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政标准化建设范式的探讨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28218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民政标准化建设范式的探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地方民政标准化建设范式的探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地方民政标准化建设范式的探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地方民政标准化建设范式的探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地方民政标准化建设范式的探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民政标准化建设范式的探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民政标准化建设范式的探讨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方民政标准化建设范式的探讨,提 纲,1,2,3,4,民政管理标准化建设范式,管理标准化特征与方法,安徽民政管理标准化研究与实践,地方民政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几点思考,工业标准化-是工业化大生产的前提,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利器; 农业标准化-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的保证; 服务标准化-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民政标准化-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标准化,新时期的标准化工作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而且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标准化工作者要具有极强的政治敏感性,这个认识对今后的标准化工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标准化管理为手段,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以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信

2、息化为显著特征的“四位一体”的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成为新的亮点。,标准化管理是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的必经阶段 提高政府执行力,要借助于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功能就是要着力解决政策落实问题,执行力问题 标准化的建立和推行是政府管理不可逾越的阶段,标准化管理 -未来20年政府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的必经之路,现代政府管理,高效政府建设关键是标准。 管什么-需要标准, 怎么管-需要标准, 怎么检查需要标准, 怎么评价-需要标准。,政府的管辖宽度太大,效率低下,政府组织的执行链太长,执行衰减太厉害,困难之九,异地管理为主,比相对集中的企业管理,难度更大,多元指挥系统,多头指挥,多重制

3、约,衔接困难,政府的激励手段比企业少,票子位子,只能给面子,政府的工作更难计量、评估,政府工作内容繁杂多样,无所不包,似有无限责任,政府监督纠偏难,官场文化的消极影响,困难之十,困难之一,困难之一,困难之二,困难之三,困难之四,困难之五,困难之六,困难之七,供养的人口众多,大有大的难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十大困难,政府关注民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进步之九,官民双向沟通渠道在疏通,政府为民办事效率大幅度提高,公务员、官员的考核有了更科学的指标体系,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开始见诸行动,科学打造区域品牌、区域发展定位,开始真正重视对公务员进行有效培训,党政组织内部的监控力度在加大,一批务实创新的管理人

4、才脱颖而出,进步之十,弊端之一,进步之八,进步之一,进步之二,进步之三,进步之四,进步之五,进步之六,进步之七,对政府管理标准化有所认识,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十大进步,粗放式管理和标准化管理9点比较,精,准,严,细,标准化管理的特征,精,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最佳最优化。,准,准确、准时。信息与决策,准确无误。,细,细就是做细,把工作、服务、管理做细。,严,严格执行标准、严格监管,严格控制偏差,严格纠正偏差。,标准化管理的特征,标准化管理的基础-科学管理,1,成本-效率问题:成本管控精细化,2,执行力问题:执行管控精细化,3,衔接配合问题:衔接配合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着力点-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5、,管理过程标准化,基本方法,标准化管理,管理标准化的8个基本方法,细 化-把管理工作做细的方法 量 化-管理工作定量化、数据化 流程化-高效管理需要建立流程和改进流程 标准化-有标准,才能执行到位 协调化-协调配合,才能提高整体效能 经济化-节约成本是效能的另一半 实证化-标准化管理需要求真务实 精益化-精益求精,不断改进,管理标准化的8个基本方法,细化,流程化,提 纲,1,2,3,4,民政管理标准化建设范式,管理标准化特征与方法,安徽民政管理标准化研究与实践,地方民政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几点思考,范式 库恩对科学发展持历史阶段论,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

6、范式”(PARADIGM)。 范式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长期的探索、教育和训练中形成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为他们提供了考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共同方法,从而形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传统,并为其发展确定了共同方向。,民政管理标准化建设范式,民政管理标准化范式 对于管理标准化在民政服务领域的实现形式、特色规律与体制机制、基本思路、目标任务的探讨的实质就是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服务管理理论、标准化原理与方法在民政各领域的应用的模式的探讨,也就是所要探讨的民政服务标准化研究制定与实施的范式的探讨。,民政管理标准化建设范式,关于在民政范围内推进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方案(试行) 管理标准

7、化是指管理机构为行使管理职能,运用标准化原理,对在管理实践中重复出现、需要协调统一的活动,进行科学总结和提炼,形成正式的标准文件并加以宣传贯彻、推广实施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实施管理标准化必须以产品、技术、服务和建设标准为基础。 通过管理标准的贯彻实施带动产品、技术、服务和建设标准的推广执行,为促进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管理标准化建设对推动管理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民政管理标准化建设范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化的任务: 民政服务标准化建设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更加侧重于制定产品、技术、服务、建设的基础和通用性标准。 地

