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介结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26183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清任介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王清任介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王清任介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王清任介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王清任介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清任介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清任介结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清任,“治国良相世代皆有, 著书良医,无一全人”,掌握:,1.王清任治病重视气血的主要观点 2.王清任治血瘀大法有哪些? 3.王氏对中风本源的认识及治疗,生平著作,王清任,一名全任,字勋臣,清直隶省玉田(今河北省玉田县)人,生活公元1768-1831年(乾隆三十三年-道光十一年)。 他曾中武秀才,做过武库生(千总衔),好打抱不平 少年习医,二十多岁行医 “中正堂”, 后至北京行医 “知一堂”药铺,医林改错,今余刻此图,并非独出己见,评论古人之短长,非欲后人知我,亦不避后人罪我,惟愿医林中人,一见此图,胸中雪亮,眼底光明,临症有所遵循,不致南辕北辙,出言含混,病或少失,是吾之浓望,幸仁人君子鉴

2、而谅之。,医林改错二卷 上卷 “亲自改正脏腑图” 下卷记载了王氏临床辨治中风、瘫痪、痹证、痘疹等心得,主要介绍了活血化瘀的经验,所载诸方皆其亲验所得,疗效卓著,至今为临床常用。,医林改错主要阐述了两各方面的观点,其一便是“改错”,王清任认为,我国古代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并不确切,须改正,故书名便为医林改错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灾区观察未掩埋的儿童尸体300多例,逐一进行了解剖和观察,绘制了大量的脏腑图。 另一主要内容:对人体气血的的认识。气与血 皆为人体生命的源泉,但同时也是致病因素。,学术理论,一、业医诊病,先明脏腑,著书不明脏腑,何异于痴人说梦, 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人夜行

3、。 医林改错,面对重重困难,不避污秽,亲临义冢 科学态度和方法:横膈膜的故事,2.脏腑幽门括约肌,肺、胃、肝、胆,医林改错,医林改“对”,1.灵性记忆在脑,1血管气管、卫总管 2肠系膜气府 3膈膜低处血府 4心,无血-气之通道 5肾坚实,内无孔窍,医林改“错”,医林改错,医林改“错”,医林改“错”-人身膈膜是上下界物,医林改“错”-气府,内经心为君主之官,神明之府王清任:心为出气之道路,何能生灵机,贮记性?,二、灵机记性在脑论,明,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清,汪昂:“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王清任:灵机记性在脑,依据:,1、脑为髓海,髓海充盈决定记忆强弱。“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

4、也;年高无记性者,脑髓渐空。” 2、脑的发育与智力息息相关 3、人体的感官与脑相通,其功能也根于脑 4、病理验证,三、,1、元气是生命之根源 2、血 通行周身,多亏多瘀,尤以血瘀为多瘀血证-邪与血结 血寒凝块 常见: 血热熬血 证型 气虚血瘀证-气虚无力运血,停而瘀,总结:王清任气血观点,气与血为人体生命的源泉,但同时也是致病因素。不论外感内伤,对于人体的损伤,皆伤于气血而非脏腑。气有虚实:实为邪实,虚为正虚; 血有亏瘀,亏为失血,瘀为阻滞。,3、血瘀病证-极广泛,突破前人的认识(1)典型症状 望:血管青黑暴突,肌肤甲错,舌质暗,瘀斑 问:疼痛不移,经血紫黑 扪:肚腹坚硬成块癥瘕痞块 脉:涩,

5、结代,(2)特殊病证 皮里内外瘀血阻塞血络-无病脱发,病后脱发 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证-糟鼻,耳聋,白癜风等等不见表里诸证 顽固性疾病、怪病-胸不任物、胸任重物怪病,长期失眠,久治不愈的头痛,久泻 肚腹 -积块、痛、总不移、卧则腹坠,治疗经验,瘀血证治,瘀血证治,通窍活血汤,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糟鼻子、耳聋年久、白癜风、紫癜风、紫印脸、青记脸如墨、牙疳、出气臭、妇女干劳、男子劳病、交节病作、小儿疳证,通窍全凭好麝香, 桃红大枣老葱姜, 川芎黄酒赤芍药, 表里通经第一方。,1.头痛 头痛有外感,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发散可愈;有积热,必舌干、口渴,用承气可愈;有气虚,必似痛似不痛,用参芪可愈。

