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第10章汽车技术管理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531863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第10章汽车技术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第10章汽车技术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第10章汽车技术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第10章汽车技术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第10章汽车技术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第10章汽车技术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第10章汽车技术管理(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汽车技术管理,汽车技术管理是指对汽车规划、选配使用、检测维修、改装改造、更新报废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汽车技术管理的目的 为运输生产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及时和舒适的运力,保证汽车运行安全;确保汽车在使用中的良性循环,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汽车技术管理的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对运输车辆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与报废,实行全过程综合性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汽车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合。,第一节 汽车技术状况和使用寿命,一、汽车技术状况

2、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一)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和规律,1汽车的技术状况,4在外载荷、温度、残余内应力作用下零件发生变形; 5橡胶及塑料等非金属制品零件和电器元件因长时间工作物理化学性能改变而老化; 6使用中由于偶然事故造成零件损伤等。,2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1零件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自然磨损; 2零件与有害物质相接触被腐蚀; 3长期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2)疲劳损坏。疲劳损坏是由于零件承受超过材料疲劳极限的循环应力时产生的损坏。在交变载荷作用于零件内部所产生的循环应力作用下,零件表面产生疲劳裂纹,裂纹不断积累、加深、扩展而产生零件的疲劳损坏。易于产生疲劳损坏的零件是承受交变载荷较大

3、的零件,如齿轮面的疲劳点蚀等。,1)磨损。磨损是汽车零件损坏的主要原因,其形式有磨料磨损、粘着磨损和腐蚀磨损等。,3)腐蚀损坏。腐蚀损坏产生于与腐蚀性物质接触的零件表面。易于产生腐蚀损坏的主要部件有燃料供给系和冷却系的管道、车身和车架等。,4)塑性变形和损坏。零件所受载荷在内部产生的内应力超过零件材料的弹性极限,就会发生塑性变形。,5)老化。老化是由于零件材料在物理、化学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下,逐渐变质或损坏的故障形式。汽车上的橡胶零部件(如轮胎、油封、膜片等)和电气元件(如晶体管、电容器等)。,3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零件的自然损坏主要是磨损引起的,零件在正常情况下的磨损是有规律的。 第I阶段

4、(ok1):走合期,在较短的行驶里程内,零件的磨损量增长较快;当配合零件配合良好后,磨损量增长速度开始减慢。 第阶段(ok):正常使用期,零件的磨损随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而缓慢地增长。,第阶段(k2点以后):加速磨损时期,相配合零件的间隙已达到最大允许使用极限,磨损量急剧增加。,1汽车的结构汽车的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合理性和零件材料选择的是否适当,是提高汽车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如设计与制造工艺不合理或零件材料选择不当,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存在着薄弱环节,就会经常出现同一故障现象。,二、影响汽车技术状况的因素,2汽车的运用条件 影响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运用条件主要包括道路条件、交通状况

5、和气候条件等。 )道路条件,2)交通状况 交通状况对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路面质量和交通状况良好的道路上行驶时,汽车能够经常使用高挡位在经济工况下运行,操纵次数少,因而运行平稳,所承受的冲击载荷大大减轻; 而在不良交通状况下,如在城市混合交通状况下,常因车多路窄、交通流量大、交叉路口多而不能以最佳工况运行,因而总成磨损快,寿命短。,3)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汽车技术状况的影响,一般在高温和低温时较显著。 高温条件会影响汽车各总成的受热状态。发动机散热性能变差;润滑条件恶化;供油系易产生气阻;会影响点火系的正常工作;对轮胎使用寿命的影响非常明显。,低温时,汽油雾化条件差,加剧发动机

6、的磨损;某些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制品等,严寒可能使之冻裂、硬化或结构强度降低。,3燃润料品质对汽车技术状况的影响 1)汽油品质的影响,(1)馏分温度:90馏分温度越高,说明汽油中不易挥发、雾化和燃烧的重质馏分就越多。 (2)辛烷值:如果选用汽油的辛烷值和该车的压缩比不相适应,就会产生爆燃。 (3)含硫量:燃料中的硫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2)柴油品质对汽车技术状况的影响柴油品质的好坏对发动机零件磨损影响很大。如柴油中重馏分过多,造成燃烧不完全而形成碳粒,气缸磨损增加,另外容易堵塞喷油器的喷孔,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柴油十六烷值的高低对发动机工作的

