诗的一种值得探索的方式,或许可以借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并鼓励学生产生解读文学作品的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