6、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血府逐瘀二方含,桃红四物四逆散,枳实易壳膝桔添,胸中血瘀气滞煎。,18种病症,血府逐瘀汤,2.胸疼 胸疼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疼,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可愈;在伤寒,用栝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应,用此方一副,疼立止。,3.胸不任物 属性:江西巡抚阿霖公,年七十四,夜卧露胸可睡,盖一层布压则不能睡,已经七年,召余诊之,此方五副痊愈。,5.天亮出汗 属性: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反而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

7、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一两副而汗止。,6.食自胸右下食自胃管而下,宜从正中。食入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将胃管挤靠于右。轻则易治,无碍饮食也;重则难治,挤靠胃管,弯而细,有碍饮食也。此方可效,全愈难。,7.心里热(名曰灯笼病) 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血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三、两付,血活热退。 8.瞀闷 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三付可好。,11.饮水即呛 饮水即呛,乃会厌有血滞,用此方极效。古人评论全错,余详于痘症条。 12.不眠 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8、。,膈下逐瘀汤,隔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 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1 分部治疗血瘀证配方特点:1)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加味- 活血化瘀 2) 配以不同理气药治不同部位之瘀:通窍-:+麝香、酒、葱、姜-通窍行气血府-:+柴胡、枳实、桔梗-通胁胸之气膈下-:+芍药、元胡、香附-调肝脾之气,活血化瘀治法配伍特色,2 据邪气性质与瘀血结滞的病机立方解毒活血汤-热邪与血结(解毒活血连翘桃,红花归壳葛赤芍,柴胡甘草同生地,吐泻良方用水熬。 )少腹逐瘀汤-寒邪与血结(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古下逐瘀汤-血臌证 (+攻逐水饮) 身痛逐瘀汤-痹症

9、(+祛风通络)(身痛逐瘀膝地龙,香附秦羌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没桃红。) 癫狂梦醒汤( +疏肝理气化痰)痛经逐瘀汤会厌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如曾经三月前后小产,或连伤三、五胎,今又怀胎,至两个月前后,将此方服三、五付,或七,八付,将子宫内瘀血化净,小儿身长有容身之地,断下致再小产。若已经小产,将此方服三、五付,以后成胎,可保无事,此方去疾、种子、安胎,尽善尽美,真良善方也。,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 蒲黄官桂赤芍药,种子安胎第一方。,通窍活血汤-治脑震荡或脑炎后遗症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 膈下逐瘀汤-治慢性肝炎、肝硬化 少腹逐瘀汤-治疗各种生殖疾病,如女性:痛经,输卵管狭窄不孕

10、,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 男性,阳痿、阴缩、精液不化等* 补阳还五汤-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王氏方现代疾病运用,通窍活血汤,以瘀阻头面之证,舌质紫暗,脉沉涩为辨证要点常用于瘀阻头面之脱发,斑秃,头晕头痛,耳聋,耳鸣,紫印脸。根据气血寒热虚实加减无麝香,试以白芷,吴茱萸,辛夷代 1 瘀血阻于周身血管之白癜风及肌肉消瘦临床可加银柴胡,地骨皮,青蒿,鳖甲,2 血管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加白芷10,细辛3,菖蒲、远志、鲜姜各93 脱发:本方去麝,加白芷,吴萸,藁本; 加减:气虚加党参,黄芪;血虚加当归,首乌,枸杞,桑寄生;血寒加肉桂;血热加生地;无病脱发加桑椹,旱莲,女贞子,中风论治,半身不遂论 半身不

11、遂,病本一体,诸家立论,竟不相同。始而灵枢经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者,内居荣卫,荣卫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偏枯者,半身不遂也。素问曰:风中五脏六腑之俞,所中则为偏风。张仲景曰:夫风之为病,当令人半身不遂。三书立论,本源皆专主于风。,至刘河间出世,见古人方论无功,另出手眼,云:中风者,非肝木之风内动,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内火暴甚,水枯莫制,心神昏昧,卒倒无所知,其论专主于火。李东垣见河间方论矛盾,又另立论,曰:中风者,气虚而风邪中之,病在四旬以后,壮盛稀有,肥白气虚者问亦有之。论中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中经络之分,立法以本气虚、外受风邪是其本也。朱丹溪见东垣方症不符,又分途