7、平稳性有很大影响。如果选择不当,柴油机会产生工作粗暴现象,增加发动机的载荷,加剧机件磨损。,3)润滑油品质的影响,(1)润滑油的粘度应与发动机转速、磨损状况及气候条件相适应: 粘度大,润滑油流动困难,特别是低温起动发动机时,会使发动机起动困难,而且起动时润滑油到达零件工作表面所需的时间长,由于润滑条件变坏,使发动机的磨损增加。 粘度小,润滑油的流动性好,油压比较低,造成供油不足,使零件工作表面容易出现边界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同样会使发动机的磨损增加。 (2)油性:润滑油的油性好说明润滑油吸附金属表面的能力强,它对减缓配合件在边界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下的磨损起着重要作用。 (3)氧化安定性差:在使

8、用过程中,润滑油在氧和热的作用下就会形成糊状物、胶状沉积物或积碳。糊状物或胶状物导热性能不良,粘附在活塞环上会降低其活动性、甚至引起活塞环卡死,使气缸刮伤。沉积物严重时,会影响润滑油在油道、油管以及机油滤清器的通过能力,破坏润滑系的正常工作。,4汽车的合理运用程度对技术状况的影响1)驾驶操作的影响:直接影响使用寿命2)装载情况:正确选择装载量3)行驶速度:过高过低都是发动机磨损增大,5汽车维修质量对技术状况的影响1)维修人员的技术素质2)先进的技术设备 3)配件的质量,(三)汽车技术状况等级划分 1汽车技术状况等级划分标准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将汽车按技术状况分为四级:一级,完好车三个标

9、准新车行驶到第一次额定大修间隔里程的三分之二,或第二次额定大修间隔里程的三分之二以前(例如第一次大修间隔里程为18万Km,第二次大修间隔里程为12万Km,即处于第一次大修间隔里程12万Km以内,或第二次大修间隔里程8万Km以内才属于一级车)。 汽车各主要总成的基础件和主要零、部件坚固可靠,技术性能良好;发动机运转稳定,动力性能好,无异常声响;燃料与润滑油消耗不超过额定指标的规定;废气排放与噪声符合国家标准;各项装备齐全、完好,在运行中无任何保留条件,可随时出车参加运输工作的车辆。,二级,基本完好车技术状况处于基本完好状态的汽车。二级车为车辆主要使用性能和技术状况都低于一级车的要求,或行驶里程超

10、过第一次大修间隔里程的三分之二,或行驶里程超过第二次大修间隔里程的三分之二,但车辆尚符合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能随时参加运输工作。三级,需修车技术状况处于需要修理状态的汽车。三级车为需送大修之前,经过最後一次二级维护后正在使用的汽车,以及正在大修或待更新尚在行驶的车辆。四级,停驶车汽车技术状况不良属于需要停驶的车辆。技术状况最差,预计在短时期内无法修复,或修复费时、费力代价昂贵,经济上不合理,属于无修复价值的车辆,也即是待报废的车辆。,车辆平均技术等级汽车平均技术等级是综合体现汽车运输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技术装备素质和企业发展潜力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它标志着汽车

11、运输企业所有车辆的平均技术状况。,式中:S1 一级车辆数;S2二级车辆数;S3三级车辆数;S4四级车辆数,3营运车辆技术技术状况等级的评定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 198-2004)规定了汽车技术等级的评定内容、评定规则、检测项目和技术要求。,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1)一级:JT/T 198-2004相关内容中分级的项目应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没分级的项目应为合格。 (2)二级:JT/T 198-2004相关内容中至少有三项应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没分级的项目应为合格。 (3)三级:JT/T 198-2004相关内容中分级的项目应达到三级技术要求;没分