8、方标准化的主要任务: 宣贯实施标准,监督检查标准的实施,并制定适应于一定范围的地方标准。 企业组织标准化的主要任务: 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目的和要求看,民政服务提供机构内部的标准体系建设是实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最有效的方式 。,民政管理标准化建设范式,标准实施的对象:是服务提供者-民政服务机构。 标准实施的目的:是规范管理,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标准实施的主体:地方各级民政服务机构和组织。 标准实施的方式: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与试点。,民政管理标准化建设范式,通过机构内部(微观)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纳入其体系内),以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有效的实施标准,提

9、高服务质量。 同时,通过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服务标准化品牌,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更进一步地从机构内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中提炼制定更为适用、科学、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立体系 系统服务,全面整合 资源,全员动员 积极参与,地方标准 行业或国家 标准,形成标准 规范服务,行业示范 标兵作用,民政管理标准化建设范式,从模糊 到清晰,从局部 到整体,从认识 到理解,从运用到 改进和创新,民政管理标准化建设范式,通过将标准化的理念、原理、原则和方法运用到民政管理与服务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中,组织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管理和发展的标准体系,以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 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流程化 服务管理

10、精细化,民政管理标准化建设范式,民政管理标准化建设范式,提 纲,1,2,3,4,民政管理标准化建设范式,管理标准化特征与方法,安徽民政管理标准化研究与实践,地方民政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几点思考,2008年9月安徽省质监局、省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意见 确定了全省首批100家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案例一:行政审批类 广德县行政服务中心 合肥市行政服务中心 案例二:宾馆酒店类 塞纳河畔国际大酒店 案例三:旅游服务类 安徽中青旅 滁州白鹭岛生态旅游 案例四:物流服务类 马鞍山港口储运集团 迅捷物流集团 芜湖港储集团 案例五:物业服务类 马鞍山华侨物业 案例六:中介服务类 蚌埠

11、明辉房产中介 案例七:体育服务类 省体育中心 案例八:供电服务类 天才市供电公司 铜陵市供电公司,安徽民政管理标准化研究与实践,是一种提高社区管理效能、提升社区服务效果的全新社区工作模式,旨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藉助社区管理体制变革、整合社区社会资源,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系统化、全覆盖、零距离。 从这种意义上说,社区网格化管理正是社会管理的革命和创新 。,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城市基层社区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作为社区服务管理的基本单位,将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内涵,人,人,组织,物,地,情,事,全覆盖,零距离,全

12、天候,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数字化,2011年2月26日 新闻联播,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2008年启动阶段,合肥-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之一 2011年,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民政局关于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的意见 ,标志着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努力建设 “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启动实施网格化管理,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包河区全面推广,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数字化网格地图,全面启动标准化建设 城市社区100%覆盖 农村社区30%覆盖,2009年全面推广,2010年深化创新,2011年全面实施,

13、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合肥蜀山区于2008年底率先推出社区网格化管理这一全新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全区57个社区(村)被划分成619个网格,每个网格约有300500户、10001500口人,确定专人分片包干,实现社区事务的全纳入。即将社区内的民政、计生、就业等工作“一网打尽”。避免了社会管理的真空和服务的盲区,一个个精细划分的小网格正发挥着大作用。,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合肥庐阳区在全区744个社区(村)网格的基础上,搭建起覆盖全区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全区数据信息“一口采集、多口使用”、“一方采集、多方使用”、 “变多平台为一平台”的全区网上办公、便民服务为一

14、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基于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 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 资源,建设社区内协调办公平台,实现各部门内部办公系统单点登录,形成 社区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网络互联,把社区组织建设、党建工作、公共事务 管理和社区服务等多种日常管理工作在网上运行,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网格管理-户况地图: 街道社区网格责任区楼栋居民户,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网格管理-户况地图:街道社区网格责任区楼栋居民户,合肥市社

15、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网格管理-户况地图:街道社区网格责任区楼栋居民户,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网格管理-户况地图:街道社区网格责任区楼栋居民户,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网格管理-户况地图:街道社区网格责任区楼栋居民户,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网格化,标准化,信息化,组织化,服务化,网格化建设是手段,组织化建设是保障,服务化建设是方向,信息化建设是支撑,标准化建设是关键,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标准化是社区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必然选择,标准化是提高服务专业化、职业化的有力手段,标准化是提高社区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标准化是保障社区网格化建设效果的关键所在,标准化是有效复制推广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最佳方式,标准化是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标 准 化 的 必 要 性,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标准化管理机制与目标的确定 网格化社区管理与服务流程分析 标准化要素识别 标准体系架构搭建 标准明细表确定 具体标准制定 实施与改进,合肥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标 准 化 体 系 建 设 流 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