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经济常识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4531623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经济常识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必修1经济常识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必修1经济常识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必修1经济常识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必修1经济常识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经济常识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经济常识第一单元单元优化总结(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优化总结,本节目录,知识结构简图,解题方法指导, 计算类选择题 题型特点 经济学中的计算题包括两类:一类是显性计算题,直接用相关公式来解答即可。一类是隐性计算题,需要运用概念间的相关关系来分析。计算型试题具有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及其内在联系。 从计算题计算的内容来看,近几年高考涉及到外汇及汇率、价值量、货币量、股票、劳动生产率等知识点。,典型例题 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

2、A4元、4元、60万元 B6元、8元、90万元 C4元、6元、90万元 D8元、6元、120万元,【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这里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分别指的是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下降,价值总量增加。因此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社会价值不变,价值总量为610(150%)90(万元)。 【答案】 C,方法指导 1如何突破计算型选择题 (1)掌握好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政治计算

3、题与特定的学科概念联系在一起。只有准确理解并且区分这些概念的内涵,才能正确地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数量关系。例如,价值量、价值总量与使用价值量、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外汇汇率与本币汇率等概念,把它们区分开并且理顺其关系,就可以化难为易了。,(2)掌握概念之间的比例关系,把握概念之间是正比、反比还是无关,并根据数学中的函数关系进行正确计算。例如,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而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使用价值量与个别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成反比

4、,与个别或社会劳动生产率都成正比。计算方法是,若成正比,那么,变化后的数值变化前的数值(1变化值),若成反比,那么,变化后的数值变化前的数值(1变化值)。例如,由于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变化后的商品价值量商品原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值)。,(3)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性条件。任何规律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如果把所有的条件都考虑进去,就把问题变得非常复杂,从而不利于准确把握各种关系变量。所以在题目中有时候就对一些特定的条件进行限制,把问题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进行分析,从而使问题的答案变得唯一。 (4)从知识点看,计算型选择题主要涉及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

5、、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股票价格的计算问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等。平时加强这些知识点方面的计算训练,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几种类型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1)货币量的相关计算 解答此类试题要运用货币流通公式计算,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试题的考查角度可以是计算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可以是计算商品价格总额或货币流通次数。解答此类试题如果没有作出条件限制,一般还要考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因素。,(2)外汇及汇率的相关计算题 此类试题一般是以隐性计算题形式呈现,学生须根据外汇及汇率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解答

6、。汇率的计算,需要正确把握汇率的变化情况,再依据材料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汇率的变化情况:外汇汇率下降,说明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外汇汇率上升,说明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3)有关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此类试题一般是以隐性计算题形式呈现,学生须根据商品价值量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解答。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弄清楚商品价值量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具体涉及: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无关;生产者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化

7、,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等等。然后再根据试题材料中的具体数据进行计算。,(4)有关股票的计算题 股票价格的计算公式为: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解答有关股票的计算题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直接计算股价、股息或银行利率。第二种情况是比较各种投资的收益大小,以指导投资,这需要把各种投资产生的收益计算出来后再进行比较才可得出答案。,提能训练 1某国待售商品1 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 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元纸币,这会引发_。( ) A4 000、0.2

8、5、购买力降低 B2 000、0.5、通货膨胀 C2 000、2、纸币升值 D2 000、0.5、购买力提高,解析:选B。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 00010)/52 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 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 000/4 0000.5元。该题正确答案为B。,2假设某国2011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2年生

9、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2年的价格分别是( ) A5元,6元 B10元,12元 C20元,24元 D8元,16元 解析:选A。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12年生产甲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甲产品的价值量下降一半,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2012年甲产品的价格为5元,若通货膨胀率为20%,2012年甲产品的价格为5(120%)6(元),故选A。,32012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13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 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 解析:选C。2012年商品价值总量价值量产品数量600万元,2013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无关,所以2013年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仍然为600万元;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2013年价值量6(120%)5(元),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