12、级的项目应为合格。,4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营运客车是指用于营业性旅客运输的汽车,2006年交通部颁布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和等级评定的标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1)类型划分,2) 等级划分,二、 汽车的使用寿命,人的生理寿命年龄。,人,出生,生理寿命,死亡,汽车的使用寿命年限、里程。,汽车,出厂,使用寿命,报废,汽车使用寿命:汽车从开始使用到不能使用,其间经历的整个时期,可以用累计使用年数或累计行驶里程数来表示。,(一)汽车使用寿命的定义和分类,汽车使用寿命,1、汽车技术使用寿命,2、汽车经济使用寿命,3、汽车合理使用寿命,1汽车技术使用寿命汽车的技术使用寿命:是指汽车使用到技术极

13、限状态,不能用修理的方法恢复其使用性能的使用期限。,汽车技术使用寿命是汽车寿命的极限值,即汽车使用到“报废”,“死亡”的极限值。,汽车经济使用寿命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是指汽车使用到相当里程后,考虑车辆的各种消耗,用最佳经济效果的观点进行全面的经济分析,保证车辆的总使用成本最低时的使用期限。,人出生,死亡,生命全过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年富力强事业辉煌,汽车出厂,报废,投入使用全过程,省油有力、多拉快跑,费油冒烟、行驶无力,汽车合理使用寿命 汽车合理使用寿命是以汽车经济使用寿命为基础,考虑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节约的实际情况后,制定出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使用期限。,单纯考虑技术使用寿命,使用

14、时间延长 资源充分利用,修理维持费用增高 少拉慢跑苟延残喘,单纯考虑经济使用寿命,拉得多跑得快 经济效益最好,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汽车制造能力有限,双方同时考虑 既经济又合理,根据实际国情 确定合理寿命,汽车合理使用寿命,汽车技术寿命、汽车经济寿命和汽车合理使用寿命三者的关系为:技术使用寿命合理使用寿命经济使用寿命,汽车出厂,汽车报废,汽车技术使用寿命,汽车经济使用寿命,汽车合理使用寿命,1年限汽车从开始投入运行到报废的年数。年限不仅考虑了车辆的运行时间,还考虑了车辆停驶期间的自然损耗问题。2行驶里程汽车开始投入运行到报废期间总的累计行驶里程数。能真实地反映汽车的实际使用强度,但不能反映运行条件

15、和停驶期间的自然损耗。,第三节 汽车经济使用寿命,汽车经济使用寿命是汽车经济效益最佳时机,人们研究汽车的使用寿命主要是研究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主要指标,3折算年限 把汽车总的行驶里程与年车均行驶里程之比所得的年限作为使用年限的量标折算年限,即:,4大修次数运输企业部门除用里程做为汽车使用寿命量标外,也可用大修次数做为量标。汽车报废之前,截止到某次大修最经济合算。,式中:T折折算年限,年;L总总的累计行驶里程,km;L年年平均行驶里程,km/年。,第二节 汽车的基础管理,一、汽车技术档案管理,1汽车技术档案的作用 从新车购置直至报废全过程中,记载汽车基本情况、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检测维修和机件

16、事故等内容的汽车资料的历史档案。,了解汽车性能、技术状况的动态、运行材料和维修材料、维修工时的消耗、汽车在运行期的经济效益;掌握汽车使用、维修规律,为汽车的维护、改造和配件储备提供科学依据;为汽车制造厂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信息反馈。,2汽车技术档案的内容 1)汽车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性能。2)汽车的运行使用情况。3)汽车的检测维修情况。4)汽车事故处理情况。5)汽车的技术等级状况。,二、汽车技术经济定额管理,1)行车燃料消耗定额。 2)轮胎行驶里程定额。 3)汽车维护和小修费用定额。 4)汽车大修间隔里程定额。 5)发动机大修间隔里程定额。 6)汽车大修费用定额。,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完好率、汽车平均技术等级、汽车二级维护实施率、汽车维护返工率、汽车新度系数、小修频率和轮胎翻新率等7项。,三、汽车租赁、停驶、封存和折旧管理,1汽车的租赁 汽车的租赁作为汽车的一种特殊经营方式,有着其特定的市场份额。汽车租赁分为短期租赁和长期租赁。短期租赁一般随行就市,少则一个班次,多则12个月;长期租赁则一般以一个大修期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