12、立论,言:西北气寒,有中风;东南气湿,非真中风。皆因气血先虚,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其论专主于痰,湿痰是其本也。王安道见丹溪论中有东南气温非真中风一句,使云:灵枢、素问、仲景所言是真中风,河间、东垣、丹溪所言是类中风。虞天民言:王安道分真中风、类中风之说,亦未全是,四方病此者,尽因气温痰火挟风而作,何尝见有真中、类中之分?独张景岳有高人之见,论半身不遂,大体属气虚,易中风之名,著非风之论,可惜先生于此症,阅历无多。,其余名家所论病因,皆是因风、因火、因气、因痰之论;所立之方,俱系散风、清火、顺气、化痰之方。今人遵用,仍然无效,又不敢议论古人之非,不曰古方不合今病,便云古今元气不同。 古人立

13、方之本,效与不效,原有两途,其方效者,必是亲治其症,屡验之方;其不效者,多半病由议论,方从揣度。以议论揣度,定论立方,如何能明病之本源? 半身不遂,若果是风,风之中人,必由皮肤入经络,亦必有由表入里之症可查。 如果是风火湿痰,无论由外中,由内发,必归经络,经络所藏者,无非气血,气血若为风火湿痰阻滞,必有疼痛之症,有疼痛之症,乃是身痛之痹症,非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无疼痛之症。余平生治之最多,从未见因身痛痹症而得半身不遂者,由此思之,又非风火湿痰所中。,1、中风本源- 元气亏虚,“皆元气渐亏之症。因不痛不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易疏忽”,半身不遂本源,或曰:君言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

14、,何以亏至五成方病?愿闻其说。余曰:夫元气藏于气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若十分元气,亏二成剩八成,每半身仍有四成,则无病;若亏五成剩五成,每半身只剩二成半,此时虽未病半身不遂,已有气亏之症,因不疼不痒,人自不觉。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如右半身二成半,归并放左,则右半身无气;左半身二成半,归并放右,则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功,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不遂者,不遂人用也。,2、中风先兆:34症,精神症状: 平素聪明,突然短暂无记忆或语无伦次。 头面五官的异常形症:如一只眼渐小,无故眼发

15、直;长向鼻中攒冷气;偶尔一阵头晕或头无故一阵发沉;耳内一阵风响或蝉鸣、眼前常见旋风、上唇跳动、相凑发紧;睡卧口流涎。 肌体四肢的异常症状:如心口一阵发空,气不接;睡时身子沉重;脚趾缝出冷气,拇指无故自动,腿无故发麻,肌肉无故闰动或无故抽筋,无名指一时曲而不伸,口眼歪斜辨,口眼歪斜,并非歪斜,因受病之半脸无气,无气则半脸缩小,一眼无气力,不能圆睁,小眼角下抽;口半边无气力,不能开,嘴角上抽,上下相凑,乍看似歪斜,其实并非左右之歪斜,尝治此症,凡病左半身不遂者,歪斜多半在右;病右半身不遂者,歪斜多半在左。此理令人不解,又无书籍可考。何者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

16、互之义?余亦不敢为定论,以待高明细心审查再补。,3、治疗-大补元气,活血通络,张锡纯评价,若遇脉之虚而无力者,用其方原可有效。若其脉象实而有力,其人多患脑充血,而复用黄芪之温升而升补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见,不可不慎也。前者邑中某人,右手废不能动足仍能行。其孙出门,遇一在津业医者,言此症甚属易治,遂延之诊治。所立病案言脉象洪实,有黄芪八钱。服药之后,须臾不醒。夫病本无性命之忧,而误服黄芪八钱,竟至如此,可不甚哉!-张锡纯 现代运用:中风后遗症,学术评议,“干血劳”,为虚劳证侯之一,多见于妇女。其病因病机与主要证侯是:多因失血过多,过淫精竭,产多乳众,精耗血枯;或因脾胃久虚,津血难生,肝肾断源,血枯经闭。血枯则生内热,越热越虚,虚邪易入,久虚肌瘦,名曰“风消”。血枯血热积久,肝肾精血俱耗,新血难生,血海枯竭,名曰“血枯经绝”,亦称“妇女干劳”、“干血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